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的誘惑-流行·視覺
克拉拉是誰,沒有人敢說知曉,但沒有人不曾知道。
如果你實在覺得困惑,認為這個名字太過突兀、詭異。沒關系,那么,墨索里尼你總該有耳聞吧,是的,大獨裁者,二戰的元兇。而克拉拉,翻開歷史的記憶,誰不曾看到,曾玉臂繞郎君,一代梟雄的情人,漂亮、妖艷、幽靈般的美麗。
軸心國鼎盛,墨索里尼志得意滿,而克拉拉無限風光,但她畢竟是個女人,不愿在刀尖上沐浴血的洗禮,所以,當她突然發現“猶太”這個字眼時,便深深地著迷了,覺得自己瞬間變成了救世主。
集中營的確因為她的游戲而變得有滋有味起來,至少,沒了往日的枯燥與冷寂;至少,在她關注的時光里,少了些許屠殺,多了更寬闊的自由地。
可是,克拉拉自己也承認,這不是同情,最多只能算是她之于無聊戰爭的消遣方式。因為墨索里尼的名字,她的聲音也變得特別有力:“猶太人很聰明,就應將聰明發揮出來,選出最聰明的人來。”
方法其實很簡單,算術大賽,最終的優勝者將有機會和克拉拉共進晚餐,還有一大筆獎金,足夠讓一個人瀟灑地過他的一生。
于歷史而言,過程一點都不重要,我們也只需要結果,勝出者的名字很普通,卡里,一個女人的丈夫,三個孩子的父親,只不過,這些都是他曾經的身份,自墨索里尼的部隊開進希臘,這一切便都結束了。
卡里將獲得與克拉拉共進晚餐的榮耀,還有一大筆獎金可盡情揮霍,他是多么幸運,身邊的人都祝福卡里,“終于熬出頭了,卡里,去美國,開始新生活吧”。他們帶著無比的羨慕調侃。
然而,克拉拉似乎并未玩夠,當然,她也絕不會違背諾言,她只是把日子設在10月28日。沒有人會忘記,尤其是卡里,就是在去年的這個日子,墨索里尼侵入希臘,僅僅一天之內,便有四千多名猶太人被捕殺,包括他的妻兒在內。
這個日子應該是祭日,但在克拉拉的安排下,卻變成了喜慶的節日,這天,將成為幸運者人生的轉折點。她說起話來很優雅,很甜美,仿佛一點兒都沒意識到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一次極端的挑戰。
去或者不去,沒有人去對卡里說什么,這樣的事情,別人的說辭都是蒼白的,只有他自己才有權去選擇,到底是拿著錢奔赴美國那片樂土,還是繼續在集中營過著暗無天日的奴隸日子。
1941年10月28日。海風拂面,卡里選擇了赴約。這個消息讓所有戰俘失望,尤其是猶太人,覺得卡里在恥辱柱上再加了一道恥辱,他將成為猶太的罪人,永不可饒恕。
那天,克拉拉似乎精心打扮過,顯得更妖嬈,更有女人味,所以,卡里看得有點兒出神,良久都未曾說一句話,直到克拉拉舉起杯子,問他:“你終歸是個聰明的猶太人,既然來了,有什么想說的嗎?”
“是的,我之所以來,只是想告訴你,包括猶太人在內,每一個戰俘都有自己的尊嚴,我們絕不會背叛自己,無論國家存亡。謝謝你給我這次表達的機會。”
卡里說完就走了,盡管他后來再也沒有回到集中營,或許,克拉拉讓人處理掉了他,又或許,他因勇敢而獲得自由,去了他想去的地方。其實,無論他去了哪里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選擇了一條自己想要走的路,無論多少艱險都義無反顧。
無須擔心卡里,祝福的話語已然刻在猶太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