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雨夜借宿,聞到美婦身上有味道,男子撒鹽逃過一劫
在姚新縣馬家村有一豆腐郎,豆腐郎名叫馬賢,如今已二十三歲。
馬賢從未見過其父親,家中只有一老母相伴。
馬賢的母親林氏因年邁體衰,已經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為馬賢做那一日三餐。
在馬賢十九歲之際,林氏便托人給馬賢說了一門親事,對方名叫羅桂娘,和馬賢年齡相仿。
羅桂娘的爹娘早已離世,如今和哥嫂在一起生活,但其嫂嫂對羅桂娘并不好。
在林氏的操辦下,馬賢很快就和羅桂娘完婚了。
新婚過后,羅桂娘深得馬賢和林氏的歡喜,也深得附近鄉鄰的贊賞。
因為羅桂娘自嫁到馬家后,不但溫柔賢惠,且心地善良,對馬賢關愛有加,對婆婆孝敬有道。
正所謂家和萬事興,自羅桂娘嫁到馬家后,一家人的日子是過得紅紅火火,幸福美滿,連馬賢的豆腐都比以往好賣了許多。
可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有天日暮之時,馬賢外出回來,卻見自家圍滿了人。
眾人見馬賢回來,紛紛給馬賢讓出了一條道,馬賢通過人群一看,只見地上正躺著羅桂娘。
可此時的羅桂娘臉色煞白,全身浮腫,看起來好生嚇人。
見馬賢回來,淚流滿面的林氏上前扶住馬賢說道:“兒啊,我那苦命的兒媳嘞,你怎么就走了啊,讓我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娘,桂娘這是怎么了…。”馬賢流著眼淚問道。
可此時林氏已泣不成聲,根本就說不出話來,一旁的鄰居見此,哽咽著對馬賢說出了前因后果。
原來今日乃是馬賢生日,羅桂娘便想到縣上買些吃食回來,一家人慶賀一下。
可經過一條河邊時,羅桂娘便見河里有一孩童正在奮力掙扎。
見此情形,羅桂娘顧不上許多,一頭就扎進了水里,然后將纏繞在孩童腳底的水草給解開。
水草被解開后,孩童自己就游上岸了,但羅桂娘此時卻因精疲力盡,無法往岸邊游,最終溺水而亡了。
待鄉民們發現,并將羅桂娘給救上岸時,羅桂娘已經斷氣了。
馬賢和羅桂娘感情深厚,如今羅桂娘已離去,馬賢心中悲痛不已,本想隨羅桂娘而去,但考慮到自己家中還有老娘要贍養,馬賢只好忍住心中悲痛,然后將羅桂娘進行厚葬。
自羅桂娘去世后,馬賢經常夜深之時獨自流淚,但他從不敢在娘親面前落淚,因為他知道,如今家里就全靠他了,他不能倒下。
而林氏也同樣如此,每當夜深之時,她就不由得想起羅桂娘,想到自己這么賢惠的兒媳如今已逝世,林氏心中痛如刀割。
羅桂娘去世后,馬賢猶如孤雁,本是恩愛的一雙,如今只剩他獨自回憶思人。
但畢竟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需要好好活下去,且他還有需要照顧的人。
再加上安葬羅桂娘之時,為了能讓羅桂娘走得更加體面,馬賢外借了不少的銀子。
為了能盡快還清債務,馬賢每日辛勤勞作,賣的豆腐也更多了,因為他外有債務要還,內有老母需要贍養。
這天日暮之時,馬賢才把豆腐賣完,想起家中已沒有鹽炒菜,馬賢便買了一斤鹽。然后挑著豆腐攤子就往家里走去。
可不料天公不作美,馬賢剛走沒多久,天上就開始電閃雷鳴,隨即便下起了傾盆大雨。
幸好這時馬賢瞧見不遠處有燈火通明,想必是有人家居住之地。
小跑上前,馬賢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然后便開始敲門。
