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救一落水尼姑,尼姑說道:你陽壽將近,快準備后事
故事發生在北宋寶元年間,鄢陵縣有一個名叫寇方有的老漢。寇老漢祖上當過大官,到他這一輩家道中落,后來便干起了泥瓦匠的營生。寇方有到了三十歲才娶上妻子,不幸的是婚后不久,妻子便因病去世。后來寇方有也沒有再娶,一直孤身過日。
鄢陵縣城南有條大河,平日來往行人都是撐船渡河。一年冬天,寇老漢從外地歸來,途徑那條大河之時,看到一個尼姑不慎落水。當時正值隆冬,河水冰涼刺骨,旁人不敢貿然下水營救。寇老漢顧不得那么多,一頭扎進水里,將尼姑托舉出水面。
這時船夫將船靠近,眾人合力將寇老漢和尼姑救上岸來。上岸之后,尼姑對寇老漢稱謝不已。寇老漢說道:“你們出家之人傳播善念,都是在世的活菩薩,我們豈有見死不救的道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那尼姑十分感動,將自己鞋子里的水倒了倒,便準備揚長而去。
等尼姑走了沒多遠再次返回到寇老漢跟前,低聲對他說道:“實不相瞞,我乃是陰司的差官,此番進城是來勾魂索命,你的名字也在冊上,我見你心地良善,故而提前告知,如今你陽壽將近,趕緊選個陰宅,置辦棺槨,免得到時無人照看,橫尸街頭。”
寇老漢見那尼姑仙氣飄飄,知道她所言非虛。寇老漢拜謝之后,這才回到家中。回到家后,寇老漢心中無盡的感傷,祖上先輩打下的這番家業,到了自己這一輩,竟落了個絕嗣的下場,真不知道自己到了九泉之下,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寇老漢琢磨了一宿,最后決定做一件事。那就是將自己的房產田地全部變賣,然后在鄢陵縣的河上建一座橋,這樣也算是積陰德一件。寇老漢本身就是泥瓦匠出身,認識許多同門的工匠,大家聽聞寇老漢要為民造橋,紛紛前來相助,能出錢的出錢,不能出錢的出力。
數日之后,一座大橋竣工,當寇老漢欣慰地走在橋上時,先前那個尼姑從對面走來。寇老漢說道:“仙姑定是來帶我走的。”那尼姑雙手合十說道:“你為民修橋功德無量,閻王已經為你增壽四十載,我特意前來給你報喜。”寇老漢激動得連忙稱謝,轉眼之間,那尼姑不見了蹤影。
旁邊有人說道:“老寇頭,你在和誰說話呢?”寇老漢笑笑說道:“沒事,我自言自語呢。”因為寇老漢已經將自己的房子和田產全部變賣,大橋建好之后,寇老漢無家可歸。當地有個名叫晉三娘的婦人,亦是守寡多年,鄉鄰便撮合他們兩人成了兩口,寇老漢則搬到晉三娘家居住。
婚后不久,晉三娘便生了一場大病,為了能夠給晉三娘掙錢看病,寇老漢是哪地方掙錢往哪跑。他聽聞城北李財主家招果農,一個月給二兩銀子,寇老漢欣然前往。李財主家的果園在一個山坡上,里面種滿了各種果樹,寇老漢便在果園中的茅草屋中住了下來。
當天夜里,就在寇老漢睡得迷迷糊糊之時,聽見外面有腳步聲響,寇老漢以為來到小偷,趕緊拿起鋼叉出來查看,結果看見月光下站著一個妙齡少女。那少女二話不說撲到寇老漢懷中,欲做云雨之事,寇老漢十分惱怒,將少女推到一邊。
寇老漢呵斥道:“還望姑娘自重,你如此放蕩輕薄,豈不是讓你父母蒙羞?沒有廉恥之心,與禽獸何異?”那少女聽罷之后,撲通跪倒在寇老漢面前,泣不成聲說道:“方才我不過是試探老伯,如此看來老伯是個正人君子,還望老伯救我。”
寇老漢連忙問道:“姑娘有何難處,但講無妨。”那少女說道:“老伯不要害怕,其實我是這果園中的女鬼,多年前遭歹人所害,尸骨就埋在這果園之中,前面那幾任果農心存歹意,都被我嚇死。因為我是橫死在這果園,所以冤魂無法離開此處,每日都要遭受生前之苦。”
寇老漢聽罷之后十分同情少女的遭遇,到了次日,寇老漢到附近山上請來高僧作法,為少女的亡魂超度。幾日后的一個夜晚,寇老漢再次夢見少女,少女說城隍已經允許她投胎往生。少女告訴寇老漢,茅草屋后有一株三葉草,可以治晉三娘的病。
次日,寇老漢果然在茅草屋后發現一株三葉草,寇老漢讓妻子服下之后,晉三娘果然身體康復。更令寇老漢欣喜的是,數日之后,晉三娘腹中有感,十月之后生下一對龍鳳胎,寇老漢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年過六旬竟然還能有子嗣。
寇老漢看著女兒十分相熟,只是怎么也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此后數年,寇老漢的兒女都長大成人,有了很大的出息。寇老漢活到九十八歲才無疾而終。寇老漢的遭遇在當地廣為流傳,有人說當年寇老漢救的那個是何仙姑,她故意化成尼姑模樣來度化世人的,也有人說寇老漢的女兒,就是當年他度的那個少女投胎來的,至于真相如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小編唯一知道的是:積善之家有余慶,行善之人福壽長。愿我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鄭重聲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純屬文學創作,故事情節人物均為虛構,旨在豐富讀者業余生活,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