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頂頂:用“自語”吟唱神秘的女人-人物
28歲的薩頂頂有著不屬于這個年紀的成熟,在她的身上你看不出一絲的猶豫與徘徊:不滿終年走穴,她毅然改頭換面,從名字到造型,從曲風到路線,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在她身上毫不留痕地分隔開來。也許你會夸她聰明,因為她的成功模式意外得更像是精心設計;也許你會罵她虛偽,但她的東方標簽卻的確令西方矚目,令世人驚嘆。但所有的一切,都被信佛的薩頂頂拋之腦后,究竟身后留下的什么,她情愿“由它去吧”,是罵聲,她坦然;是祝福,她感恩。
孤身“北漂”的堅強女孩
1983年12月,薩頂頂呱呱墜地。她的父親是河南人,母親是內蒙古人。3歲時,薩頂頂離開父母,跟著外婆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生活。薩是她外婆的姓,頂頂是她的小名。那里草原廣闊,人們在藍天白云下愜意地生活,一邊擠羊奶一邊大聲唱歌。薩頂頂頭發烏黑發亮,眼睛大而有神,如一個小精靈。
6歲時,薩頂頂回到河南平頂山,從小學到初中,她的成績一直很優秀。16歲時,薩頂頂如愿考進了當地一中的藝術特長班。高中即將畢業時,她有了想去北京闖一闖的念頭,可是,父母堅決不同意。第二天天沒亮,薩頂頂留下一封信后,便匆匆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車。
從老家帶來的3000多元很快花完了,薩頂頂便到一家家音樂公司去應聘。因為沒有名氣,又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她根本得不到試音的機會。這時,父母給薩頂頂匯來一萬多元,她便“蝸居”在地下室潛心學習,為報考藝術院校做準備。為了維持生活,薩頂頂到一家餐廳端盤子。餐廳有一臺舊鋼琴,一次,薩頂頂在休息的時候彈了一曲《肖邦舞曲》,把大家震住了。老板靈機一動,叫薩頂頂專門彈琴。
2000年新年到了,十分思念女兒的父母執意要來北京看望薩頂頂。為了不讓父母發現自己過得窘迫,薩頂頂請朋友去外面臨時住幾天,她和父母住進朋友的房子。幾天后,恰巧那個朋友的表妹來了,她奇怪地問薩頂頂:“這不是我表姐的房子嗎?你們怎么住在這里?”頓時,薩頂頂父母明白了女兒的艱辛。薩頂頂撲進母親懷里,委屈的淚水傾瀉而出。哭過之后,薩頂頂仍然堅強地說:“我還是想在北京發展,不然,我沒有臉回老家。”
幸運的是,薩頂頂在2000年7月考取了解放軍藝術學院首屆通俗唱法本科班。2002年,參加第九屆CCTV歌手大獎賽,獲得專業組通俗唱法比賽第二名;2004年7月,簽約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自己美》;同年,順利地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舞臺上。
成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薩頂頂的出場費很快達到幾萬元,有了自己的跑車、私人助理。在很多人看來,她更大的輝煌似乎就在前方,只要稍微努力,就能抵達了。只是,薩頂頂一旦沉靜下來,以一種客觀的角度審視自己時,她覺得快樂不起來。她不喜歡那樣的自己——頭發燙成鋼絲狀,穿著皮衣皮褲,指甲染得鮮紅,參加演出時要活蹦亂跳,做熱力四射狀,她尤其不喜歡自己的歌聲。
一名歌手,不喜歡自己的歌聲,那是什么樣的感受?痛苦的薩頂頂嘗試著和唱片公司老總溝通:“我可不可以不唱這種垃圾歌曲?我能否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老總瞪大眼睛看著她,像看外星人一樣:“你瘋啦?你知道嗎,有多少人羨慕你的成功?有多少人想方設法想打敗我們,你知道嗎?”
行游天下的“頂頂”女孩
就在薩頂頂事業蒸蒸日上時,人們意外地發現,所有關于她的消息一夜之間消失了。2005年年底,薩頂頂毅然離開了唱片公司,離開了炫目的舞臺。她做的第一件事是賣掉了別墅和跑車,懷揣這筆錢開始了如吉卜賽女郎一樣的自由生活。其實,在出發前,她也不明確自己想唱什么樣的歌曲,只是明確知道自己不喜歡現在的狀態。而這種迷惑,在她的一步一步的旅程里得到了解答。在印度,她癡迷地學習梵文,那從心底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旋律,讓她熱淚盈眶。她開始懂得,歌唱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舞臺,不需要炫目的燈光,甚至也不需要歌唱人有一副好嗓子!只要有一顆還能感知、還想表達的心,誰都可以歌唱!
