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的愛一直很一直很安靜-情感
18歲,流離卻未失所
18歲的時候,宋月第一次見老沈。是想和別人一樣客客氣氣地稱呼他老沈,或者禮貌些稱呼伯父,可是宋月是帶著恨意的。在那個升高三的暑假,陽光毒辣,宋月的心卻冰涼一片。
如果不是剛剛輟學,即將南下打工,那個秘密應該會隨著故去的母親,不,是養母,在9年前一并帶入黃土,風沙吹過,沒有一點聲響。可是鄰居大嬸看著宋月長大,這么好的孩子,那么優秀的成績,不去上學實在可惜。那個悶熱的午后,大嬸悄悄地說:“宋月,我帶你去找你的生身父母吧!”
長到18歲,原來不是自己的家,不是自己的父母。而這樣的事實,也不是由自己喊了18年的父親告知,而是別人懷著同情迫于幫助說出的。在悶熱到難以呼吸的午后,宋月覺得自己可憐。養父說:“宋月,走吧!那本來就是你的家,好好上學!”
宋月就真的走了。兩個哥哥已經成家,養父一把年紀,再為自己上學讀書的事奔波,宋月愧疚不已。18年來,她添的亂夠多了。只是說好,宋月會常回來看看。這是老沈提出的,宋月并沒有感激,18年,童年、少年,老沈全部錯過。縱然血脈相連,他還有什么資格,愛宋月這個他曾經放棄的女兒。
20歲,離開沒有不舍
高考那年,宋月終究差了幾分,沒有躍過傳說中的龍門。剛知道分數的那幾天,宋月不吃不喝,收拾了東西,準備像當初一樣離開。老沈卻急得嘴上磨了泡,每天給宋月煲粥,放了綠豆,加了白糖,豆香飄滿整間屋子。
老沈裝作沒心沒肺地說:“月兒,沒事,不上大學的人多了,不都活得很好嘛!”宋月不說一句話。“你要是想復讀呢,咱就再苦一年,明年考個狀元!”老沈看著宋月,急急忙忙重新說。宋月終于“哇”的一聲哭了,老沈卻笑了:“月兒,哭吧,哭出來就好了!”
宋月選擇了復讀,在離老沈家很遠的一所學校。兩個月回去一趟,宋月不知道算不算逃避。老沈會在每個月的月底打電話,小心卻又期盼地問:“月兒,這個月回家不?”多數情況下,是宋月的否定答案,連帶著能聽到老沈輕輕的失望的嘆息。每次決定回去的時候,老沈都會在火車站接宋月回家。火車經常晚點,冬天的時候,一出站口,就看到老沈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
終于考上了大學,填報志愿的時候,老沈沒了去年的著急,喜滋滋地說:“月兒,你喜歡哪里就報哪里!”宋月就當真報了一所很遠的大學,遠到老沈覺得,那幾乎是邊疆,卻還是送宋月坐上火車,看她離開。
那年宋月20歲。回老沈家兩年,卻沒有喊過父親。
21歲,想織一條圍巾
寒假回來的時候,老沈租了車跑到市里去接。回了家,給弟弟的書,姐姐的毛衫,媽媽的棉鞋,奶奶的補品,唯獨老沈,宋月拿不出禮物。老沈看著大家圍著宋月親熱地笑,然后一個人慢慢出去。
聽到老沈訓斥的聲音時,大家從院子里跑出去。不過是鄰居家的孩子打鬧,兩個哥哥欺負小妹妹,老沈卻發了大火:“你當哥哥的怎么能欺負妹妹?”鄰居把小孩領回家的時候,宋月看見老沈一個人坐在院子里,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沒有停歇,像是發狠,又像是賭氣。午后微弱的陽光灑下來,宋月清晰地看見老沈皺著的眉頭,一圈圈升起的煙霧,消失在他發白的雙鬢。
晚上跟奶奶一起睡,奶奶說:“丫頭啊,知道你爸今天火氣為什么那么大嗎?鄰居家的小女孩,是抱來的。”
宋月忽然明白,自己當初的家里,也是兩個哥哥,大宋月好多歲。那些年幼的時光,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這么欺負過宋月,宋月有沒有哭在寒冷的冬天?這是老沈想知道的吧!
