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已成為匈奴王妃子并且生了兩個孩子,曹操為何還要將其贖回?
蔡文姬已成為匈奴王妃子并且生了兩個孩子,曹操為何還要將其贖回?
說起三國時期的曹操的性取向,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了,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曹操特別喜歡別人的妻子,總是想把別人的妻子納為己有。中國的才女蔡文姬就是其中之一,當時都已經成為匈奴王的妃子,而且還為匈奴王生了兩個孩子,但是曹操依然還是出了重金把蔡文姬贖了回來,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中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才女蔡琰,字文姬,后人都稱她為蔡文姬。蔡文姬一生婚姻坎坷,讓人嘆息。
雖然蔡文姬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才女,但她的作品沒有留下多少,只有《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歷史上記載蔡文姬的事跡并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為流傳,甚止被畫成圖冊。
蔡文姬本是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蔡邕的女兒,蔡邕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就是蔡文姬,開古代獨生子女之先河。
名士蔡邕是個老實人,董卓對他有知遇之恩,董卓被誅殺后,蔡邕表現出婉惜和感嘆,惹惱了王允,王允就被死了蔡邕。當時的人無不惋惜。
因一聲嘆息就喪了命,蔡邕實在是可憐。
蔡邕命運不幸,他的女兒蔡文姬命運也不怎么樣。
才女蔡文姬一生有三次婚姻,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嫁于衛仲道,但衛仲道早早亡故,蔡文姬又回到自己的娘家里。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匈奴入侵,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擄走,生育了兩個孩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
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后,曹操統一北方,用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贈將蔡文姬贖回,并將其嫁給名士董祀。
按理說,蔡文姬嫁給了匈奴左賢王,應該是王妃了,但她是妻是妾,史書上并沒有記載。
但不管她是什么,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活對漢族女人來說,并不是好生活。吃的是牛羊肉,住的是帳蓬,氣候惡劣。在匈奴當王妃真不如在中原嫁個普通富貴人家當太太。
蔡文姬在匈奴十二年,學會了匈奴的語言。她和第二任丈夫匈奴左賢王相處得怎樣,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她和她生的兩個孩子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蔡文姬擅長文學、音樂、書法,為人博學多才而又精通音律。但她的文化在匈奴是發揮不了用場的,就如學者進了原始部落,沒人能理解他的文化。
曹操本來就和蔡邕是朋友,很欣賞蔡邕的才華,也聽說過蔡文姬的才名,于是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他才會花重金把蔡文姬從匈奴贖回來。
匈奴左賢王肯定不怎么喜歡蔡文姬,給他重金,他就可以放人,說明蔡文姬在他心里沒有份量。#p#分頁標題#e#
蔡文姬回國應該是好事,但事實上她又歡喜又悲傷。因為她舍不得她的兩個孩子。她在她的《《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里是這樣寫她和孩子的分離的。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淚下沾衣。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p>
這些詩譯成現代文就是:我和兒子要分離了,天各一方,雖然我自己可以逃脫困苦的生活,可是必須離開我的兒子。我抱著兒子哭泣得濕了衣服,以后我們不能再見面,也不能有消息往來,生死都不知道。我的兒子上前抱著我的脖子,說人家都說媽媽要走了,以后你還回來嗎?平時媽媽這么慈祥,今天怎么不慈祥了。我還未長大成人,媽媽不管我就走了……。
除了母子抱頭痛哭,他們還能做什么?
蔡文姬母子分離實在是看著可憐,可是沒辦法,她只能離開。
此時蔡文姬已經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人老色衰,而她的第三任丈夫董祀卻是一個青年才俊,年紀比她小。對于曹操安排的婚姻,董祀不得不接受,可是他不喜歡蔡文姬,待蔡文姬很是冷淡。
本來這種受冷落的生活應該是一輩子的,可是出現一件事讓董祀愛上了蔡文姬。
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急得披頭散發地去找曹操給董祀求情。
當時曹操正在開宴席請公卿名士,聽下人報告蔡文姬來找他,就對滿堂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p>
蔡文姬琰此時樣子很狼狽,披散著頭發光著腳,叩頭請罪,聲音酸楚哀痛,滿堂賓客都為之動容。
曹操說:“我有心饒恕董祀,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怎么辦?”
蔡文姬說:“丞相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士卒不可勝數,您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
曹操看到蔡文姬救夫心切,很是感動,赦免了董祀,派快馬追回文書。
董祀生還后,就回頭轉意,對蔡文姬很好,兩人還生了一兒一女。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蔡文姬終于感動丈夫,婚姻美滿。
才女蔡文姬不是一個幸福的人,卻結局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