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一次“失禮”-生活錦囊
巴金晚年雖然被賦予許多職務——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等,但他已不能參加相關的活動了,大部分時間是在病房里度過。
一次,余秋雨去華東醫院看望巴金,正好到了他吃午飯的時間。余秋雨還未走進病房,卻從窗玻璃看到了這樣一幕:巴金的女兒李小林把坐在輪椅上的父親推到吃飯用的一張小桌子前時,一個護士將飯菜放在小桌上去,因為年齡大,吃飯時會將飯菜撒在衣服上,李小林就為父親在胸前掛了一個圍兜。余秋雨本想等巴金用完餐再進去,但一想,既然趕上了這個點,此時進去也無妨,于是輕輕喊了一聲“巴老”,便走進了病房。
巴金此時已開始用餐,他循聲抬頭一看,是余秋雨,又下意識看了一下自己胸前的圍兜,頓時漲紅了臉,顯得十分靦腆,竟一時不知該怎樣稱呼這個比他年齡小很多的晚輩,便匆匆用完了餐,讓女兒推他離開餐桌。
當李小林去推輪椅時,巴金卻示意她先將胸前的圍兜解下,這一過程雖然很容易,巴金還是催促她再快一點。其間,巴金輕輕說了一句四川話,余秋雨沒有聽清楚,李小林卻笑了。
余秋雨怕打擾巴金休息,兩人簡單交談后就告別出來,巴金讓李小林代他送客。到了門外后,余秋雨問李小林:“剛才你爸爸對你說了一句什么話,逗得你發笑呢?”李小林說:“爸爸說,我這個樣子吃飯,在余秋雨面前失禮了!”
余秋雨先是一愣,想笑卻沒能笑出來,說:“巴老年齡大了,行動不便,那樣吃飯能算什么失禮呢?他什么時候都總是先把過錯攬在自己的身上,僅這一點,就夠我們學一輩子的。”
一個在災難中受盡屈辱的文化老人,卻時刻都在真誠地自我反省,不斷檢討自己的心靈污漬,這就是巴金的目光和頭腦與他自己存在最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