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太好的麻煩-成長視窗
19世紀,美國人大量種植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桉樹,以促進當地的林業發展。但后來美國人遭到了報復,以桉樹為基礎的企業紛紛倒閉。這種樹難以切割和加工,桉木柱子總會沿徑向裂開;鋸下的板子會彎曲,裂紋會擴展開來,修鐵路時,由于布滿莫名其妙的裂紋,因而無法把鋼軌釘上去。桉樹在美國生長極快,在3年內,1枚種子會長成直徑24厘米高14米的大樹。它吸收鄰近植物所需的水分,使其他植物窒息而死。而在澳大利亞,桉樹則沒有上述劣跡。
原來,在澳大利亞,吃葉子的昆蟲和一些真菌會減緩桉樹的生長速度。而當其引進到美國時,卻把這些天敵留在了家鄉。麻煩就在于桉樹已經進化得適應了這些天敵,它們只有在“正常的昆蟲配套”下慢速生長時,樹的組織才是最優化的。
澳大利亞的一種優質樹材,到美國卻變成了一種有害的樹。原因是美國的水土太好了,本來是棟梁之材的植物也逃脫不了成為廢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