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快速閱讀解題方法分析
快速閱讀要求考生在15分鐘內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題。前面7個題是判斷正誤(包括NOT GIVEN),后3個是填空題(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現的原詞)。該題型需要通過略讀和尋讀法,乃至文章邏輯關系、標點符號等方面的綜合運用,實現對隨后的題目有效的判斷和填寫。
因此,在解答題目方面,快速閱讀并不強調一定要像精讀文章那樣通篇認真研究,相反,快速閱讀題目更強調測試考生在實踐語言環境中查詢有效信息的能力,這也反映出四六級考試試圖提升考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改革方向。
文章的篇幅和題目的設置都讓我們感覺到,區別于精讀文章,考生在解答題目的時候,需要使用特定的閱讀方法和思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進行快速閱讀試題時候,應該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
一 閱讀題目以預測文章內容
預測是指在閱讀正文前,對文章進行的預測性的主動思維。應該先讀題目,后看文章,同時根據題目設想一下文章可能涉及的內容,以及所使用的詞匯量的類型與范圍,乃至題目涉及到的關鍵性的詞匯。諸如,大寫字母,時間,數字等用詞,這些詞匯都是在閱讀文章查詢信息過程中重要的提示。
例如:試題中:1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ved roads were in place by 1921. 2 General Eisenhower felt that the broad German motorways made more sense than the two lane highways of America. 3 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 way system.以上三題中,第一題的1921,第二題的General Eisenhower, 第三題的1950s都是一些比較明顯的查詢定位點,一方面閱讀題目,可以知道文章內容涉及到了公路建設方面的話題,另一方面還提示我們在閱讀文章時候要留意相關的特殊信息點。
二 略讀和尋讀巧妙搭配面對快速閱讀這樣一種新題型,考生應該巧妙地將略讀和尋讀兩種方法結合起來。
而不要機械、孤立地使用某一種閱讀方法。略讀(或稱為跳躍式閱讀)(skimming)的重點在于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讀的方法是首先看一下標題(在有標題的情況下)。接著讀第一段,抓住中心思想。再瀏覽一下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最后讀完結尾段。
尋讀的重點在于有目標地去找出文中某些特定的信息。尋讀時,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確定所查詢的信息范圍。同時明確查詢信息的特點。如:問題或選項中所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則主要尋找首字母大寫的單詞;有關日期、數目的問題,則主要查找具體數字;有關某個事件、某種觀點等,就需要尋找與此相關的關鍵詞,而與所查信息無關的內容可一掠而過。
在使用這些方法時候,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1、 注意首尾句的出現如果短文包括幾個自然段,則應注意第一、二段和 最后一段,力求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題句及結論句。
2、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可以運用標點符號(破折號、小括號、冒號)了解抽象的詞匯或句子的含義。因為這些標點符號的出現就是為了更進一步地解釋其前的信息。但同時,由于快速閱讀用詞相對比較簡單,很容易理解和把握標點前的被解釋信息,所以,可以將這些標點符號后面的信息刪除,從而更加快速地把握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3、注意邏輯關系的運用邏輯關系分布在文章的句子內部、句句之間、以及段落之間。最基本的邏輯關系有以下幾種:
(1)、因果關系:as a result ,therefore,hence,consequently,because, for, due to, hence, consequently等等。
(2)、并列、遞進關系:and, or, then,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moreover等等。
(3)、轉折關系:however,but, yet, in fact等等。
這些我們其實已經很熟悉的邏輯提示詞在文章中起的效果,并非僅僅是銜接文章的句子,從閱讀的角度來看,它們同時在給我們某種提示,告訴我們哪些句子是有效信息,相對重要的信息,哪些信息是相對不重要的信息,因為我們在處理文章的時候,有一條清晰的思路,你不是為了完整翻譯文章而進行閱讀,而是為了獲取某些信息而進行閱讀,所以,要利用邏輯關系簡化閱讀。
例如,并列、遞進關系詞,意味著它們前后銜接的信息從主旨的體現上沒有發生變化,而的表現為前后句子主旨的相似性,所以我們選擇其中的一半進行閱讀。這樣,在保證了閱讀質量的基礎上,也極大地提高了閱讀速度。
4、注意特殊標記的使用
用最快的速度通讀文章,找到自己需要的細節描述部分,并在有關的句子下做出各種記憶符號。文章瀏覽完畢,再將劃線部分(或做其它符號)重新詳讀一次,并進行適當的判斷。
例如:在閱讀文章時候,對于首段第二行的Sept.11,第二段第二行的Operation Safe Travel、14第三段第一行的1956 等位置就應該做特殊的標記,因為這里可能涉及到問題,閱讀時就應該通過標記盡可能縮小尋找答案的范圍。而1956S恰好和后面第三題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 way system.中的1950S形成對應。
