罪鴿-中國新傳說
年過四十的孫正先,因犯吸食毒品罪被公安局逮捕交法院審判。平時同他相好的一個朋友,也因吸食毒品跟他一樣的下場。
開庭審判前夕,孫正先的妻子王小紅來到縣法院找到鄭院長,聲稱自己的丈夫犯罪很冤枉,不是自己想吸毒品而是被鴿子引誘犯罪的。
“是鴿子引誘你丈夫犯罪?”鄭院長感到滿頭霧水,十分驚奇地反問。
“是的,是鴿子讓他吸毒的!”王小紅語氣堅決地說。說完,她便從手提包里拿出一只扎了羽翅的鴿子,“就是它,它才是吸毒犯罪的罪魁禍首!”
鄭院長接過鴿子,反反復復進行觀察。他也是一個愛養鴿子的“鴿子迷”。經過一番仔細觀察,他發覺這是一只精品的成年鴿,周身羽毛雪白無雜色,桔黃的喙和腳,體形玲瓏秀美,一雙充滿智慧靈氣的眼睛。他對此鴿愛不釋手,最終還是將鴿子還給了主人。
“那你把狀告此鴿的理由文案。”
“好吧,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孫正先是全縣有名的養鴿專業戶,他在居住的樓房頂上養了數百只信鴿。由于他善于養鴿子,所養的鴿子品質好,經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養鴿愛好者登門向他求購。
在這群優品的鴿子中,有十幾只是優品中之精品。其中一只叫“萬里行”的是鴿王。老孫之所以給它取此名,是因為累計至今已經飛行了上萬里的路程。又一次老孫的兒子去北京出差,到了北京火車站后將此鴿放出,它竟在三天后出現在老家自己的房頂,兩地距離一千多公里。這事成了特大新聞,還上了該縣報紙的頭版。
老孫所養的信鴿,除一部分出售外,另一部分租給縣里或大型企業舉行重大慶典活動時搞放飛儀式。為了鍛煉信鴿們的耐飛能力,他經常打開籠門,讓他們在廣闊天空任意展翅飛翔。由于平時他跟這群信鴿建立了深厚感情,無論它們飛出去多遠多久,即使是籠門已經關閉,都會自行飛回棲落在房頂上的各個地方。
這天下午,一群放飛的信鴿返回駐地。絕大部分鴿子進了籠子,還有極少部分還在籠外走來走去。老孫每天習慣性地登上樓頂,觀察那些猶如寶貝兒子的鴿群是否安全無恙。突然,他感到有些異樣,有幾只鴿子的腳桿上沒有套環,而是用透明黏膠紙綁著一個筷子頭般粗細的白色小塑袋。這絕不是他養的鴿子,因為自己的每只鴿子的腳上都套著經過編號的小環。他出于好奇用十分嫻熟的動作捉住它們,將每只鴿子腳上綁著裝有像面粉一樣東西的小塑袋取了下來,然后,他把這些外來鴿關進一個小籠子里。
他回到客廳后,正巧遇到剛剛進門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從小同他一起長大,平時兩人頻繁來往,掏心窩子話也說,比自己的親兄弟還親。
老孫招呼朋友坐下,迫不及待地將剛才發生的事說出,隨即拿出那些小塑袋給朋友看:“這些小塑袋里裝的白粉粉,究竟是些啥東西?”
朋友接過一看,眼睛突然發亮,他取出一小點放口里嘗了嘗,連聲高叫起來:“好東西!好東西!”
“什么好東西?”老孫感到莫名其妙,不解地問。
“是什么好東西,我也說不清楚,你只有親自品嘗了以后才知道!”朋友邊說邊從衣袋里掏出一種特制的工具,將那白粉裝入點燃,叫他用鼻子對著往里吸。原來,老孫的這個朋友是個吸毒的“癮君子”,當他見到那白色的毒品,就像兇惡的餓狼忽然看見肉食,異常興奮,如獲至寶。他不但叫老孫吸,自己也一個勁地猛吸。
吸過毒品的老孫開始感到頭昏腦漲,心慌嘔吐,可過了一會后,周身輕松愉快飄飄欲仙,好像飛上天空一樣。
自那以后,老孫染上了毒品,怎么也戒不掉。為了吸毒,他跟朋友一起到處尋找毒品貨源,不惜花費重金購買。就在這時,老孫和他的朋友,被公安警察抓捕。這事的前后經過,來龍去脈,老孫的妻子最清楚。
鄭院長聽完老孫妻子的講述,感到事態發展十分嚴重。他把這事向縣檢察院如實轉告。縣檢察院立即作出立案偵查的起訴。為了配合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行動,縣法院作出老孫取保候審的決定,將他送回家去隨時聽從調遣。
縣刑偵大隊隊長高天,是一個老偵查員,有著豐富的破案經驗。他首先分析了案情,這是一宗有史以來從未發生過,利用習性平和友善的鴿子販送毒品的刑事案件。這是刑事犯罪分子新動向,必須認真嚴肅對待。說不定這里面隱藏著巨大的販毒團伙。那么,這個案件應該從哪里入手呢?