敲門沒幾下,門就打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位撐著雨傘的貌美婦人。
“你好小娘子,我途經此地,不料卻突然下起了大雨,所以我想借宿避雨一會可否?”馬賢說道。
美婦聞言,連忙把大門全部打開,然后讓馬賢趕快進屋里避雨。
走到院子時,美婦說道:“看著陣勢,這雨一時半會是停不了了,你且安心避雨吧,我家里就我自己一人而已,要是今夜大雨不停,你就在我家借宿一晚吧,等明日雨停了你再走。”
聽到這話,馬賢突然停了下來,然后一臉歉意對美婦說道:“實在不好意思,我不知你家中如今就剩你一人在家,我們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多有不適,我還是出去在你家大門屋檐下避雨吧。”馬賢說完便轉身要走。
美婦見此急忙拉住馬賢的袖腕說道:“你這小哥怎么這么實誠啊,你就放心吧,這里地廣人稀,周圍就我自己一人在此地居住而已,不會有別人看到的,且你想想,要是你這樣染上了風寒,你家里人得有多擔心啊。”
馬賢聞言,心里想了一下也確實是這樣,于是便也不再固執,隨美婦往屋里走去。
進屋后,美婦拿來一條汗巾,讓馬賢擦干身上的雨水,然后和馬賢寒暄起來。
而此時馬賢也得知了美婦的身份,美婦名叫黃佳,因一些瑣事和家里人鬧了別扭,于是便獨自搬出來居住。
黃佳向馬賢介紹完自己后便問及馬賢的事,馬賢因為人忠厚老實,于是便也向黃佳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得知馬賢的遭遇后,黃佳感嘆不已,淚流滿面哽咽說道:“想不到這世間還有如此深情之人,還有如此令人羨慕的感情,馬賢,你是個好人,如若你不嫌棄,我想嫁給你,給你當妻子,一輩子伺候好你,我們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聽到這話,馬賢心里突然一顫,連忙拒絕,并往屋外看去,看雨停了沒,然后盡快離去。
見馬賢拒絕自己,黃佳上前一步靠近馬賢,然后想要搭手在馬賢的脖頸上。
馬賢見此急忙多開,因為他從進屋開始,心里就總有種不安的感覺,因為他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說過世間還有如此主動的姑娘。
見馬賢躲開,黃佳也不生氣,猛地一下就將馬賢緊緊抱住。
馬賢見此也被嚇了一跳,反應過來后便急忙想要掙脫,但不知為何,黃佳雖是女流之輩,但力氣卻很大,馬賢根本就掙脫不得。
馬賢見此心里疑惑不已,且此時他還在黃佳身上聞到了一股很重的土腥味。
見掙脫不開,馬賢便想和黃佳好好說一下,讓黃佳把他放開,畢竟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且此時還摟摟抱抱的,很容易就會發生不好之事。
可不料馬賢一抬頭,看到墻上的影子后,卻把馬賢給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燭光只在墻上照映出了他的影子,完全不見黃佳的影子。
見此,馬賢也反應過來了,眼前之人恐怕不是人,而是鬼魅之物。
正當馬賢心里想著該怎么脫身之時,馬賢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娘親曾給自己講故事時說過的話,“妖邪之物都很怕鹽”。
想到這,馬賢說道:“小娘子,你先放開我好嗎,我細想了一下,也覺得小娘子你說的很對,此時良辰美景,何不讓我們二人做一夜露水夫妻?”
