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孫權有哪些故事?他的繼承人是誰?
關于孫權有哪些故事?他的繼承人是誰?
說起孫權相信很多小伙伴們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我國歷史三國時期東吳的開國皇帝。由于自己的大哥孫策后來被刺殺了,所以自己便繼承了皇位,成為了當時三國時期一方的諸侯。那么小伙伴們知道關于孫權有哪些故事嗎?知道孫權是怎么死的嗎?現在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孫權身為吳國的君王,可以說是不愧對這個位子,他有勇有謀,善于使用能人,所以便成就了自己的宏圖大業。孫權是個極其好酒的君王,曾經很多人說過,喝酒后容易做錯事,然而孫權卻恰恰相反。孫權喝酒后反而能使得自己更加的理智與沉穩,特別是在飲酒之后居然能夠聽取朝政大臣們的意見,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
關于孫權喝酒的故事其實有很多,且說孫權剛當上吳王的時候,設宴邀請群臣赴宴,到宴會結束的時候親自向大臣們行酒。當行酒行到虞翻的時候,發現虞翻已經是醉倒趴在了地上。但是等到孫權回到了自己座位的時候,卻發現虞翻安穩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這是孫權覺得非常的沒面子,心中充滿了怒氣,于是準備拔劍將虞翻給砍了??吹脚瓪鉀_突的孫權,眾大臣受驚都不敢上前制止,而當時只有劉基上前制止了,而且還勸說孫權不該在酒后殺害賢才之人,這樣會導致破壞掉主公您積攢已久的威望,而且會喪失更多人的支持。
孫權聽了劉基的話后,怒氣慢慢消散了,也免去了虞翻的死罪。當整個宴席結束的時候,孫權發話告訴群臣:“今后如果我再酒后殺人,你們定要制止我的行為,切勿殺了賢才之人,由此可以看出,孫權為此次的酒后失態的行為為警告,能夠虛心的聽取大臣們的意見。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講的也是孫權非常注重手下人的意見。這次是因為孫權喝酒喝高了,惹怒了將軍張昭,那個時候孫權可以說已經是醉的開始胡言亂語起來,執意要用水潑灑坐席上的大臣們,要求所有大臣都必須醉倒在酒席之上。正是因為這樣,將軍張昭便怒而離席了,當時的孫權可以說是完全不明白張昭為何要發怒。于是他跟將軍說:“如今只是為了取樂,將軍何必要較真呢?”而張昭則是引用了紂王之事向孫權解釋到,當時的紂王建筑酒池專門用來享樂,一度荒廢朝政。孫權聽后覺得將軍說的很在理,于是便慚愧的宣布酒席結束。
孫權是在公元229年的時候建立了自己強大的東吳帝國,在三國時期,他在位時間長達24年。孫權到了70歲的時候與參加南郊的祭祀活動,在去的路上就突然中風了,然后就一直臥床不起。此時的孫權已經知道自己的時間不長了,意識便來時急于委托后世。到了第二年孫權就病逝了,他可以說是在三國時期做長壽的帝王了。
孫權病逝后,由他的兒子孫亮繼承了皇位,孫權的謚號為大皇帝,將其葬在了蔣陵。原本蔣陵的所在地叫做鐘山的,后來因為孫權避諱祖父的名諱,于是便講鐘山改為了蔣山,所以陵墓便叫做蔣陵。而當時孫權所下葬的位子的高崗也被稱之為“孫陵崗”或者是“吳皇陵”。孫權過世后,由于將繼承人的事情沒有處理妥善,所以后來導致了東吳發生了政變。
當年孫群很清楚東吳的勢力非常的強大,所占據的疆土也是非常廣闊的,為了能使得這王朝更加穩定的掌握在自家人的手中,所以孫權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有著很大的疑慮。而這也因此導致了他的自私為了爭奪皇位引發了多次的政治斗爭,而孫權的后代也因此一個接著一個的離世了。最后孫權以其幼子成為了繼承人,這造成了內部矛盾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