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館開在管道里-成功之鑰
施圖伯格原是德國的一位木材商,由于經營不善,他的公司瀕臨倒閉。而恰在這時,儲存木材的倉庫又失了火,數十噸木材頃刻化為灰燼。一夜之間施圖伯格變得一貧如洗。為了逃避巨額債務,他不得不走上了流浪的道路。
這天,施圖伯格輾轉來到萊茵河畔的一個小鎮,晚上,身無分文的他只得棲身于廢棄在河邊的一截水泥管道里。夜已經很深了,然而,施圖伯格沒有睡意,他苦苦思索著結束流浪生活的良策。這個念頭打他離開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沒有斷過,可是,連半個馬克都沒有的他一直沒有想出好辦法。
明月高懸,星光燦爛,萊茵河里蛙聲一片,岸邊草叢里各種昆蟲的鳴叫低回婉轉。一陣涼風吹過,蜷縮在水泥管里的施圖伯格打了一個激靈。忽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里冒出來——既然沒有啟動資金,何不利用河灘上這些廢棄的水泥管搭建一家管道旅館?說不定住膩了城市豪華旅館的人們會樂意到這里嘗一下鮮,近距離感受一下萊茵河河畔的自然風光。
這個想法讓施圖伯格興奮不已,第二天天不亮就忙活起來。他先是把散落在河灘上的水泥管道滾到一起,然后清洗干凈。接下來,他又聯系到一個木器廠,以抵押自己勞動力的方式租到一些破舊的木床,安置在水泥管里。這樣,施圖伯格的萊茵河畔管道旅館就算開張了。
幾天后,一位熱心的記者路過這里,捎帶著給施圖伯格的萊茵河畔管道旅館做了免費宣傳。讓人沒想到的是,消息一見報,施圖伯格的萊茵河畔管道旅館立即受到了許多追求新鮮的客人的追捧,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施圖伯格就收到了300多份預訂申請。
施圖伯格的管道旅館內不僅沒有電視、電腦,不能隔音、隔熱,還沒有服務人員,連上廁所都得去屋外,但是人們為何如此趨之若鶩?原因很簡單,混凝土能夠營造安靜的小環境,讓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里難得離開喧囂,擁有自己的安靜時光。施圖伯格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按照他的話說,他賣的不是旅館,而是生活。
毋庸質疑,有了萊茵河畔管道旅館,施圖伯格很快就“脫貧致富”了。重新富裕起來的他一度受到媒體的追捧,當然,媒體關注最多的就是他怎樣發現這個好點子的。每當面對這個問題,施圖伯格總是微微一笑:“其實當我們身無分文的時候,并不是真的貧窮,只是還沒發現身邊的金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