“哦,看來小相公你這是想通啦,這樣想就對了嘛,實在不好意思,剛剛是我過于著急了,所以這才粗魯了一些,還望小相公不要生氣。”黃佳低頭輕聲說道,顯得很是羞澀,但一轉過身,只見黃佳便背著馬賢目露兇光,和剛剛簡直是判若兩人。
見黃佳轉頭看向別的地方,馬賢立馬從自己的豆腐攤里抓起一把鹽,然后就往黃佳身上撒去。
不料鹽剛碰到黃佳,就見黃佳頓時大叫起來,叫聲極其凄慘嚇人,根本不像是人所發出的聲音,且黃佳被鹽所碰到的地方,全都開始腐爛。
馬賢見此便揚起手,準備繼續往黃佳身上撒鹽,不料黃佳卻突然喊道:“不要,小哥不要,我是有苦衷的,我是實在沒辦法了,所以這才出此下策,還望小哥能容我多說幾句話,要是我說完了,小哥還執意如此,那我無話可說。”
聽到這話,馬賢心里疑惑不已,他想知道黃佳還有何話可說。
可雖然如此,但馬賢手里還是抓著一把鹽,準備隨時撒出去,以防止黃佳會突然對自己不利。
見馬賢如此,黃佳深嘆了一口氣后,只見黃佳搖身一變,就由剛剛的美貌婦人變成了一個貴氣老婦。
看到這一幕,馬賢心里更是慌張,手心里一直把鹽抓得緊緊的,并往后退了兩步,以免老婦突然對自己不利。
老婦見此也明白馬賢為何如此,于是便也往后退了兩步,然后這才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老婦名為黃佳,大家都叫她黃三婆,黃三婆前生乃是貴安縣劉員外的妻子,黃三婆和劉員外恩愛有加,兩人育有一獨女,女兒名喚劉倩,
劉倩十九歲之際,有天和婢女外出游玩之時,見路邊有一書生模樣的人躺倒在地,劉倩心善之下便讓人把書生給抬回家里,并請來郎中為書生醫治。
經過郎中診治,書生只是餓暈過去而已,身體并無大礙。
劉倩聞言,便讓人端來一杯溫水,然后喂書生喝下。
過了好一會,書生終于醒來,得知是劉倩救的自己,書生心里很是感激,對劉倩好一番感謝。
而這時劉員外和黃三婆得知消息后也走了過來,見書生已醒,于是便問及他的身份。
書生說他名叫陳飛,乃是一個孤兒,平日里靠給人寫書信和對聯為生,雖日子過得清貧,但也能活得下去。
但前幾日陳飛上街之時,見路邊有一小乞丐很是可憐,于是便將自己身上所有財物全部施舍給了小乞丐。
且再加上那幾日無人找他寫書信,實在是囊中羞澀,只能每日以涼水充饑,所以這才被餓暈在路邊。
劉員外和黃三婆聞言,兩人心里都對陳飛敬佩不已,自己本就囊中羞澀,還將財物施舍給乞丐,以至于讓自己被餓暈。
了解前因后果后,劉員外很是心善陳飛的為人,于是便出言邀請陳飛在劉府住下,給自己當賬房先生。
陳飛聞言高興不已,連忙對劉員外等人表示感激,并向劉員外表示自己的忠心。
就這樣,陳飛便在劉府住了下來,給劉員外當起了賬房先生。
經過一段時日的接觸,劉員外對于陳飛的為人和品性很是贊賞,于是便把女兒劉倩許配給陳飛。
劉倩自那天把陳飛救回家之時,心里就開始暗自喜歡上了陳飛,如今再得到父親的許配,劉倩高興不已,直接就同意了。
在劉員外和黃三婆的操辦下,陳飛不久就和劉倩完婚了,婚后的陳飛對劉倩寵愛有加,對劉員外和黃三婆也是恭敬有道。
見此,劉員外和黃三婆心里都很是開心,于是便慢慢將劉家大權交到陳飛手上。
自掌握了劉家之后,陳飛就好像變了個人一樣,不再寵愛劉倩,而是經常對劉倩非打即罵。
