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8個經(jīng)典神話故事
01混沌鑿竅
【釋義】南海的天帝叫儵(shū),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儵和忽兩人常到混沌那里去玩,混沌招待他們非常周到。于是,儵和忽商量怎么報答混沌,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但混沌一竅也沒有,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幾竅來。他們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但混沌卻因此死去了。
02盤古開天
【釋義】當(dāng)天地還沒有分開的時候,宇宙是黑暗混沌的一團(tuán),盤古就孕育其中。
這樣經(jīng)過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醒了,發(fā)現(xiàn)只有漆黑黏糊的一片,于是抓起一把大斧,朝著混沌用力一揮,一聲巨響,混沌破裂開來。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沉沉下降,變成了地。天和地分開后,盤古怕它們還要合攏,就頭頂天,腳踏地。
終于天地成形,盤古也累得倒下了。
03燧人取火
【釋義】上古時代,有一個國家叫遂明國,這個國家有一棵大樹叫“遂木”。
后世有個人漫游天下,到了遂明國,在遂木下休息,見到大樹林里到處是閃閃的美麗火光,就去考察火光的來源。原來是一些大鳥用短而硬的嘴殼去啄樹干,這一啄的頃間,樹上有火光發(fā)出。受此啟發(fā),他就折下遂木的小枝條去鉆大樹枝,果然會發(fā)出火光,但無火焰。他又用別的樹枝試鉆,終于,樹枝燃燒起來。他回到自己的國家,把鉆木取火的方法教給了人民。人民感念這位發(fā)明者,將他叫做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04女媧造人
【釋義】天地開辟以后,雖然大地上已經(jīng)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但是沒有人類。
女蝸感覺非常孤獨,就掘了池邊的黃泥,摻和了水,仿照水里自己的形貌,揉成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剛一放到地面上,這小東西就活了起來,她給他取名為“人”。女蝸想讓這些小人兒充滿大地。但是大地太大了,她只得拿一根藤條伸入泥潭里,攪混了泥漿,向地面上一揮,泥點濺落的地方,也成了一些小的人。
這方法果然省事得多,大地上不久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05女媧補天
【釋義】有一天,半邊天空坍塌下來,地面破裂成黑黝黝的深坑。
女媧看見她的孩子們受到這么大的災(zāi)難,痛心極了,趕忙動手修補天地。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揀選了許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這些石子熔煉成膠糊狀的液體,再拿這些膠糊狀的液體,把蒼天的窟窿都填補好。她怕補好的天宮再坍塌,殺了一只大烏龜,斬下它的四只腳,豎立在大地的四方當(dāng)作天柱,把人類頭頂上的天像帳篷似地?fù)纹饋怼?/p>
柱子很結(jié)實,天空再也沒有坍塌的危險了。
06共工觸天
【釋義】在顓頊(zhuān xū)統(tǒng)治宇宙時期,有些許多暴政。其中最沒有道理可講的,就是他把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栓系在北方的天空上,讓他們永遠(yuǎn)都固定在那里。這樣一來,大地上有的地方永遠(yuǎn)明亮得連眼睛都睜不開,有的地方卻永遠(yuǎn)黑暗得伸手不見五指。
北方的水神共工,再也忍受不住顓頊(zhuān xū)的暴政了,于是決定發(fā)起戰(zhàn)爭,推翻顓頊的統(tǒng)治。他們打到不周山山腳下,難分勝負(fù)。共工一時不能取勝,火冒三丈,一頭向不周山碰去。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原本固定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掙脫束縛,朝著傾斜的西天跑,形成了日月星辰的運行。大地受到了劇烈的震動,陷下一個深坑,大川小河的水朝那里奔流而去,形成了海洋。
07神農(nóng)嘗百草
【釋義】炎帝神農(nóng)不但是農(nóng)業(yè)之神,還是醫(yī)藥之神。傳說他曾經(jīng)有一種叫做“赭(zhě)鞭”的神鞭,藥草經(jīng)過赭鞭一鞭,它們有毒無毒,或寒或熱,各種性質(zhì)都會呈露出來。神農(nóng)就根據(jù)這些藥草的不同的賦性,給人們治病。
他還親自去嘗了各種各樣的藥草,為了嘗藥,曾在一天當(dāng)中就中過七十次毒。神農(nóng)皇帝嘗百草,最后嘗到一種有劇毒的斷腸草,終于腸子斷爛,犧牲了生命。
08精衛(wèi)填海
【釋義】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據(jù)說,女娃有一回到東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風(fēng)濤,就淹死在海里,永不回來了。
我的魂靈化做了一只鳥,形狀有一點像烏鴉,名叫“精衛(wèi)”,花頭、白嘴、紅足,住在北方的發(fā)鳩山上。她悲恨她年輕的生命給無情的海濤毀滅了,因此常銜了西山的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里去,想把大海填平。
09夸父逐日
【釋義】夸父族原來是大神后土傳下來的子孫。他們身材高大,但是性情和平善良。
一天,一個勇敢的夸父族人忽然發(fā)下宏愿,要去追趕太陽。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瞬息間便超越千里,一直把太陽追到落下的地方。他舉起巨大的臂膀,想捉住這團(tuán)光明,可是他疲倦極了,煩躁又口渴,就俯下身來,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霎時間兩條河的水都給他喝干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再向北方跑去,想要去喝大澤里的水。可是他沒有達(dá)到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臨死的時候,他拋掉了手里的杖,杖落下的地方化作一片綠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給后來追尋光明的人解除口渴,使他們繼續(xù)向前走路。
10愚公移山
【釋義】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進(jìn)出非常不方便。
愚公和子孫們決定把山搬到別處去,將山上的石頭和泥土倒進(jìn)渤海里。有一個老頭叫智叟,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就對愚公說:“你這么大歲數(shù)了,走路都不方便,怎么可能搬掉兩座大山?”愚公回答說:“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哪怕這山平不了?”
