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偉大,我掙錢比您容易-人與社會
“跑車錄”中記錄的兩句話,透露出兩個信息耐人尋味,的哥和后來坐車的乘客,都談到了“我不偉大”和“我掙錢比您容易”。這里面,“我不偉大”袒露的是一種姿態——拒絕被升華、被抬高、被感恩,只是盡一個小人物的心意,而“我掙錢比您容易”則更多地傳遞出人與人之間相互體憫和幫扶的愿望。這種細微的情感輕而易舉地擊中了我們內心最柔弱的地方。
之所以被“跑車錄”感動,是因為這是一個很多人內心都穿上鎧甲的時代,生存焦慮加大了現代人內心的不安全感,人口劇烈流動破壞了熟人社會彼此之間的信任,不敢扶倒地老太太以及冷漠面對被碾兒童等信息的傳播,讓防備與懷疑心理像病毒一樣四處感染。這個時候,“跑車錄”的故事,如同面向陽光打開一扇窗子,讓大家意識到,無論時代糟糕與否,人內心向善的渴望總是存在的。
的哥和乘客的行為,也會讓人反思我們是否失去了做小事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都愿意為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獻血,但這種想幫助人的熱忱,總會被一些齷齪規則所傷害。還有很多時候,我們愿意看到自己的友愛之舉換來一絲感謝的微笑,可惜當伸出手去之后,遇到的常是狐疑的眼光,只好訕訕地退回。就這樣,微小的善事從生活中消失,缺乏小溫暖造就大冷酷,讓人覺得時時生活在寒意之中。
這些年來,身邊的輿論環境總強調大愛,殊不知小愛的積累,才是必不可缺的,談大愛也無妨,可所謂的大愛總會被摻雜一些與愛無關的東西,甚至成為某些部門、某些人實現私利的工具。在偽大愛的旗幟下,又誕生了很多假崇高,一些做了點兒善事的人被包裝成楷模和偶像,這不但讓當事人無所適從,公眾也會疑問:難道十幾億人當中,只有這少數幾個人才有大愛嗎?
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無須拔高。來自生活細節中的一點兒小溫暖勝過無數假崇高。“跑車錄”中的的哥和乘客已經完成了他們激化社會善意的任務,真心希望他們能夠在原有的生活軌跡中繼續助人與被助,也真心愿更多“不偉大”的人隨手幫助一下需要幫助的人,雖然身為普通人無論做什么都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