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事兒-民間故事
分贓
老津門過去有個行當叫大拿。干嗎的啊,就是中間人,替人了結難了的事兒,也叫大了。
南市有個李丸,排行老三,仗著混混頭兒吳八是表哥,專吃大拿這碗飯,吃了這頭黑那頭,沒幾年就發了。
這天早上,李丸剛沏了一壺香片兒,就來了一生人。那瘦子一拱手:“三爺,有件事兒請您幫忙了一下。”李丸打量了幾眼瘦子,端了起來:“嘛事兒啊?”話音剛落,瘦子咳了一聲,故意撩起黑褂兒,露出腰里的獨撅(自制手槍),一口的京片子:“您去了就知道了。請吧。”
門外停著輛馬拉轎車,李丸上車后,瘦子往車上一坐,車就走了。李大拿心里打起了鼓兒,這人干嗎的?轎車往西走了大半天兒,卻沒停的意思。李丸心里越發沒了底兒,他不會是要自個兒去北平吧?
到了下哨口,倆人在一家車馬店吃過午飯,歇到晚半晌兒后,瘦子用黑布蒙住李丸的雙眼,又帶他走了幾里地,取下布后,發現在一片林子里,點著十幾支火把,一輛馬車旁候著兩撥人,少說也有二三十號。
見到李丸后,東邊頭兒說:“昨兒我們兩撥弟兄合伙干了票買賣,因東西分不公,請你替我們分一下。”西邊頭兒接過話茬:“聽好了,要分得公公平平,不然的話……”
原來是給劫賊分贓啊。李丸只好硬著頭皮說:“既然二位爺看得起我,我一準兒把事辦妥帖!”說完,仔細看了看車上的東西,不是綾羅綢緞,就是金銀珠寶,還有一些瓶瓶罐罐。
李丸心里有了譜兒,雙件兒的各分一件,單個兒的,估個大概再搭配著分,兩個當家的很滿意。分完后,他笑著說:“二位爺,齊活啦!”
忽然,西邊頭兒亮出個錦匣兒:“還有這玩意兒呢!”李丸打開一瞅,里面放個小茶碗兒。他微微一笑:“二位爺,這玩意兒不好分啊,不如摔地上,讓大伙兒聽個脆響兒,祝各位歲歲平安發大財!”
沒承想,東邊頭兒卻不領情:“那爺不是白忙活了嗎?分!”
李丸愣住了:“爺,怎么分啊?”西邊頭兒發邪火了:“叫你來是干嗎的?!”
李丸忙賠著笑說:“爺,您甭上火。要不這樣吧,我身上有張五十塊的銀票,買這茶碗兒?”
兩邊頭兒聽后樂了:“這主意不賴,得,兩千塊你拿走!”李丸急了:“爺,我只有五十塊啊!”忙從大褂兜里掏出了那張銀票。
瘦子冷笑一聲,突然拔出獨撅,裝了一顆子彈:“裝嘛窮啊,你當回大拿就是上千大洋,爺陪你上家拿去!”說完,拿獨撅頂著李丸的腰,坐上轎車,輕車熟路來到了李丸家門口。
敲門前,瘦子警告說:“要是跟爺玩心眼兒,這子彈可不長眼啊!”李丸為了保命,只好乖乖地讓老婆把銀票和金銀珠寶全拿出來,倆人扔下錦匣兒后揚長而去。
李丸知道這幫人請他了事是假,敲詐才是真,更不敢報官,擔心反被扣個通匪的帽子,兩頭都吃啞巴虧。
獄災
第二天早上,李丸仔細瞅這茶碗兒,發現碗底有四個字:成化年制,心想,這還是個明代的玩意兒。他想到了聚珍齋的王掌柜,看看能賣多少錢。去年,李丸替王掌柜了過件麻煩事兒。
進了聚珍齋,王掌柜瞅完茶碗兒,問李丸從哪兒淘換來的。他隨口回答說,一個朋友送的。王掌柜笑了:“三爺,您想要多少?”
李丸伸出了四根手指頭。王掌柜苦笑了一下:“三爺,您這價忒高啦。這樣吧,您要信得過,東西放店里給您寄售,最低四千,多了歸我,就當是您賞我的。”
從聚珍齋出來后,李丸甭提有多高興了,沒想到這回大拿沒白去,不但沒折財,反而還賺了一筆,值!
這天下午,李丸正在寶和軒聽書,忽然,偵緝隊的張隊長站在了他面前,身后還跟個跟班兒。李丸忙起身招呼他坐下喝茶。張隊長卻搖頭說:“三爺,有件公事,請您跟我去趟偵緝隊。”他愣了一下:“嘛事啊?”張隊長干笑了幾下:“到了您就知道了。”
到了偵緝隊,張隊長笑瞇瞇地拿出個茶碗,問:“這東西是您的嗎?”李丸一下愣住了:“是我放在聚珍齋寄售的,怎么到您手里啦?”
張隊長繼續問:“這碗您打哪兒來的啊?”
聽到這話,李丸慌了,隨口說:“一個朋友送的,我幫他了了一件燙手的事兒。”張隊長“哦”了一聲:“這就好辦了。三爺,只要您告訴我是哪個朋友,您馬上就可以回去聽您的評書了。”
李丸一聽,壞事了,怎么圓這謊啊。他見張隊長緊盯著自個兒,知道瞞不過去了,只好把前兒被逼著分贓的事全講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