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送我的“偽裝”-成長視窗
那年,我在大學的團委工作,有一個勤工儉學的大一學生給我做助手。他叫羅樸生,我們都叫他小羅。小羅來自湘北農村,家境十分貧困,當時還欠著部分學費沒有交。他個子小小的,平時很沉默,偶爾生澀短促的答話透露著他內心的自卑。
有一次,他在整理我的柜子時,忽然從里面掏出一件白色T恤衫,然后走過來對我說:“張老師,你們這個衣服是發給志愿者的吧,能不能送我一件?”
我深知他生活困難,夏天已經過去一半了,可他身上始終是那件淡藍色的襯衣,從未換過樣。于是,我點點頭。隨即,看見他臉上綻放出從未有過的燦爛笑容。
但令我奇怪的是,自從他拿走那件衣服后,我從未見他穿過。直到有一個周末,我在辦公室里接到市晚報一個記者打來的電話。那位記者跟我說,他最近在濱江的大眾廣場發現了一個小伙子,他身穿印有我們校名的志愿者T恤衫。這位小伙子每天傍晚都在廣場義務撿垃圾。記者認為這樣的年輕人應該樹成榜樣,多做宣傳。于是特意前去采訪,結果這個謙虛的小伙子死活就是不肯報出自己的名字,反而躲避鏡頭和采訪,默默地做好事。于是他用相機把這個小伙子撿垃圾的身影拍了下來,并滿懷熱情地寫了一篇簡短的報道,想傳真一份給我看看,確認一下他是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如果是,報道將在明天刊出。
我聽后,激動不已,真沒想到我們學校的志愿者竟這樣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做貢獻。如果真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經過晚報的宣傳,我這個團委副書記的工作也得到了肯定。
我滿懷激動地等著傳真,當一個人的身影慢慢地出現在紙上時,我驚呆了,這不是小羅嗎?他還不是我們青年志愿者的成員,什么時候開始默默做起好事了?
我猛然驚醒,這個可憐的孩子一定是在撿垃圾換錢。原來,他穿著那件志愿者的T恤為的是維護自己卑微而脆弱的尊嚴。看著他面對鏡頭那個慌亂無助的眼神,我的心忽然一陣絞痛,我從來都沒有想過一個與我朝夕相處的人,居然在我的視線之外為生活苦苦掙扎著……
記者的電話又打來了,問我這個小伙子是不是我們的學生。我說不是,你們搞錯了。記者暗示我通融一下,以“成全”這件百利而無一害的美事,我回答說:“不行!謝謝你!”記者無奈地掛下電話,我也將那則永遠不會發出的報道稿收進了抽屜里,我決定讓這個秘密沉入柜底。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去找了校長,反復地做校長工作,終于悄悄地為小羅免去了一半的學雜費。當我親口告訴小羅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眼淚嘩啦啦地流了一臉……
時間如水,三年多就過去了。小羅雖然生活艱難,但還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并很快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就在小羅畢業那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小羅從南方寄來的一個禮物。我打開包裹一看,原來是一件名牌T恤。T恤的上面附了一封信。小羅在信中寫道:……有一天,我在給您整理文件的時候,看到了那篇被您藏起的報道,除了感激,我不知道還能對您說什么。感謝您在我最艱難的時候,送給我一件能令我倍感驕傲的T恤,是它如鐵甲般保護了我脆弱的自尊,溫暖了我冰冷的身心;更要感謝您曾細心地為我收起這個秘密,讓我在最自卑的日子還能坦然地活在燦爛的陽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