除此之外,陳飛也不再對劉員外和黃三婆孝順,而是每日言語譏諷,把劉員外和黃三婆氣得要死,但又無可奈何,因為自陳飛接管劉府后,也不知陳飛究竟是使用了何妖術,府中之人只對陳飛一人言聽計從。
不久,陳員外突然暴斃而亡,本來眾人都以為這只是劉員外的命數到了而已。
不料有次卻意外得知劉員外的死竟是陳飛所造成的,陳飛每日在劉員外所吃的菜里加入了一種藥材,這種藥材雖是補藥,可卻有一點忌諱,那就是食藥者情緒不能太過于激動,不然補藥就會變成了毒藥。
黃三婆得知劉員外的死因后,心中憤恨不已,立即便到官府報官。
可因陳飛所加的藥材是補藥,且陳飛極力否認自己有故意氣劉員外,致使補藥變成毒藥,對此,因為沒有實際證據,當地縣令也沒有辦法,只能將陳飛無罪釋放。
劉員外死后,陳飛越發囂張,有天深夜還悄悄和管家密謀,想要把劉倩給賣到風花雪月之地。
不料陳飛密謀之事幸好被起夜的黃三婆恰巧聽到,害怕之下,黃三婆急忙返回屋里,叫醒劉倩后,母女倆便開始逃命。
經過多日逃亡,母女倆逃到了陳留縣,也就是馬賢的家鄉。
不料母女倆剛到陳留縣,就被幾名無賴給盯上了,無賴們對劉倩求歡不得,便以毆打黃三婆相要挾。
因無賴們下手太重,且黃三婆已年老體衰,沒一會就被活活打死了。
無賴們見此也慌了,為怕事情敗露,他們隨便挖了個坑后就將黃三婆給掩埋了。
死后的黃三婆由于心里掛念著劉倩,心里有怨氣,于是便不入地府接受投胎轉生,而是變成了鬼魅,然后四處尋找關于劉倩的下落。
在黃三婆的努力下,她終于打聽到了劉倩所在的地方,但她卻救不了劉倩。
因為劉倩已經被當日那幾名無賴給賣到了百花樓,而百花樓所有出入的大門都已被貼上了門神保護,黃三婆身為一個鬼魅根本就進不去,更別談能將劉倩給救出來。
但黃三婆由于化身鬼魅太長時間,她的魂體已經開始日漸消散了,如若她再不進入地府接受輪回,那她必將徹底消散于天地間。
無奈之下,黃三婆便想通過尋找一位賢良之人幫自己把女兒給救出來。
可經過黃三婆多次試探,她所遇到之人皆是貪財貪色之徒,根本就不足以她能夠信任,只要今夜遇到馬賢之后,黃三婆這才確信馬賢就是她一直苦苦想要尋求的賢良之人。
聽完黃三婆一家的遭遇,馬賢心中憤恨不已,怒罵陳飛狼心狗肺,白眼狼一個。
聽到這話,黃三婆欣慰說道:“放心,老天都是有眼的,在我們母女逃離劉府沒多久,陳飛便夜夜醉心于溫柔鄉,有次深夜回家之時,陳飛就因飲酒過多,失足掉進茅坑里死去了,而劉府家產因無人繼承,已經被充公到國庫了。”
“這種人死了也是活該,真是老天有眼,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啊,黃三婆,你放心吧,我答應你,我會盡快攢到錢,然后將劉倩姑娘給贖出來的。”馬賢鄭重說道。
“嗯,我相信你,你是個心地善良、正直之人,把倩兒托付給你,我也可以心安了,你把倩兒贖出來后,你就娶了倩兒吧,讓倩兒往后余生好生照顧你,也算是報答你的救命之恩了。”黃三婆笑著說道。
“你說笑了黃三婆,感情這種事強求不來,一切看天意吧。”馬賢說道。
聽到這話,黃三婆并未接話,而是笑著繼續說道:“我現在就將我埋骨之地告訴你,那日我因匆忙逃離,身上并沒有帶多少金銀細軟,現在就只剩下一張五十兩的銀票,應該可以夠倩兒贖身,那日那些無賴見我死了,因過于害怕,急忙就將我埋葬了,根本沒有搜我的身,所以銀票這才得意保存下來。”說完黃三婆便告知了馬賢自己的埋骨之地。