那晚的月亮很亮很亮,照進宋月的心里,融化成一灘水,忽然就想織一條圍巾,給老沈。
22歲,想和你說一說
宋月不習慣接老沈的電話,等到電話安靜下來,宋月會發一條信息過去:我正在上課,有什么事嗎?總是隔了好久,老沈的信息才慢吞吞地回復過來,夾帶著錯別字,不過是讓宋月吃好、喝好,不要省錢,注意身體。宋月總是簡單地回復:知道,謝謝!客氣得讓宋月都猶豫這么回復是否太過蒼白。還好老沈不計較,一天一條,天氣、吃飯、衣服、和同學的相處,說得很周到。就這么持續著,宋月慢慢習慣。
大三那年,宋月連著兩周沒有回信息,沒有接電話,老沈就坐了火車馬不停蹄地趕到宋月的大學。宋月看到老沈,忽然就紅了眼眶,卻還是怪老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不會出什么事的。”帶老沈去小飯館吃飯,像4年前的夏天,老沈耐心地說:“月兒,吃點兒吧!”宋月吃著吃著就哭了。
宋月委屈,率領中文系參加辯論會成為優勝團隊,并且拿到最佳辯手獎;演講會上自己一路所向披靡,殺入決賽拿到第一;專業考試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可是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的,不是宋月。失敗的理由太過荒唐,家庭背景和權力不是誰都可以選擇,宋月面對老沈,開不了口。只交代了結果,沒有前因,宋月淺淺地笑:“爸爸,我不難過。就是想和您說一說。”那是宋月第一次喊老沈“爸爸”,老沈手里的煙一抖,煙灰緩緩飄落,心也跟著踏實。
老沈不知道,那天吃飯前,宋月在走廊里無意中聽同學說,宋月的爸爸真厲害,為了宋月的事質問校方領導到啞口無言。靠著墻壁,宋月緩緩蹲下去,其實比自己更不甘心的,是老沈。
26歲,你牽我走紅毯
老沈說,月兒,你弟弟有女朋友了,什么時候你回來看看;月兒,你姐姐的孩子能叫小姨了,回來了你抱抱;月兒,你媽想給你做頓飯;月兒,你奶奶前兩天念叨你了。只是老沈不說,月兒,畢業后,回來吧。可是畢業后宋月安然回到了有老沈的城市,老沈一天一條的短信,太過緩慢,不如老沈親自說給自己聽吧。
自己找了工作,穩扎穩打,業績不錯。26歲的時候帶男朋友回家,那天老沈很高興,戒了酒卻又破了例。喝醉了睡下的時候,還念叨著:“我這丫頭,你要好好對待,她受了太多罪。”宋月聽著老沈的醉話,心里酸酸的。結婚那天,宋月一定要老沈牽著走紅毯,老沈還躊躇的時候,宋月說:“爸爸,牽著月兒,就不會丟掉了。”老沈紅了眼眶,60歲的人卻像個孩子一樣哭泣。老沈懂,是月兒這孩子體諒人,那么多年的耿耿于懷,月兒想讓自己放開。
月兒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輕微感冒,老沈又著急得像當年,嘴上磨了泡。月兒笑:“沒事,爸,小時候感冒了,喝點姜湯,出一身汗,裹被子里睡一覺就好。”老沈聽著聽著就轉過身去,宋月說過,小時候,像雜草一樣生長。可是哪個孩子,不是爹娘心里的寶?
30歲,習慣你的嘮叨
宋月想過以后,老沈也牽著自己孩子的手在公園玩樂;想過以后,老沈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坐在旁邊聽一聽;想過以后,老沈也教孩子走路,說話、唱歌、下棋……那些曾經沒有老沈的幸福童年,請老沈,一并補給自己。可是老沈突然患上老年智力衰弱時,宋月哭著問:“爸爸你怎么可以那么吝嗇?”
老沈的智力不斷衰退。開始,他總是煲各種各樣的湯,煲給宋月喝,不停囑咐:“你打小身體不好,要慢慢養。”后來時不時推車出去,吵著鬧著接宋月回家;偶爾還認真地給宋月上課:“月兒,你要是心里苦,就哭一哭,高考考不上沒事,沒人怪你。”那天老沈拿著一疊錢,非要去銀行,說是匯錢。眾人攔不住,弟弟問,爸爸要給誰匯錢?老沈就著了急:“月兒這么久不回家,是怕開口要錢。這孩子太小心,太苦自己啊!”月兒心里坍塌了一樣地痛,原來這么多年,他什么都知道。
他從來不叫她宋月,小名月兒叫得朗朗上口。當年不得已送走月兒,是他心里一輩子的痛楚,姓氏太過尖銳,其實他多想一開始,就叫她沈月。月兒輕輕應著,聽老沈的話,大口大口地喝湯,吃老沈獎給自己的糖果,跟老沈學唱兒歌,聽老沈一遍一遍地夸月兒真乖。
原來那么多年,老沈給的愛,一直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