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的寶寶-親情故事
第6個月的寶寶
* 最簡單的游戲就可以引發他的觀察力
你把一個小玩具給6個月的寶寶看,然后,用布把它蓋起來,寶寶多半會顯得很迷茫,他搞不明白剛剛在眼前的玩具到哪里去了。但是,到了9個月時,他就會掀開布、找到布下面的玩具。現在開始,爸爸媽媽最好經常和寶寶玩藏東西、“躲貓貓”的游戲。
* 開始認生
在這個月,不少寶寶看見陌生人靠近會緊張,直往媽媽懷里躲,要不就大哭。此時,千萬別責怪寶寶,這說明寶寶長智慧了,能辨別親人和陌生人的不同了。認生,表明寶寶有記憶了。
* 可以自己坐穩,轉動小腦袋看周圍了
寶寶的身體越來越靈活,動作越來越自如,而且他開始對其他嬰兒發生興趣了,會興致勃勃地觀察別的寶寶。媽媽不妨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和同齡小伙伴一起玩耍。最新研究發現:早在2~3個月時,嬰兒就會互相注意,慢慢地,他們會發展到互相模仿。
* 對巨大的響聲及突然靠近的東西感到恐懼這個月,寶寶對巨大的響聲和突然靠近的東西會感到恐懼,應避免給他玩“汪汪”大叫的電動狗或者或忽閃發亮、聲音大作的玩具。
當然,寶寶最感恐懼的是被母親拒絕。當他被某種東西嚇到時,母親應抱住他,安撫他,以溫柔的聲音對他說話;半夜啼哭吵鬧,媽媽千萬不要不耐煩地棄之不管。
這個月的小話題—— 尿布
你知道嗎:據統計,在寶寶學會上廁所前,大人大約要給他換5000塊尿布。
換尿布——最好的親子互動
換尿布的時候,寶寶躺在媽媽的面前,媽媽注視著寶寶,這是相互了解,相互親近的時刻。寶寶通過媽媽的一舉一動,接受了各種基本信息——愛、身體接觸、語言和人際關系的互動。
媽媽可以做些什么——
* 親熱地和寶寶說話,溫柔地觸摸寶寶的身體,“媽媽多么喜歡我,和媽媽在一起多么快樂。”純粹的生理照顧,就這么被轉換成正面的社會經驗。
* 拍拍小屁股,摸摸小肚子,撓撓腳底心,告訴寶寶這些身體部位的名稱,媽媽的觸摸不光讓寶寶感到放松和愜意,寶寶認識自我也由此開始。
* 念兒歌,說閑話,哼歌曲,喃喃自語,媽媽的說話聲寶寶是喜歡的,他需要練習聽母語的發音,這有助于寶寶的語言發展。
* 松開尿布,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自由動彈,讓寶寶光著屁股和媽媽玩一玩,站一站,跳一跳,再做一做嬰兒體操。一個性格開朗、體格健壯的孩子也許就是這樣慢慢長大的。
蚊子咬一口,又癢又痛。寶寶得了尿布疹,就像被成百上千個蚊子各咬一口,再給悶著捂著,這對屁股來講,簡直無法忍受。而且,它對寶寶心理層面的影響,還常常被忽視。寶寶睡不穩,吃不香,干什么都不專心,暴躁易怒,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寶寶的脾氣和性格。
讓寶寶自個兒和尿布說“拜拜”
媽媽都有一個毛病,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比,比吃飯,比胖瘦,就連誰的寶寶尿布丟得早也要比一比。其實,啥時和尿布說“拜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主張”。有的孩子2歲半了,尿布還“騎”在胯下,有的孩子1歲半就把尿布丟得遠遠的。如果媽媽整天盯著寶寶的尿布發愁,滿腦子想著如何給寶寶“戒”尿布,結果,反而弄得自己神經緊張,寶寶也變得神經質起來。
寶寶總有一天會自個兒和尿布說“拜拜”,媽媽盡可放寬心,該干什么干什么。你和寶寶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