得知黃三婆的埋骨之地后,見屋外大雨已停,馬賢便辭別了黃三婆,然后往外跑去。
他要盡快給劉倩贖身,畢竟早一日贖身,劉倩就能早一點脫離苦海。
見馬賢的身影已漸行漸遠,黃三婆欣慰的笑了,笑得很開心,她終于為女兒找到一個可以值得托付終身之人了,她現在可以安心前往地府重新投胎轉世了。
跑了許久,來到黃三婆所說的地址后,馬賢便赤手往下挖,沒挖一會,馬賢果真找出了一張銀票。
把銀票放在懷里小心報官好,顧不得此時已是夜幕之時,馬賢便往黃三婆所說的百花樓跑去。
來到百花樓,馬賢直言自己要面見百花樓的鴇母,可看門的下人見馬賢一副窮酸樣,根本就不像來尋歡作樂之人,反而更像是來找事之人,于是便將馬賢給趕走了。
可馬賢已想好,今夜必須要為劉倩贖身,于是便再次走上前,然后表明自己要見百花樓的鴇母,自己有要事和鴇母相商。
看門的下人見馬賢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也深怕自己等人會誤了大事,思慮過后,于是便將馬賢帶到了一個房間,隨后便走了。
過了好一會,百花樓的鴇母就走了進來,見到鴇母,馬賢便直言表明自己想要為劉倩贖身。
但為了不引起麻煩,馬賢并未將黃三婆之事說出來,只是說自己是受人之托,所以今夜才會前來為劉倩贖身。
得知馬賢所為何事,鴇母心中暗喜不已,因為她花了十八兩銀子買下了劉倩,可事到如今,劉倩卻連一兩銀子都還沒為她賺到。
自來到百花樓后,鴇母便給劉倩安排好了客人,可劉倩性情剛烈,寧死不從,所以直到如今,劉倩都還未服務過一個客人。
對此,鴇母對劉倩施展出了渾身解數,但卻還是照樣不能令劉倩臣服。
對于劉倩,鴇母心中也是怨恨不已,不知該如何處理是好,幸好如今有人愿意為她贖身,自己還能大賺一筆。
想到這,鴇母笑著說道:“想要為劉倩贖身,可以,但我要銀子,畢竟當初我可是花了大價錢,這才將劉倩給買下來的。”
聽到這話,馬賢想都沒想,直接就將懷中的銀票掏了出來,然后將銀票一把拍在了桌子上。
鴇母看了一眼,立馬笑嘻嘻的將銀票收到了袖腕里,然后說道:“小哥,這五十兩只怕是不夠,一共需要六十兩,這樣吧,你再拿十兩銀子過來,你什么時候再給我十兩銀子,你就什么時候把人給領走。”
馬賢聞言,心中也沒有多想,畢竟按照鴇母所言,至少劉倩現在還是安全的。
想到這,馬賢說道:“好,那我先回去,我會盡快湊來銀子交給你,最遲明日晌午之時,我一定會來還你剩余的銀子。”說完馬賢便回家了。
回到家后,馬賢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久久不能入睡,他想要盡快把劉倩給救出來,以解了黃三婆的遺愿,但現在自己又沒有十兩銀子,而他又不好意思再開口向親戚朋友借錢,畢竟厚葬妻子之時所欠的錢現在還未還清。
想了許久,馬賢仿佛做下了什么重大決定,只見他把一旁的箱子打開,然后便從箱子底部拿出了一塊鳳凰玉佩。
這鳳凰玉佩是娘親所給他的,據娘親所言,這塊玉佩乃是馬賢的傳家之寶,曾多次囑咐讓馬賢一定要將玉佩給保管好。
可事到如今,為了救人,他也沒有辦法了,相信娘親得知緣由后,也會原諒他的。
