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口袋買回的貓-世間感動
著名的文學家、詩人郭沫若在他的《黑貓》一文中表達了他對一場疑似砸玉的婚姻徹底的絕望。“那便如隔著布口袋買貓,說好了是白的,帶回來打開袋子一看,卻是黑的。”
這只隔著口袋買回來的貓,是他的第一次婚姻,那個初為新郎的少年怦然心動之下娶回來一只黝黑的貓,令他大失所望。在這場稱不上失敗但絕對算是不幸福的婚姻中,在舊式的父母之命下,他絕沒有賭的意思,卻輸得稀里嘩啦。元宵節是個好日子,一九一二年的元宵節,對連續參加了兩次罷課風潮而被勒令退學的百無聊賴、略感迷茫的郭沫若來說,尤其應該算是好日子,雖然是媒妁之約,但畢竟結婚是標志著一個男人的成熟和獨立,婚姻的新奇感讓自小鋒芒畢露早早就名聲在外的郭沫若感覺很有趣。那一年,他剛滿二十歲。于是那天早上,天氣雖然并不算好,但他的心情卻真的不錯,在轎簾輕啟的瞬間,一襲長袍馬褂舊式打扮的新郎也清晰地感覺到一種血往上涌的亢奮,然而從轎簾后面探出的那雙三寸金蓮卻立時讓這位接受了西洋教育滿腦子除舊迎新的中國青年有一絲絲惡心。
在吹吹打打的鑼鼓聲中,郭沫若還是勉強保持著風度把新娘引入了洞房。惡心的感覺再一次撲面而來:挑開蓋頭,一個毫無脂粉風華的村姑便在嫁衣的包裹之下徹底擊碎了郭沫若“郎才女貌”的夢,甚至那張乏善可陳其貌不揚的臉上還“翹著一只猩猩鼻子”。
屋外送親的鼓手還在空洞地拼命敲打,洞房里悄無聲息,郭沫若再無耐心在包辦婚姻之下開這種老朽不堪的玩笑了。把新娘子丟在洞房里,新郎摔門而去。次日天亮郭沫若便要母親張羅給他退親。“這不是我想要的,這和我理想中的婚姻差距太遠。你告訴我她是個放足(沒有纏足)和知書達理的小家碧玉,事實卻并不這樣。”
“退婚?你們年輕人玩的那些個離婚啊什么的新名詞我不懂,我只能告訴你,洞房一入就是夫妻,哪個伢子生來就貌比天仙???勾了紅嘴唇,都不太差,小腳怎么了?中國女人幾個不是小腳?退婚在咱鄉下就是休妻,人家伢子沒偷漢辱祖你憑啥休啊?休了,那就是她的奇恥大辱,誰個還能再娶她?你不是逼她死嗎?”
原來,婚姻不僅毫無美妙情趣可言,甚至還是一個黏手的豆包,貼上來便甩不掉。郭沫若大呼上當卻又無可奈何。
婚后第五天,新郎不顧家人反對,堅決地捏著船票登上了去日本的船,這一走,就是26年。26年,一萬天,足以讓一個22歲的新娘變成一個50歲的老嫗,讓一場風花雪月的情愛,布滿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