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孤獨-成長
北京人喜歡養(yǎng)寵物犬,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比較有名的如北京犬,拉薩犬,西施犬,沙皮犬以及松獅犬等等,早上遛彎和晚間散步的時候隨處可見,清晨的朝霞和落日的余暉以及人與犬的身影構(gòu)成了北京一 幅別致的圖景。
兒子八歲了,很可愛很頑皮,非常喜歡我早上帶他一起去鍛煉,晚飯后我們也一起去散步。我們溝通得很融洽,他也喜歡和我說他自己的事。一 天傍晚,我們晚飯后仍舊在綠樹環(huán)擁的磨房南路上行走時,兒子忽然問了一句我至今都感覺很驚奇的話:“爸爸,他們很孤獨嗎?”我當(dāng)時怔了一下,也許是不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也許是驚詫于他小小年紀(jì)竟會用“孤獨”這字眼。不過,我還是本能地順著他面對的方向望過去,一 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在蹣跚著前行,她的身后跟了一只松獅犬,長長的毛遮住了它的眼睛,甚至拖到了地上。我看不清楚老婦人的面孔,不過她的松獅犬卻很招人喜歡,它時不時的又跑到老婦人的前面突然停下來,回頭望望 ,好象是在等她。
我停下來,對身邊的兒子說:“你說的孤獨是指她嗎?”我把頭扭向老婦人的方向,想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不,爸爸,我是說她們很孤獨。”“哦?還有小狗嗎?”“應(yīng)該是,爸爸,你不認(rèn)為人與動物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覺很孤獨嗎?”“為什么呢?”我很感興趣地問,“她們不能說話呀,只能在一起玩。”原來,兒子的想法是沒有語言上的溝通而做形式上的聯(lián)系就是孤獨的真正意義所在。我忽然心中緊了一下,蹲下去伸過手將兒子摟在懷里,“現(xiàn)在你感覺孤獨嗎?”“不,爸爸,現(xiàn)在我好開心,因為我們在說話在一起玩,不孤獨呀!”
看著兒子天真無邪的小臉,我感覺心頭有些發(fā)熱,有種液體仿佛充溢了我的雙眼。我們每一 個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每天每時都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彼此都希望做真誠的溝通與了解,其實真正的想法就是讓自己能感覺不孤獨,孤獨的代價好可怕,孤獨的境界是那么讓我們不寒而栗,退避三舍。賈平凹先生在《孤獨地走向未來》中詮釋到――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我很欣賞一 個八歲的孩子對孤獨的意義的理解,因為這讓我聯(lián)想到了很多涉及生命本質(zhì)的東西。
望著遠(yuǎn)逝的老婦人和松獅犬的背影,我摟緊了兒子的肩膀,輕聲對他說:“我們不孤獨,因為我們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