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目標-成長視窗
在巴哈馬的一個小城市,消防部門正在組織市民們進行消防培訓。這次培訓并不是簡單的理論講解,而是穿插在游戲中進行的,非常有趣。
有一個游戲是這樣的:在一個面積很大,又被分隔成很多個小珍藏室的大“博物館”里,消防人員把一些十幾斤重的石塊放在這些小珍藏室里,分別在這些石塊上寫上“寶石”“古玩”“黃金”“古畫”等字樣。
這些石塊的擺放也很有講究,在最里邊擺放的是價值最高的“寶石”“黃金”等,而在門口擺放的則是價格比較低的一些不怎么值錢的“寶物”。
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很簡單,假設這是一個博物館,但現(xiàn)在它失火了,給每個游戲者相同的時間,讓他們到博物館里搶運“寶物”,最后誰能從火海里救出最多的“寶物”誰就是勝利者。
游戲開始了,在光電模擬的烈火聲中和一團團模擬的濃煙中,第一個游戲者上場了,只見他身手敏捷很快就沖到最里面的幾間珍藏室。他看來看去,意圖很明顯,他想搶運出里面最珍貴的那件“寶物”??蛇z憾的是,他還沒有決定該搶運哪件“寶物”,時間就到了,門口轟隆一聲倒塌了,他“葬身”火海。
第二個游戲者上場了,他很快地沖進了火海,到最里面抱了一件“寶物”,可是他又貪心地想去抱另一個,結(jié)果他也沒能“活著”出來。
接著是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很遺憾,很多人進去,但都未能“活著”出來,當然也沒能搶出一件“寶物”來。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大家都感嘆不已。
就在這時,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說要進去試試,他腳步蹣跚,似乎右腳有些毛病,大家都不對他抱有任何希望。
當工作人員哨音一落,他就跳了進去,他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向最里面跑,而是抱起離門口最近的那個“寶物”就揚手甩了出來,然后又甩出了兩個,當表示結(jié)束的倒塌的聲音響起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抱著第八件“寶物”毫發(fā)無傷地“逃”出來了。
大家都笑了,雖然這位老人填補了救出“寶物”是零的空白,但是按消防人員預先標出的價格,老人搶救出來的物品的價值和最里面的“寶物”比起來不值一提。
活動結(jié)束了,消防官員問老人以前在什么地方工作,老人囁嚅了很久才說道:“在博物館。”一會兒后,老人聲音很低沉地接著說:“我一直在巴哈馬的比迷尼島上的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博物館工作,這個博物館是為了紀念海明威先生而建的,可是三年前的一場大火,讓這一切化為了灰燼。在那場大火中,我也曾經(jīng)和各位一樣,想搶救出館內(nèi)最珍貴的物品,因此我沖到了最里面,可是最后只留下了老館長救出的離門口最近的幾件物品,而我要不是被老館長救出可能就再也出不來了。”
老人頓了頓又接著說道:“其實你們知道嗎?當初老館長搶救出來的那幾件物品現(xiàn)在每一個都不下一千萬呀!每一個都不下一千萬呀……”
老人的遺憾讓人們感嘆不已,如果老人當初也能和館長一樣搶救離門口最近的物品,那么也許現(xiàn)在就會有更多關于海明威的紀念品了。
其實老人的遺憾又何嘗不是我們的遺憾,我們總是追求著那些遠大的目標,殊不知,那些離我們最近的目標才是最容易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