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鐘敲鼓打一成語 黃龍小和尚,告訴你什么叫“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
此句出自陸游《劍南詩稿.卷十四.短歌行》,也是“晨鐘暮鼓”一詞其中的一個出處所在。
詩句大意是以晨鐘暮鼓來告訴世人,歷史歲月雖綿綿流淌和循環不已,但警世的鐘聲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停止。
今天撞鐘敲鼓打一成語,我就已江西省修水縣黃龍寺的晨鐘暮鼓為例,為大家揭開漢地寺院中“晨鐘暮鼓撞鐘敲鼓打一成語,共同了解漢地寺院里撞鐘敲鼓的真實情形及背后意義:
因為“晨鐘暮鼓”這個詞匯的廣為流傳,讓很多人以為寺院里都是早上撞鐘然后晚上敲鼓。
其實不然,不論早晚,如理如法的漢傳寺院都既要撞鐘又要擊鼓。所不同的是早晚順序,早晨是先撞鐘后擊鼓,晚上是先擊鼓后撞鐘,日復一日每天如是,無論刮風下雨,風霜雨雪乃至下冰雹,都要把晨鐘暮鼓敲響。
出家人可沒有所謂國定假日雙休日加班調休啥的哦。
正所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敲一天鼓),這句話其實是褒義,寺院生活是隨著晨鐘暮鼓而作息的,在正規叢林里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做一個好的出家人,能夠把晨鐘暮鼓敲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晨鐘暮鼓
寺內的鐘、鼓撞鐘敲鼓打一成語,除了作為僧人集結訊號之外,還有更深的佛法意義:
《增一阿含經》:“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并得停止?!?/p>
《佛祖統紀智者傳》中說:“聞擊鐘磬之聲,能生善心,能增正念。
清晨,先敲鐘,后敲鼓。
叩鐘行者如是發愿:
愿此鐘聲超法界 鐵圍幽暗悉遙聞
聞塵清凈證法身 一切眾生成正覺
唵伽啰帝耶莎婆訶(三遍)
聽聞者心里如是響應:
聞鐘聲 煩惱輕 智能長 菩提增
離地獄 出火坑 愿成佛 度眾生
三遍叩鐘后,鼓接鐘聲
在這里,撞鐘和敲鼓完美銜接,接下來,就開始風雷晨鼓的部分了:
風雷鼓要敲三遍:
第一遍敲出風聲,
第二遍敲出風雨聲,
第三遍敲出風雨雷電聲,
用以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意。
晚上的風雷鼓是邊敲鼓邊配合誦念大悲咒
早上的風雷鼓是邊敲鼓邊配合誦念心經
禪林之中,晚上先敲鼓,后敲鐘,與清晨的晨鐘暮鼓相對,鐘聲后接板響,稱為安板。
又是一日的結束,提醒大眾: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
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