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龍蛇典故故事|筆走龍蛇釋義
筆走龍蛇
【釋義】
用筆一揮就有龍蛇舞動的神態。形容書法比較生動而有氣勢。
【出處】
唐·李白《草書歌行》:“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典故】
唐朝時期,秘書監賀知章在府中宴請賓客,大詩人李白和玄奘法師的弟子懷素(擅長草書)全都在列。
酒過三巡之后,賀知章向來賓敬酒,并且說:“適逢良辰,賦詩助興是少不了的,還請詩仙賦詩一首以記錄此等盛會,如何?”
李白倒也沒有推辭,只是說:“也想要請懷素當場揮毫,以助詩興。”
賀知章說:“我知道懷素需要酒酣之后墨才能暢,還請給懷素斟酒。”隨后書童抬出一些麻箋和素絹,又在書案上擺放上好的宣州石硯。
盡了酒興之后,懷素起身立于堂上,只見他援筆蘸墨,凝神盯著紙絹看了一會兒,突然運氣揮毫,沒多久,幾箱紙絹已經全部用完,大堂滿地也盡是靈氣生動的草書。
此時,李白的《草書歌行》也已經作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sà sà),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怳怳(huǎng huǎng)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賀知章也對懷素的草書贊嘆道:“上人書寫,左盤右旋,真是筆走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