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思-成長視窗
人如其名?不一定,真正成為國家棟梁的國棟是很少的。
人如其文?更不一定。
很多時候,人是人,文是文,兩碼事。
文字是銀幕,投射在幕上的景象多多少少經過美化剪輯,當然與真人真事頗有出入。
少不了有性子奇烈的人寫出非常溫婉平和的文字來,無可厚非,電影里主角往往是生活中的好好先生。更有人平時最最聰敏伶俐,十分精明,花樣百出,落筆忽然笨拙起來,無論什么題目都處理得平淡無奇,異常老套。
也有人一輩子從未談過戀愛,但一篇浪漫愛情小品會感動讀者。
讀者原無要求寫作人賢良淑德,孝悌忠信,但如果某一作者長年累月標榜他是情圣,他是青年導師,他嫉惡如仇,他是皇室貴胄,而文非其人,西洋鏡一旦被拆穿,讀者必起反感。
我就是我好了。
盡其本步而游于自得之場,大半作者不耐煩動腦筋設計假形象。
我不是一個愛哭的孩子。家中兄弟姐妹實在太多,你乖,總有人比你更乖,你功課好,也總有人比你更好,競爭太厲害,略有差池,便一生受歧視,不得翻身,艱苦生活中不容溫情這種奢侈,誰敢哭?反正哭了也沒人聽,徒惹大人厭惡,有眼淚不如往肚里吞省事,漸漸造成習慣。
不,我沒有哭過。
午夜夢回,只覺前半生做過無數蠢事,我永遠是我認識的最笨的一個人。
幸虧如此。
不笨白不笨。
因為蠢,故橫沖直撞,摔了跤,仍然笑嘻嘻,拍拍身子就站起來,繼續闖,若無其事,從頭再來。
換了一個聰明的、多心的年輕人,早就懊惱后悔得吐血,忙著檢討是與非、得與失,步步為營,一下子就變成裹足不前,也就看不到更好的風景。
我們有時會看到那種三兩歲大小美人胚子,小公主般矜持懂事,多可惜!幼兒其實應該好好過一段調皮耍賴的日子,像只豬包,動輒啼哭胡鬧。
少年老成,過人的智慧,一早懂得避忌,心思縝密,每一次都做得對,可能失去若干冒失的樂趣,不吃虧就學乖,密密實實,生活也許就乏善可陳。
某子幼時頑劣,動輒離家出走,可是到了黃昏,也就自動回家,他父親諷刺他:“沒地方吃飯是吧,故回家來了。”
真是的,拂袖而去,拍案而起,當然瀟灑有型,誰不想那樣做,人一受委屈,自然通通是龍擱淺水、虎落平陽,懷才不遇,走,走出去!
可是,到什么地方去開飯呢?肚子會餓呀。
殺了身成了仁不要緊,都只為了爭口閑氣,丟了差使,窩囊猥瑣地去到更下流的地方,可真活該。
成年人應當知己知彼,離開了淺水,逃脫平陽之后,是否能夠騰空飛躍,三五年間,已經很清楚。倘若依然故我,無絲毫長進,那就是閣下對不起環境,而不是環境對不起閣下。
沒有才,沒有情,耍什么脾氣,不如好好珍惜手頭已擁有的人與事,失意之際,練習忍耐。
走,一開門就可以走掉。門嘭一聲關上,門鎖立刻換掉,再也回不去。
武藝高強者當然不怕,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練得更茁壯才衣錦還鄉,揚眉吐氣。
走之前要研究一下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