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才更像人-成長視窗
如果一個人有了“知識”這樣一個概念,并且認識了自己知識貧乏的現狀,他就可能去尋求、靠近知識。相反,如果他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會遠離知識,在他自以為是在前進的時候,走著倒退的路。當我明白了自己讀書非常少的時候,我就產生了求學的強烈愿望。當我知道了世界上書籍數目如何龐大的時候,我又產生了分辨好壞,選擇好書的愿望。
教科書不過是古往今來的各種書籍當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們,但不必害怕它們,更不要被它們捆住手腳。
如果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當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個明顯的目的,我打開了一本又一本書。
有的書給了我許多啟發,有的書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書面前,我還是感覺有收獲。那就是:道路沒有完畢,還得繼續走下去。
我讀過一點兒書,最初是為了從里面尋找快樂和安慰,后來是為了從里面尋找苦惱和疑問。
只要活著,我今后還要讀一點兒書,這是為了更深地認識我自己和我同輩人知識的貧乏。
書籍,在所有動物里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制造出來。讀書,人才更加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