馬賢曾拿玉佩給村里的馬阿公掌過眼,據馬阿公所言,馬賢的這塊玉佩少說也能值個八十兩。
雖然心里拿玉佩贖人有點大材小用,但他現在已沒有辦法了,畢竟黃白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是救人重要,想到這,馬賢這才安心的緩緩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馬賢便拿著鳳凰玉佩往百花樓走去,此次看門的下人再也沒有阻攔他,直接將他帶到了鴇母房里。
見到鴇母,馬賢拿出玉佩遞了過去說道:“鴇母,這塊玉佩乃是我的傳家寶,我給人掌過眼,少說也能值個八十兩銀子,只不過事到如今,我為了替劉倩姑娘贖身,這才沒辦法了而已,這塊玉佩給你,劉倩姑娘我就帶走了。”
接過玉佩,鴇母眼里頓時放光,因為她也見過很多寶物,所以她只要看一眼,再用手摸一下,就能知道這是不是好東西。
而馬賢如今所帶來的玉佩,鴇母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少說也能值個一百兩銀子,說不定還會是更多。
將玉佩收好,只見原先還是笑臉盈盈的鴇母突然翻臉不認人說道:“小哥,你來找我所謂何事啊?”
“鴇母,你這是何意?昨夜我已給了你五十兩銀票,你說為劉倩姑娘贖身需要六十兩銀子,還差十兩,但我剛給了你一枚玉佩,少說也能值個八十兩銀子,你怎么就突然翻臉不認人了呢?”馬賢有些生氣說道。
“笑話,我從未見過你,今日也才是我們兩人之間第一次相見而已,我什么時候拿過你的銀票和玉佩了?你莫要血口噴人。”鴇母惡狠狠說道,說完便示意下人將馬賢給轟出去。
鴇母心想,昨夜自己收銀票之時,自己未曾和馬賢有過任何的白紙黑字或字據,如今收了玉佩也是一樣,所以就算這件事鬧到了衙門那里,自己也不用害怕什么。
且昨夜自己只是逼了馬賢一下而已,如今馬賢就拿來了這么貴重的玉佩,據馬賢對劉倩的情誼來看,說不定自己再逼一逼,還能得到不少的好東西。
見此,馬賢頓時也明白過來了,眼前的鴇母這是打算黑了自己的銀票和祖傳鳳凰玉佩。
正當馬賢心里著急想著解決之法時,他突然想到了什么,隨即哈哈大笑說道:“好啊,那我這就走了,幸好我有先見之明,早就料想你不會讓我這么輕易將人帶走,所以我在進入百花樓之時,我就找了很多人幫我做見證,要是我等下出不去,又或是我的玉佩有何損壞,他們就會立即幫我報官,我們陳留縣柳縣令的為人你應該知道吧,要是他查起來,我看你百花樓能有多禁得起查。”
聽到這話,看著馬賢一臉云淡風輕的樣子,鴇母頓時心里也吃不準了,畢竟柳縣令的為人她可是清楚的很,那可是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官,自己當鴇母這么多年,缺德之事可沒少干,要是柳縣令真查起來,恐怕自己就算有十條命都不夠殺的。
想到這,鴇母立即將玉佩拿了出來,然后將玉佩塞到馬賢手中說道:“你這小哥真是不實逗,我剛剛就和你開個玩笑而已,你怎么就當真了呢?不過你那五十兩銀票我確實是從未收過,若是你真要將此事給鬧到官府,那我也不懼,行了,你走吧。”
馬賢見此,心里也明白自己今日肯定是斗不過這鴇母了,于是拿著玉佩便轉身就走了。
