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歷史,為什么三國歷史最為人所熟知?
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歷史,為什么三國歷史最為人所熟知?
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們一般將其稱之為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按照常理來說,五千年的時間,有太多的事情能夠為人所知,能夠被人們拿出來討論,從中獲取歷史知識,從歷史知識中獲得對人生的的態度。但是,盡管歷史悠久,卻也有一個最熱門的時期,那就是三國,不信可以列舉一些你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三國人物一定是比較多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中國歷史從三皇五帝、夏商周開始到近代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但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卻唯獨只有數十年的三國火的一塌糊涂,甚至到如今三國歷史可以說是無論老少都是耳熟能詳,這是為何?
細細想來,我們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歷史,基本都是戰爭史,例如春秋戰國、楚漢爭霸、三國等等,我們所熟知的故事也基本都是與戰爭相關,例如三家分晉、霍去病抗擊匈奴、赤壁之戰等等。正所謂有戰爭才會有故事,有故事才會被后人所銘記。
同樣是戰爭史,但只有區區數十年的“三國”能夠脫穎而出,廣為流傳。知道劉備、曹操、孫權的人肯定會比知道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的要多;知道諸葛亮、司馬懿的人肯定要比知道張良、范蠡、劉伯溫的人要多;知道關羽、張飛、周瑜的人肯定要比知道秦瓊、白起的人要多。三國能夠在眾多的戰爭史中脫穎而出,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下原因。
這首先要歸功于陳壽《三國志》的功勞,《三國志》主要是以敘事為主,實事求是,文筆簡潔,后人對此也是推崇備至,甚至將《三國志》與《史記》、《漢書》相媲美。《三國志》也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對后來三國方面的歷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果說《三國志》是鋪墊的話,筆者認為,《三國演義》則是將三國推向了一個小的巔峰,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為四大名著之一,對三國的歷史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他將《三國志》中死板的文字故事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栩栩如生、豐富傳神,更加的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比如在《三國志》記載劉備三顧茅廬只有“凡三往,乃見”,區區五字而已,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用長篇大幅非常生動的描繪出了在臥龍崗上劉關張三次拜訪諸葛亮,才得以請諸葛亮下山輔助劉備。類似的還有赤壁之戰、草船借箭、桃園結義、七擒孟獲等等故事。
如果說《三國志》保證了三國歷史的原汁原味,《三國演義》則讓三國歷史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但真正將三國推向高潮的恐怕要屬當今的三國電視劇、三國網絡游戲了。《三國演義》在電視劇上開播后,真正的被大眾所接受,關于三國的眾多故事情節筆者認為應該大多數人都是通過當時的電視劇所知道的,后來關于三國方面的電視劇、電影也是越來越多,催生了一代三國熱。
隨著三國越來越火,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接著又催生了一批關于三國的網絡游戲,在有前期良好基礎的情況下,這些游戲迅速在網絡爆紅,成為了新一代青少年所熱衷追求的對象,以至于現在很多的00后都是先知三國游戲而后知三國。搭上了新時代互聯網的順風車,三國也是一路高歌,以至于成為了現在國內無論老少,都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
現在眾多的青少年都是先玩了三國游戲,而后才喜歡三國的。互聯網時代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傳統文化的發展,但還是希望眾多的網友能夠多讀三國歷史,而少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