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綠鏡下的私人空間-新知探索
事實上,綠鏡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第一天就有20萬用戶點擊,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靈感來自吐槽老板
簡單地說,綠鏡就是將所有用戶觀影行為匯總,再經過后臺系統(tǒng)的運算,將最受歡迎的片段剪輯出來,形成精華版視頻。
這不是視頻網站第一次應用大數據,視頻網站的首頁推薦、播放頁邊欄上的“猜你喜歡”,都是以用戶行為分析為依據。但綠鏡顯然更勝一籌,它為普通用戶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
這個產品最初的起源,只是幾個工程師的玩笑。2023年2月,愛奇藝CEO龔宇以嘉賓的身份登上《天天向上》,同期嘉賓還有霍建華與陳喬恩。
幾個愛奇藝的工程師,本著對領導的好奇心,偷偷在網站后臺用算法總結出這期節(jié)目的用戶行為數據。結果印證了他們的猜想,在龔宇出場的時間里,收視曲線降到“慘不忍睹”,等到陳喬恩和霍建華出場后,曲線陡然升上高峰。
這次吐槽式的觀察成為綠鏡開發(fā)的靈感和起點。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愛奇藝的綠鏡算法研發(fā)完成。
以《爸爸去哪兒》為例,一個綠鏡版的產生,先需要收集數據,在達到一定數量(通常是10萬次)后進行清洗,然后根據清洗后的數據建立模型,完成視頻編輯。
所謂清洗,就是去除那些不能表達真實用戶行為的“噪聲”數據。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用戶在某一點上暫停幾秒鐘,他可能是在拖進度條,如果是幾分鐘那上廁所的可能性更大。
一種觀影顛覆
除了給用戶帶來方便外,綠鏡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作用——提供更精確的收視數據,讓電視內容制造商準確了解哪些明星、橋段才是觀眾喜聞樂見的。
愛奇藝在購買《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等節(jié)目網絡版權的同時,已經將綠鏡數據分析結果作為附贈品送給電視臺。如果下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有哪對父子(女)沒有出現,這很可能是綠鏡的功勞。
在國外,從去年開始走紅、連奧巴馬都在追的宮斗劇《紙牌屋》便是一部完全由視頻網站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自制的電視劇。1995年成立的Netflix,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影視網站,數據顯示,每天用戶在Netflix上產生3000多萬個行為,比如暫停、回放或者快進,并且用戶每天還會給出400萬個評分,以及300萬次搜索請求……Netflix決定用這些數據來制作一部電視劇。根據數據,點擊率非常高的鬼才導演大衛(wèi)·芬奇和男演員凱文·斯派西成為了主創(chuàng)選擇;再根據“政治驚悚”這類電影的受歡迎程度,Netflix狠下心腸扔出了過億美元,自制出了這部《紙牌屋》。
在大數據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是構成龐大數據分析的小小分母,但每個人也都是有權享有個性化服務的VIP。
鏈接大數據怎么盯上你電商代表公司:亞馬遜、淘寶、京東
當你開始網購之旅時,電商網站也開始記錄你的個人信息,從你買的商品里推算出你的年齡、喜好、位置乃至家庭構成等。
搜索代表公司:谷歌、百度
當你在網站上搜“SUV怎么樣”這個問題時,搜索公司已經準備好通知汽車生產商,向你精準投放廣告。
娛樂代表公司:愛奇藝、優(yōu)酷
當你在視頻網站上從一部連續(xù)劇跳到另一部電影時,視頻網站正在猜你喜歡什么樣的演員、劇情,以此來決定下一步怎么買劇拍戲。
運動代表公司:耐克
當你用Nike+跟朋友炫耀自己的跑步成績時,你的健康狀況和活動范圍都已經被耐克一一存儲下來。
商場代表公司:銀泰、萬達
當你連接上商場的WiFi時,你的消費數據就會被收入到數據中心。這些商場的最終目的是分析用戶構成,調整入駐的品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