薩頂頂的旅途是艱苦的,其間有過住不起旅館只能在火車站過夜的窘迫,也有過在深夜的街頭差點被人搶劫的險境,更有過在陌生的旅館連續高燒幾天的慘況。可是,因為每一天都被創作的沖動激蕩著,被一種最具風格的音樂前景鼓舞著,物質生活的艱苦已經被她忽略了。2007年5月,一位朋友問她:“你能告訴我你在旅途中經歷過的困境嗎?”她想了好久也想不起來,笑了:“困境?沒有,沒有啊,只記得每一天都是那么開心!”在旅游的過程中,薩頂頂積累了大量的作品,想重新回到歌壇。不為別的,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才是優秀的音樂,她想讓那些感動過自己的旋律能夠感動更多的人。
2008年,重回北京的薩頂頂加盟了一家文化公司。同事們經常看到她在工作室尋找靈感創作的身影。她細細的腰,纖弱、蒼白的手指,還有卷卷的長發由一側糾纏不清地垂下來。這時的薩頂頂,不管是穿著25元一件的純棉T恤,還是綴滿珠珠的吊帶長裙,都顯得美麗動人、充滿靈氣。此時的她像戈壁上的一株小苗,在樂壇搖曳多姿。
9月14日,薩頂頂作為亞洲區唯一代表赴日本東京參加世界年度峰會,她精湛的演唱感染了100多個國家的唱片代表。9月底,薩頂頂奔赴西藏阿里地區國家一級保護區古格王朝遺址,與中央電視臺攝制組一起拍攝大型MV《萬物生》。2009年4月,薩頂頂憑借《萬物生》一舉拿下“英國BBC世界音樂大獎”,成為該音樂節上100多年來出現的第一張中國面孔。
自做衣服的快樂“宅女”
在薩頂頂的心里,也涌動著細膩的情懷。她寫過一首歌曲《錫林河邊的老人》,借此懷念已逝的外婆。反復修改多次后,薩頂頂仍然覺得歌詞無法承載自己深厚的情感,干脆在錄音棚咿呀自語,竟如天籟。唱了兩遍,音調幾乎一樣,在場的人一致認定“比中文版好”。
外界的褒獎,與薩頂頂平時的刻苦是分不開的,夜深人靜時,她總把風油精涂在眼皮上;多少個早晨,同事們看到她趴在工作室的案上睡著了。薩頂頂跟別的女孩不太一樣,很少逛街,背的布包都是自己做的。她很喜歡那些原始的東西,因為她覺得它們跟別人的都不同。
“合上雙手,只愿做塵埃。”薩頂頂靠著至愛親情,滌蕩了世間“惹塵埃”的心靈。同時,她盡量在音樂里呈現這樣的意境:異域古國的壯闊遼遠、哈達飄于天際的靈動華美……這位有著即興創作和演唱天分的姑娘,靠著自然流淌的呢喃之聲“說服”了世界。
舉行個人演唱會時,薩頂頂總是頭戴華麗的頭飾、身上滿是精美的佩飾和民族風格的艷麗服裝,或大紅,或鮮綠,這些裝束也成了她音樂之外被人記住的標記。一次,朋友在休息室里尋找薩頂頂造型師的身影,試圖打探她的造型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她卻語出驚人:“一般演出都是我自己化妝,想怎么化就怎么化,說我裝神弄鬼也好,說我漂亮也好。”當朋友不經意地問起她有多少件演出服時,薩頂頂笑著說:“我沒有多少件演出服,成本也很低,因為這種布在市場上可以買得到。你看,這個就是窗簾穗子做的。”
事實的確如此,薩頂頂平時和演出時佩戴的耳墜、項鏈,都是自己親手制作的。在生活中,薩頂頂可以“宅”在家中一個多月。家里有一臺縫紉機,沒事的時候她自己動手,做出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薩頂頂覺得,手工制作也是一種休息,那時腦子里什么都不用想。
2011年3月1日晚,2010華鼎電影盛典群星晚會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舉行。薩頂頂憑借電影《錦衣衛》主題曲《錦衣衛》力壓群雄,獲得華鼎電影獎最佳主題曲獎。晚會現場,眾星云集,星光熠熠。薩頂頂身穿瑰麗的服裝,一出場就成為現場的亮點,與頒獎嘉賓宣讀的評語如出一轍:“薩頂頂的歌聲,流淌著世界音樂風格的曼妙旋律;薩頂頂是個可以與自然對話的女子。”
面對迎面而來的鮮花,薩頂頂笑言:“我是幸運的人,可以唱自己喜歡的音樂,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很開心。要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選擇。感謝自己當初有勇氣放棄名利,贏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人生,真的是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