出了百花樓,想起黃三婆的囑托,馬賢心中是越想越氣,隨即便只見他怒氣沖沖的就往衙門跑去,然后擊鼓鳴冤。
見到柳縣令后,馬賢不敢有絲毫隱瞞,隨即便將自己是如何遇到黃三婆,然后鴇母是如何黑了自己五十兩銀票,又如何想要黑了自己祖傳玉佩之事給說了出來,說完,馬賢還將玉佩給拿了出來。
不料見到玉佩,柳縣令突然身形一顫,一時沒坐穩就從椅子上摔了下去,幸好一旁的師爺眼疾手快,及時將柳縣令給扶了起來。
站穩身形后,柳縣令顫顫巍巍走到馬賢身前,拿過馬賢手中的玉佩看了許久,眼淚緩緩掉落了下來。
見此情形,在場眾人紛紛疑惑不已,全都不明白柳縣令為何在看到玉佩后會如此失態,不過雖心有疑慮,但此時誰都不敢出言打擾柳縣令。
過了許久,柳縣令便將玉佩還給了馬賢,擦干眼淚,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恢復成了一臉嚴肅的模樣,然后便命衙役即刻將所有和此案有關聯之人全部抓到公堂來。
不一會,只見公堂之下便跪著鴇母和劉倩,就連當初迫害黃三婆母女的那幾名無賴也被帶了過來,然后跪在了一旁。
不料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其中一名無賴因過于害怕,竟主動將當日自己等人是如何迫害黃三婆母女之事給說了出來,除此之外,為了能少受刑罰,無賴還說出了自己等人和鴇母曾做過的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其余無賴見此,自知自己等人今日是在劫難逃,于是便將自己所做過的惡事全給說了出來。
鴇母見此情形,也知道自己是罪孽深重,恐怕是難逃一死了,為了不受皮肉之苦,于是便也主動交代了自己所做過的所有惡事。
由于證據確鑿,鴇母等人皆被判處了死刑,就等秋后問斬了。
而此時劉倩也得知了馬賢所為救自己而遭遇之事,感動之余,劉倩便決定按照娘親遺言,自己以身相許嫁給馬賢。
而此時在把鴇母等人全部押入大牢后,柳縣令也宣布了退堂,但退堂之后,柳縣令卻把馬賢和劉倩給單獨留了下來。
看著眼前的馬賢,柳縣令的眼淚又再次忍不住掉落下來,一把將馬賢擁入懷中,柳縣令哽咽著聲音說道:“兒啊,我的兒啊,我是你爹啊。”
聽到這話,馬賢頓時如遭雷擊,整個人直接木在了原地,他雖然也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但他卻從未敢想過,柳縣令居然會是他爹。
見馬賢如此,柳縣令也明白馬賢在想什么,于是便提議讓馬賢帶他回家,等見到馬賢的娘親后,一切就會真相大白了。
馬賢聞言,心里也想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于是便將柳縣令和劉倩一同帶往家里。
見到林氏后,柳縣令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情感,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大嫂,馬賢是不是你從黑鷹山的山腳下抱回來的,而當時包裹馬賢的衣物,乃是一條紅黑相間的布匹,除此之外,馬賢的身邊還放有一塊鳳凰玉佩?”
