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這樣對待謊言-成長視窗
每個人似乎都免不了撒謊,中國人也一樣。就像一名中國朋友所說的,只要撒謊的動機“情有可原”,就沒人會去揭穿你的謊言,以前的關(guān)系還會繼續(xù)。善意的謊言是一種保護,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愛護。
“情有可原”的謊言
什么是“情有可原”的謊言?比如,可能有些行為或話語,做出來或說出來會傷及他人的情感,或令人不爽、尷尬。為避免發(fā)生這類情況,你不得已撒了個謊。我聽到過最奇特、也最令我驚訝的謊話,是我的一個北京朋友向我轉(zhuǎn)述的。這位朋友的一個同學的兄弟,不幸患癌癥去世。但家人沒有告訴母親實情,只說兒子轉(zhuǎn)學去外地了。噩耗來得太突然,家人都深受打擊,所以他們很擔心,母親要知道了兒子這樣英年早逝,可能會承受不了。大約過了一年,他們才告訴了母親這個消息。那時,家人們已撫平了自己心中的傷痛,也找到一種可行的辦法,讓母親知道這個消息時不會那么痛苦了。
我問:“母親知道謊言后,是什么反應(yīng)?”朋友回答:“很感激家人為她做的一切,讓她免受了這場可怕事件的傷害。”
但在西方,在類似的情況下,人們會很憤怒。這讓我想起了兒時的一次經(jīng)歷。我的大家族在美國費城,有一年發(fā)生了一件很悲慘的事,當時我父母遠在幾千里外的太平洋基地,他們根本不可能趕回家鄉(xiāng)參加儀式。后來,我父母知情后非常憤怒,全家人用了幾周時間來跟他們解釋整個事情。所以,盡管西方人也同樣會出于愛護而撒謊,但面對這種善意的謊言,西方人卻少有我在中國人身上所看到的那種寬容。
丑惡的謊言
不過,如果每個人都撒謊,那什么情況下的謊言是丑惡的呢?
一位北京朋友給我講了這類謊言的例子,和中國人對待這類謊言的方式。比如,某晚,你已和一個朋友約好了去吃冰淇淋。最后一分鐘他卻取消了約會,理由是身體不適。你說“好,沒關(guān)系”,然后你調(diào)整計劃,決定自己一個人去酒吧玩玩。但你在酒吧看到了那個所謂身體“不適”的朋友,他正和一幫你不認識的人玩得興起。
這時,如果是西方人的話,可能會(但也不一定)走到這朋友跟前,好好取笑他一番,揭穿它的謊言。“噢!”你可能會說,“你瞧,你發(fā)燒發(fā)得酒都喝多了!”如果他是你很親密的朋友,那你可能會笑著再喝一口酒,然后徹底忘了這事。
但如果是中國人遇到這種情況,他首先會考慮對方的面子。他會想,如果說破這個謊言,會讓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都很尷尬,也會讓自己很沒面子。而且,即便是在很私密的情況下,把事情說破,也會搞得大家都很不舒服。
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遇到這種情況時,就不揭穿他。事實上,你可以問候他,身體是不是好點兒了。你甚至可以買點藥給他,這樣他會覺得好很多。這樣做的話,首先把你們的關(guān)系維護下來了。揭穿朋友的謊言,那就表明,你不想再和他來往了,或者不再信任他了。
一個在南京的德國朋友跟我說,“現(xiàn)在,一旦我知道一個中國朋友向我撒了謊,我會讓自己安靜幾天,好好調(diào)整自己去面對謊言。
有個中國朋友曾向我撒了個謊,沒過幾天她來到我辦公室里,問我好點兒了沒有。她幾天沒見到我,以為我病了。我也向她撒了個謊,說自己最近工作太忙了。最后我們又一起出去了,但對我而言,那種感覺已完全不同了。可在她看來,似乎一切還跟從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