愚公帶領(lǐng)一家人,不論寒冬酷夏,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于感動了天帝。天帝于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
11蠶神獻(xiàn)絲
【釋義】上古時期,有一對父女養(yǎng)了一匹小公馬。一次,小姑娘的父親外出遠(yuǎn)行,過了好久依然沒有回來。姑娘想念父親,她開玩笑地向小公馬說,若馬能把父親迎接回來,就嫁給它做妻子。
馬聽到這話,掙斷韁繩,飛馳而去。不知跑了多少天,馬來到姑娘父親住的地方,把父親迎接回家。父親拿來上等的飼料喂它,可是馬只是盯著豐美的食物不肯吃,一見小姑娘走過來,便又跳又叫,神情異常。父親看到這番光景,覺得奇怪,便詢問女兒原因。女兒只好把那天和馬開玩笑的話講給了父親。父親不能讓馬做自己的女婿,便用埋伏的弓箭把馬射死在馬棚里,然后剝下它的皮,晾曬在院子里。
一天,父親外出,小姑娘一邊用腳踢著馬皮,一邊罵道:你這個畜牲,還想討人家做你的妻子!現(xiàn)今剝下你的皮,真活該!話音剛落,那馬皮忽然從地上跳躍起來,包裹起小姑娘的身軀朝門外跑去,在空中轉(zhuǎn)了幾圈之后,便消失在原野上。
幾天后,父親才在一棵大樹的枝葉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不過,這時她已身裹馬皮,成為一條蠕蠕而動的蟲一樣的生物,只見她慢慢地?fù)u動著她那馬一樣的頭,不時地從嘴里吐出一條白而光的細(xì)絲,纏繞在樹枝上。后來人們就把這吐絲的生物叫做“蠶”,并把此樹稱為“桑”。這就是當(dāng)今蠶的來源。小姑娘后來就做了蠶神。
黃帝戰(zhàn)勝蚩尤后,蠶神親自把她吐出來的絲獻(xiàn)給黃帝,慶祝他戰(zhàn)爭的勝利。
12后羿射日
【釋義】堯的時候,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帶來了嚴(yán)重的旱情。人們熱得喘不過氣,大地上已快斷絕了可以吃的東西。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堯皇帝向天帝禱告,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羿下到人間,協(xié)助堯解決民間的苦難。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
堯認(rèn)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命人暗中從羿的箭袋里抽去一支箭,才攔阻了羿的繼續(xù)射擊。
13嫘(léi)祖養(yǎng)蠶
【釋義】黃帝戰(zhàn)勝了蚩尤,蠶神將吐的絲獻(xiàn)給黃帝,慶祝他的勝利。
黃帝見了這樣稀罕的東西,大為稱賞,就叫人把它織成絹子。織成的絹子又輕又軟,好像天上的行云,溪中的流水,原有的苧(zhù)麻布簡直沒法同它相比。黃帝的原配妻子嫘祖就親自養(yǎng)蠶,織了許多又輕又軟的絹子,人民也紛紛效仿,蠶種孳生繁衍,愈來愈多,最后遍及中華大地。
采桑、養(yǎng)蠶、織帛,逐漸成為了我國古代勞動婦女一項重要的生產(chǎn)活動。
14倉頡(jié)造字
【釋義】倉頡號稱“史皇”,有說他是黃帝的臣子,又說他是黃帝之前的一位古帝。
倉頡生下來就不同凡響,他長有一張寬大的龍臉,四只眼睛放出靈光,嬰孩時就喜歡拿起木炭來東涂西抹。倉頡長大了就會動腦筋想問題,窮究天地萬物的變化,根據(jù)大自然的現(xiàn)象,隨時隨地在自己的手掌上指指畫畫,于是便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文字。
當(dāng)倉頡的這件非比尋常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剛一出現(xiàn),連天都被驚動得下起雨點似的栗米來,鬼也被駭?shù)迷谝雇戆曁淇蓿驗榭峙氯藗儚拇艘院髸岜掘?qū)末,拋棄農(nóng)耕的大業(yè)而去貪圖用錐刀刻寫文字的小利,弄得將來餓肚子,所以預(yù)先降點栗米來救濟(jì)未來的災(zāi)荒,鬼則恐怕被這些可怕的文字彈劾,所以在夜晚啼哭。
15刑天斷首