快速閱讀要求考生在15分鐘內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題。前面7個題是判斷正誤(包括NOT GIVEN),后3個是填空題(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現的原詞)。該題型需要通過略讀和尋讀法,乃至文章邏輯關系、標點符號等方面的綜合運用,實現對隨后的題目有效的判斷和填寫。
因此,在解答題目方面,快速閱讀并不強調一定要像精讀文章那樣通篇認真研究,相反,快速閱讀題目更強調測試考生在實踐語言環境中查詢有效信息的能力,這也反映出四六級考試試圖提升考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改革方向。
文章的篇幅和題目的設置都讓我們感覺到,區別于精讀文章,考生在解答題目的時候,需要使用特定的閱讀方法和思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進行快速閱讀試題時候,應該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
一 閱讀題目以預測文章內容
預測是指在閱讀正文前,對文章進行的預測性的主動思維。應該先讀題目,后看文章,同時根據題目設想一下文章可能涉及的內容,以及所使用的詞匯量的類型與范圍,乃至題目涉及到的關鍵性的詞匯。諸如,大寫字母,時間,數字等用詞,這些詞匯都是在閱讀文章查詢信息過程中重要的提示。
例如:試題中:1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ved roads were in place by 1921. 2 General Eisenhower felt that the broad German motorways made more sense than the two lane highways of America. 3 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 way system.以上三題中,第一題的1921,第二題的General Eisenhower, 第三題的1950s都是一些比較明顯的查詢定位點,一方面閱讀題目,可以知道文章內容涉及到了公路建設方面的話題,另一方面還提示我們在閱讀文章時候要留意相關的特殊信息點。
二 略讀和尋讀巧妙搭配面對快速閱讀這樣一種新題型,考生應該巧妙地將略讀和尋讀兩種方法結合起來。
而不要機械、孤立地使用某一種閱讀方法。略讀(或稱為跳躍式閱讀)(skimming)的重點在于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讀的方法是首先看一下標題(在有標題的情況下)。接著讀第一段,抓住中心思想。再瀏覽一下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最后讀完結尾段。
尋讀的重點在于有目標地去找出文中某些特定的信息。尋讀時,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確定所查詢的信息范圍。同時明確查詢信息的特點。如:問題或選項中所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則主要尋找首字母大寫的單詞;有關日期、數目的問題,則主要查找具體數字;有關某個事件、某種觀點等,就需要尋找與此相關的關鍵詞,而與所查信息無關的內容可一掠而過。
在使用這些方法時候,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1、 注意首尾句的出現如果短文包括幾個自然段,則應注意第一、二段和 最后一段,力求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題句及結論句。
2、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可以運用標點符號(破折號、小括號、冒號)了解抽象的詞匯或句子的含義。因為這些標點符號的出現就是為了更進一步地解釋其前的信息。但同時,由于快速閱讀用詞相對比較簡單,很容易理解和把握標點前的被解釋信息,所以,可以將這些標點符號后面的信息刪除,從而更加快速地把握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3、注意邏輯關系的運用邏輯關系分布在文章的句子內部、句句之間、以及段落之間。最基本的邏輯關系有以下幾種:
(1)、因果關系:as a result ,therefore,hence,consequently,because, for, due to, hence, consequently等等。
(2)、并列、遞進關系:and, or, then,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moreover等等。
(3)、轉折關系:however,but, yet, in fact等等。
這些我們其實已經很熟悉的邏輯提示詞在文章中起的效果,并非僅僅是銜接文章的句子,從閱讀的角度來看,它們同時在給我們某種提示,告訴我們哪些句子是有效信息,相對重要的信息,哪些信息是相對不重要的信息,因為我們在處理文章的時候,有一條清晰的思路,你不是為了完整翻譯文章而進行閱讀,而是為了獲取某些信息而進行閱讀,所以,要利用邏輯關系簡化閱讀。
例如,并列、遞進關系詞,意味著它們前后銜接的信息從主旨的體現上沒有發生變化,而的表現為前后句子主旨的相似性,所以我們選擇其中的一半進行閱讀。這樣,在保證了閱讀質量的基礎上,也極大地提高了閱讀速度。
4、注意特殊標記的使用
用最快的速度通讀文章,找到自己需要的細節描述部分,并在有關的句子下做出各種記憶符號。文章瀏覽完畢,再將劃線部分(或做其它符號)重新詳讀一次,并進行適當的判斷。
例如:在閱讀文章時候,對于首段第二行的Sept.11,第二段第二行的Operation Safe Travel、14第三段第一行的1956 等位置就應該做特殊的標記,因為這里可能涉及到問題,閱讀時就應該通過標記盡可能縮小尋找答案的范圍。而1956S恰好和后面第三題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 way system.中的1950S形成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