聽到此話,林氏頓了一下,隨即回道:“是的,確實是,我嫁到馬家村不久,我相公就因病去世了,在我相公去世后的第三年,有天我進山撿柴火之時,見不遠處有一嬰孩,而那里正是黑鷹山,我本以為孩子是誰暫時放在那里的,于是我便陪在其身邊等候著,可等到日暮之時,都未曾見有任何一人前來將孩子認領回去,為了孩子的安危,我便將他帶了回家,事后我曾私下多方打聽,卻從未聽聞有誰家丟失了孩子,見此,我便認下了孩子,并給孩子取名為馬賢,隨我相公的姓,也算是為我相公繼承了馬家的香火。”
聞言,柳縣令突然對林氏跪了下來,然后說道:“多謝大嫂對我兒子的救命之恩,以及養育之恩,如若不是您,恐怕這孩子早已成為了山中野獸的腹中食。”說完,柳縣令不顧阻攔,對林氏重重隔了三個響頭,隨后便說出了當初自己為何將馬賢放在黑鷹山的緣由。
原來馬賢的娘親在馬賢出生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而那時柳縣令也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讓他趕往陳留縣任縣令一職。
操辦完妻子的后事后,柳縣令便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前往陳留縣任職。
可不料父子倆來到離黑鷹山不遠處時,卻突然從一旁跳出了幾名匪徒,想要謀財害命。
幸好柳縣令自小就學過一點功夫,趁著匪徒們一個沒注意,柳縣令就打倒了攔在身前的兩名匪徒,然后拼了命的往前跑。
但柳縣令心里很清楚,要是自己繼續抱著兒子跑,肯定沒跑多遠就會被追上,自己死了沒關系,但自己的兒子萬萬不能受到任何一點的傷害。
想了一下,柳縣令便將兒子放到了一塊巨石下,然后跑往了相反方向,等自己把匪徒們給甩開后,再回來把兒子給抱走。
可不料柳縣令沒跑多遠,就被匪徒們給追上了,雖然柳縣令最后終于將匪徒們全給打倒了,可他自己此時也早已身受重傷。
顧不得自身傷勢,柳縣令便急忙往回跑,可沒跑幾步,他就暈死了過去。
待他醒來之時,發現他正躺在一樵夫家中,是樵夫上山砍柴時發現了他,并將他給背回了家里。
醒來后,不顧樵夫阻攔,柳縣令便急忙往黑鷹山跑去,樵夫見此,也只好提著燈跟了上去。
可待柳縣令趕到白天放兒子的地方時,卻早已不見了兒子的蹤影。
樵夫見此,便懷疑孩子可能是被山中野獸給叼走了,怕是兇多吉少了。
但柳縣令仔細觀察了一番,四周并無任何野獸來過的蹤跡,只有人的腳印,見此情形,柳縣令心中是既喜又既悲。
二十多年來,柳縣令從未放棄過對孩子的尋找,為此,他婉拒了升遷的機會,一直任職在陳留縣,當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
不曾想,如今竟陰差陽錯找到了失蹤多年的兒子,且父子相見竟是以這樣的情形相見。
了解前因后果后,林氏便將柳縣令給扶了起來,然后對一旁的馬賢說道:“兒啊,這是你爹啊,快叫爹......。”
馬賢聞言,看了看娘親,又看了看眼前之人,隨后便哽咽著聲音喊道:“爹......。”
聞言,柳縣令的眼淚再次不禁流了下來,父子倆相擁在一起抱頭痛哭。
過了好一會,林氏眼眶微紅說道:“兒啊,既然如今你已找到你的親生父親,那你就將姓給改過去吧。”
不等馬賢作答,柳縣令擺手說道:“大嫂不可,我和娘子只是給了馬賢性命而已,但真正救他一命,將他養育成人之人是你,正所謂生者不親,養者親,養育之恩大如天,所以還是讓馬賢繼續姓馬吧,我在有生之年能再次見到兒子一面,我已經很滿足了。”
聞言,林氏也不再說什么,只是紅著眼眶重重地點了點頭。
不久,在林氏和柳縣令的操辦下,馬賢迎娶了劉倩。
婚后三年,劉倩給馬賢生下了兩個兒子,經過再三思慮,馬賢便將兩個兒子分開姓,一個姓馬,一個姓柳,也算是繼承了馬、柳兩家的香火。
同年柳縣令再次得到升遷的機會,這次柳縣令不再拒絕,而是同意了進京入朝為官。
在柳縣令進京之時,馬賢一家也隨柳縣令一起搬到了京城居住,一家人就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結言:人的一生會遭遇很多的艱難險阻,每個人的命運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老天爺是有眼睛的,好人自會有好報,惡人不會有好下場,這是定律。
就如文中的馬賢,因為人忠厚老實,最后再次抱得美人歸,也再次擁有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而作惡多端的陳飛和鴇母等人,最后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所以人要多多行善,因為老天不欺善心人”。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