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好好學習是你們的責任-精英譚
在劍橋國王學院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怪鐘。2008年秋天,斯蒂芬·霍金——《時間簡史》的作者,為這座名為“時間吞噬者”的鐘揭幕。這座鐘的設計者約翰·泰勒20世紀50年代就讀于劍橋的基督圣體學院,他把這座鐘當做送給學院的禮物,他說:“時間是毀滅者,一分鐘過去之后就永不會再回來,我不知道這座鐘能否和大本鐘一樣成為一個地標,我很懷疑。”這座耗資100萬英鎊的鍍金鐘表如今被當成劍橋800年校慶收到的禮物。
盡管這座鐘頂部的黑螞蚱看起來總讓人有點兒不舒服,但就像這座鐘的名字一樣,劍橋似乎想要提醒學生抓緊時間學習。學生們說,在這里讀書,臉色總是蠟黃的,因為睡覺實在太少,經常看書看到早晨5點。在這里,有英國最多的酒吧,免費的運動與娛樂設施,學校對學生的娛樂甚至放肆并不十分在意。但與此同時,好好學習被認為是學生的責任。
“就像你們會永遠活下去一樣學習,就像你們明天就會死去一樣生活。”這是阿賓頓的圣埃德蒙給他的學生們的教誨。圣埃德蒙過著一種隱士的生活,曾擔任過坎特伯雷大主教,1247年被奉為圣者,并在牛津大學立了一尊圣像。
很多人并不清楚,英國的學位是分等級的,尤其在牛津劍橋,依然嚴格恪守著這個傳統。在畢業證書上,會根據學生的在校成績,分別標注:firstclass(一等)、upperhigh(二等甲)、lowersecond(二等乙)、thirdclass(三等),當然還有一級,不過學生們希望永遠也看不到,那就是“fail”(沒通過學位考核)。
這種學位等級意味著學生必須在大學期間學好每門課,因為學位證上的等級是在學所有年份的綜合考評,而這將直接關系到他們日后申請研究生、找工作的成敗。
在學校看來,既然身為學生,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在劍橋的數學系,據稱大一的難度已經相當于研究生一年級。而他們的考試成績至今仍然采用“報讀”形式,即專門有個儀式,老師從最差成績報起,將學生的成績、名字一一報出;叫到名字,上前一步,領取成績單。至今,只有數學系采取這種殘酷的考試成績公布方式,為什么只有數學系?沒人說得清,大概因為他們都是牛頓的學弟學妹。
也因此,劍橋還有另一則傳說:據說數學系每年的第一名可以住牛頓當年的宿爭——三一學院E單元,從這個房間可以看見三一學院大門邊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