【釋義】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后來炎帝被黃帝打敗,刑天按捺不住憤怒,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兩人在云端斧劍交加,分外激烈,最后黃帝趁刑天不防,揮劍向刑天的脖子砍去。刑天頭顱被斬落下來,落到地上的刑天之頭,向常羊山腳下滾去。黃帝擔(dān)心刑天找到頭顱后會恢復(fù)原身和自己交戰(zhàn),就拿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劈去。一聲巨響,常羊山被劈成了兩半,刑天碩大的頭顱滾進(jìn)山谷。隨后,兩半山又合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埋葬在里面。
刑天感覺到了周圍的變化,知道黃帝已經(jīng)把自己的頭顱埋進(jìn)山腹,他站起來,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著天空胡亂揮舞,以兩個乳頭當(dāng)做眼睛,張開肚臍做嘴,繼續(xù)與黃帝搏斗。
刑天雖然失敗,但是他永不妥協(xié)的精神卻永遠(yuǎn)激勵著后人。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的《讀山海經(jīng)》中就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贊美。
16嫦娥奔月
【釋義】傳說西王母所住之處有不死靈藥,但她所住的昆侖山極難到達(dá):昆侖山下環(huán)繞著弱水,一片羽毛掉在上面都會沉落;昆侖山外環(huán)繞著炎火,無論是什么東西一碰到它就會燃燒。
后羿依靠剩余的神力和不屈的意志通過了水火的包圍,登上了昆侖山頂,向西王母討來了靈藥。西王母叮囑后羿這些藥是剩余的全部,兩個人吃可以不死,一個人吃可以升天成神。后羿將靈藥交給妻子嫦娥,嫦娥本來是天上的女神,因為后羿射日的連累不得上天,因此她心中暗暗打算獨自返回天上。
一天晚上,后羿不在家,嫦娥將葫蘆里的藥倒出來,吞了下去,她的身體越來越輕,飛向了月宮。嫦娥剛剛飛到月宮,就感覺自己的身體發(fā)生了變化,成了一只丑陋可憎的癩蛤蟆。
17大禹治水
【釋義】堯在位的時候,天下尚未平定,洪水橫流,到處泛濫成災(zāi),便派鯀(gǔn)去治水。
鯀一治治了九年,絲毫沒有成績。因為他用的方法是“堙(yīn)”和“障”,所謂堙障,就是拿泥土來填塞洪水,結(jié)果洪水反而越漲越高,最后他被堯殺死。
到了舜做國君,任命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禹吸取父親失敗的教訓(xùn),就把堙障的方法改為疏導(dǎo),結(jié)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了萬民的痛苦,得到人民的愛戴和舜的信任,舜就把帝位禪讓給禹。禹成了夏朝的開國國君。
18姜太公釣魚
【釋義】
周文王建立周朝后,決心把國家治理好,讓周圍強大起來,但是他缺少一個極有才干,能文能武的大賢做他的輔佐。
有一次文王要出去打獵,出行前叫太史編替他卜了一課。太史編隨口唱了一支歌,歌詞是:“到渭水邊上去打獵,將會有很大的收獲。得到賢人是公猴,上天賜你的好幫手。”文王遵照歌詞的指示,來到渭水的蟠溪,在潭邊的一塊奇石上,一位老者正靜靜垂釣。文王向老人行禮問好,兩人越談越投緣,竟忘記了時間。
文王知道,眼前這位老者就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請老人坐上車,親自駕車回到了岐山的京城,拜老人做了國師,叫他“太公望”。
來源:中國神話傳說,袁珂著,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人民日報)
免責(zé)聲明 本文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僅作為公益性分享 著作權(quán)屬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世界這么大,
我卻遇見你。
推廣素食,弘揚中醫(yī),支持環(huán)保,參與公益。
更多精彩!更多正能量分享!,
關(guān)注我們,請識別下方的公眾號二維碼。
|文旅|康養(yǎng)|禪修|公益|
怡途往期精彩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