高天想,既然毒品是在鴿子身上發現,就應該從鴿子開始調查。他同專案組辦案人員,分頭在全縣養鴿戶訪查,是否有人買賣過喂養的鴿子。經過訪查,發現老孫曾經賣過幾十只信鴿給外號叫“馬崽”的人。幸好老孫在賣鴿子時作了記錄,那是在一個月前,一個外號叫“馬崽”真名叫馬自明的二十多歲的青年,經他的好朋友介紹,前來找他買了40只雌雄各半的信鴿,說是買回去喂養生蛋。此人家住鄰縣,是個無業人員。
高天按照老孫提供的地址,很快找到了馬自明,他承認那天是在老孫家買過40只雌雄信鴿。他說,買回來的第二天就高價轉賣給了另一個人。這人他不認識,身材瘦小,頭頂禿亮,顴骨高突,廣東口音,見他肯出大價錢就轉賣給了他。那人買鴿付錢走后,便不知去向。
追蹤鴿子的線索突然中斷,使高天進一步偵破陷入了僵局。他走出辦公室,站在天井花臺旁,點燃一支煙深吸了一口,仰面望著天空默默沉思。正在這時,一只飛鴿從頭頂掠過,一長串清脆響亮的鴿哨聲打斷了他的沉思。聽到這鴿哨聲,他擰緊的眉頭舒展開來,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
高天來到老孫養鴿的樓頂,向他借了幾只精品的家養鴿,跟那幾只曾運帶過毒品的外來鴿關在一起飼養。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后,家養鴿和外來鴿打得十分火熱,形成了形影不離的親密伙伴。然后,他把裝有針孔攝像頭和微型竊聽器的腳環給家鴿戴上。一切就緒,便把籠門打開,將所有的鴿子放了出去,獲得自由的鴿群,展開雙翅向廣闊天空飛去……
為了等待飛出去的鴿群返回,高天和同事們吃住都在樓上。他們暗藏在樓道間,密切注視著一切動靜。可是,一直連續等了三天三夜,卻不見那群飛出去的鴿群的蹤影。
“大隊長,這飛出去的鴿群為啥還沒有回來,是不是發生了什么意外?”一個年輕的辦案人員問。
“不會吧,這兩天連續刮大風下大雨,也許是遇到了啥麻煩事!”另一個年紀稍大的同事說。
高天沉默不語,緊盯著手中的手機熒屏發呆。
就在大家灰心喪氣,感到失望時,第四天上午,放出的幾只精品家養鴿陸續返回鉆回籠里,唯獨不見一起出去的外來鴿。高天感到奇怪納悶,他把那些佩戴在鴿腳上的針孔攝像頭和微型竊聽器取了下來,帶回辦公室通過特殊儀器處理后,發現放大的圖片中,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山脈、河流、樹木、草叢、城市、房屋、車輛……各種人和物的遠景和近照。在反復查看中,他忽然發現在一間大屋的地面上,有一群鴿子來回走動不停地啄食。鴿群中蹲著一瘦一胖兩個人,瘦子身材矮小,頭頂禿亮,顴骨高突,胖子個兒高大,一身肥膘,滿臉橫肉。地上放著一大圈細長膨脹的白色塑料袋管,他倆正在給一只鴿子腳上捆綁一段小塑袋。
高天把兩人的截圖和錄音帶去鄰縣,找轉賣鴿子的馬崽辨認。馬崽當即驚叫起來:“那個買鴿的瘦子,就是他!”買鴿人的圖像資料被證實,可是他本人的身份材料和現在所在位置,還需要進一步查明。于是,高天和辦案人員又在大堆圖片中反復尋找。花費了很長時間,終于找到了幾張鴿子在城市上空盤旋時拍照的鳥瞰圖。通過那些城市顯著建筑和紀念標志判斷,他們馬上知道這個位置是在鄰縣的縣城。
高天立刻帶領全體辦案人員來到鄰縣公安局,請求該局警察人員協助調查此買鴿人的身份。該派出所大批警察拿著買鴿瘦子的照片,到各個鄉鎮逐一排查。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根據熟悉群眾辨識指認,買鴿人的身份顯露出來。他名叫吳賴,廣東籍,是金河鎮一家私營糧食加工廠的老板,曾因偷盜罪被判過幾年刑。最近,十分喜愛鴿子,他在私人住的樓房頂養了一大群信鴿,并請一個親戚幫他料理。
得到這一準確情報后,鄰縣公安局馬上出動幾十名武裝特警,將吳老板的住宅團團包圍。將正在鴿子腳上捆綁毒品的兩個犯罪分子抓獲,從他家的地下室里搜出毒品三十多公斤,以及已經灌裝進毒品筷頭般粗細約1米多長的塑袋五十多條。
吳賴被捉拿歸案,高天親自進行審問。在犯罪事實面前,吳賴如實交代了犯罪前后經過,他是怎樣利用鴿子做毒品買賣交易的。
吳賴是個見錢眼開的人,他看到毒品生意很來錢,為了避人耳目,做到安全起見,他開辟了一條空中運輸線,利用信鴿能往返兩地送信的本領,將一克或兩克少量的毒品,用黏膠紙捆綁在鴿子腳上,給買毒品的吸食者送去。凡是要買毒品者,必須事先電話聯系,把錢打入他的銀行卡里。他接到打入錢后的銀行短信,馬上派人將一直裝在籠子里的雌鴿送去。然后再將另一只腳上捆綁著毒品的雄鴿放飛,這只雄鴿便很快飛到籠中雌鴿的身邊,吸毒者就可以取到毒品。每個買毒品者都是這樣。原來,吳賴利用雄雌鴿配偶親密恩愛的關系,來為他的毒品交易服務。
這樁信鴿販毒案終于真相大白,大毒梟吳賴將受到法律的嚴懲。由于老孫在破獲這起販毒案中積極協助破案,有立功贖罪的表現,法院對他犯的吸毒罪從輕處罰。那群曾經被毒販控制過的信鴿,獲得了徹底自由,重返藍天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