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因為說“不”而攢下的人品-成功之鑰
有句俗話說,放著河水不洗船,意思是不懂得做順水人情。這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很不開竅的行為,不是腦袋進水了,就是被驢踢了,因為得罪人的結果,明擺著會傷人又傷己。不過也有例外,歷史上有些人就因為說不,給自己帶來了機會。三國時,呂范在孫策手下掌管財政,有一天,孫權找上門來,要求借點錢花。原來小時候的孫權也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整日里架鷹牽狗,變著法兒玩樂。零花錢入不敷出,有人就給他出了個主意,說為什么不去找管財政的大臣借點花呀?你是誰呀,那些人恐怕做夢都想找機會巴結你呢,只要你一開口,他們馬上就得將大把的金銀孝敬出來。孫權一聽也對,立馬直奔“財政部”。聽了孫權的來意,呂范深施一禮,說:“錢是有的,你要花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按程序來。你先寫一份報告,然后找你哥哥批一下,要多少我立刻照付。如果沒有批示,我一文錢也不敢擅動,請多多包涵!”找哥哥孫策要錢,不自找挨罵嗎?孫權碰了個軟釘子,垂頭喪氣地走了。
過了兩年,孫策有意鍛煉孫權,讓他代理陽羨長,有了權花錢自然也方便了許多,不改紈绔習性的他不免經常公款私用。不料,有一天孫策突然命令對所有官員的經費開支進行核計審查,孫權急了一腦門汗,好在心腹周谷心眼活,辦法多,夜以繼日地趕做假賬,居然順利地蒙混過關,使孫權躲過了一場責罰。孫權很滿意,拍著周谷的肩膀說:“以后我掌權,你還替我管錢。”周谷連聲道謝。
等到孫權成了吳國的國君,在讓誰成為財政部長時他有了新的感受,那個曾拒絕自己的固執的呂范,更讓自己感覺到忠誠和信任,而曾經表現得忠心耿耿甚至不惜造假的周谷,卻讓自己如此不放心。結果,周谷遭到辭退,呂范得到了重用。
一個人只有勇于對自己負責,才能讓人信任,使人放心,別人才敢讓你對別人負責。敢于對原則問題說“不”,積累的是信用,攢下的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