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高考-成長視窗
閱讀是一種生活。如同呼吸,如同吃飯,如同旅行,不需要目的,只需要行動。行動著,就有一種收獲;行動著,就是一種幸福。讀小說,我們能感受生活,審視自我;讀散文,我們能愉悅精神,陶冶情操;讀詩歌,我們能升華境界,豐富心靈。當我們走進閱讀的世界,就如同走進了萬花叢中,觀賞花色,品味花香,陶醉于其中,其樂融融。有了閱讀,我們的生活不再單調,有了閱讀,我們的生命不再無聊。
閱讀是一種體驗。體驗自己,讓自己處于作品的反照之下,與作品和諧律動;體驗他人,觸摸另一個心靈的脈動,喚醒心靈的感動;體驗世界,品悟天地之靈性,透察自然之奧妙。
閱讀是一種境界。有了閱讀,就能“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了閱讀,就能“躲進小樓成一統”,唯我獨尊任我行。在閱讀的世界里,天空是純凈的,世界是安靜的,心靈是寧靜的。
我參加高考是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高考我記憶猶新。因為在我看來,那不是我的高考,而是父親的高考。父親識字很少,但高考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卻遠非我能想象的。
高三時,我的成績非常差,對于高考我已完全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別人緊張地忙于復習備考的時候,我卻期盼著趕快畢業,以便擺脫魔咒,好回家幫著父親去種地,以減輕他老人家的負擔。
預選考試結束后,我帶著行李回到了家,對父親說,給我買頂草帽、買把鋤吧,考學……無望。父親臉色陰沉地看了看我,沒有言語。我心里突然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空曠和失落。我不敢再看父親的臉色,更不敢去碰他那令我揣摸不透的目光。第二天,父親便到集上給我買來了草帽和鋤頭,我也打算死心塌地地當一輩子農民。每天默默跟隨著父親澆水,挑糞,鋤地,拔草。盡管脊背被曬爆了皮,手被磨出了血泡,渾身酸痛難忍,但我大氣也不敢出。連續幾天,父親從未正眼看過我,他的沉默讓我感到了一種壓抑和恐懼。我這才意識到,高考已經不再是我的事情,而是父親的事情。
回家后的第八天,我和父親正在鋤地,忽然有同學捎信來,說我預選上了。我當時感到愕然——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但也并沒有十分的驚喜。父親卻是激動得不得了,當即停下手里的活兒,催我和同學趕快到學校里去看看。消息得到了證實。父親破例一天沒有下地去干活兒,幾天來的話匣子似乎一下子打開了,絮絮叨叨地跟我說個不停。不知道他從哪里搜集來那么多的例子,說,哪村里誰誰考上學后,當了大官兒;哪村里誰誰大學畢業后發了大財,全家都搬到城里去住了……我當時并沒有像父親那樣高興,我甚至覺得父親好笑。我明白父親給我說這些話的意圖是什么,但我心里更清楚:這畢竟才僅僅是獲得了參加高考的資格,離考大學還遠著呢!
一個月后的高考,如我所料,我名落孫山。父親的臉上再一次布滿了陰云。只是與一個多月前不同的是,他不再讓我下地干活兒。但我知道,我今后的生活將和父親一樣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莊稼了。雖然父親不再冷眼看我,但我心里那種針刺般的感覺怎么也驅散不盡。
漫長的夏天即將過去,一天傍晚,父親忽然提出讓我陪他喝酒,我只好應承地陪著。一碗酒喝下去之后,沉默了半天的父親忽然問了我一句:“孩子,還想再復讀不?”說實話,盡管我心有不甘,不愿讓自己白白上了十多年的學而沒有什么結果,但當時復讀的念頭我連想都沒敢想過。我知道,因為我們弟兄幾個上學,家里已經債臺高筑。鄰居們被父親借錢借怕了,有錢都不敢借給我們。上學就需要錢,假如再復讀的話,到哪里去弄錢呢?我不敢回答父親,也無法回答他的問話,只是深深地低著頭,慚愧的淚水刷刷地流下來。“孩子,別怕,只要想上學,就是砸鍋賣鐵,拉上要飯棍,爹也供你!”父親一字一頓地說。那一天,父親喝醉了,在他期待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從未掉下過的淚水。
復讀的生活開始了,我暗下決心:絕不讓父親失望!經過一年的苦苦拼搏,我終于考上了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父親喝了很多的酒,卻沒有醉。父親仿佛年輕了幾歲,那情態,就像一個志得意滿的考生剛剛下了考場一樣。我也終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父親啊,我終于完成了你的高考!
時隔二十多年,高考仍是我最深的記憶,因為它不僅屬于我,更屬于我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