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子垃圾處理調查-新知探索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國外電子垃圾處理調查-新知探索

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各國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電子垃圾已經成為環境和健康的巨大隱患。這些讓人頭疼的垃圾該怎么解決并且變廢為寶,成了各國政府面臨的難題。而讓人憂心的是,一些發達國家在回收利用之余,還會將大量電子垃圾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并將此作為解決電子垃圾的辦法之一,給發展中國家制造了更大的環境難題。
  
  非洲不再做發達國的垃圾場
  
  “這兩年家電更新換代很快,用壞的電器不知道如何處理,只能當垃圾放在后院。”居住在內羅畢的簡·旺葛指著后院圍墻下堆放的舊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和電腦顯示器,很是頭痛。
  
  旺葛遇到的難題只不過是非洲電子垃圾問題的冰山一角。聯合國環境署下屬的《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簡稱《巴賽爾公約》)秘書處今年2月發布調查報告顯示,貝寧、科特迪瓦、加納、利比里亞和尼日利亞五個國家每年產生大約100萬噸電子垃圾。而發達國家對于這些垃圾的產生“功不可沒”。
  
  《巴賽爾公約》秘書處的報告稱,2009年加納的進口電器中大約七成是二手貨,其中一半因無法使用而作為電子垃圾被拋棄;尼日利亞2010年的進口二手電器有85%來自歐洲國家。聯合國環境署非洲區副代表德斯塔·梅布拉圖不無遺憾地承認,非洲大陸正成為發達國家丟棄廢舊電子產品的巨大垃圾場。
  
  讓人更加不安的是,非洲地區過去10年的個人電腦擁有率上升了10%,而手機擁有率則翻了一番,這勢必導致在未來產生大量電子垃圾。
  
  由于缺少足夠的收集和回收設備,加之相關法律存在漏洞,非洲絕大部分電子垃圾都存放在露天垃圾場、荒地甚至河灘海灘等地點。電子垃圾中的鉛、汞、鎘等重金屬和燃燒產生的二口惡英等有毒有機物能滲入空氣、土壤和地下水,嚴重威脅當地環境和居民健康,甚至引起癌癥、皮膚病等疾病。
  
  對此,一些非洲國家已經從立法和商業回收利用等方面,采取了應對措施。像尼日利亞在海、陸、空加強預警系統,對電子垃圾“嚴防死守”。一旦港口預警系統發現并確認運送電子垃圾的船只出現,這些船只將被阻止進港并原路返回。
  
  加納政府則全力“疏導”國內已經存在和正在產生的電子垃圾,目前已經和國內主要手機維修廠商多次磋商,以協調和管理如何回收利用廢舊手機。未來還將統一修建正規的回收站,讓原本各自為戰的小商販放棄傳統的焚燒做法,用更環保的方式從電子垃圾中回收銅、塑料等可再生材料,還能帶動相關就業。
  
  而肯尼亞在加強電子垃圾處理的相關立法之外,還在其最大的港口城市蒙巴薩成立了“東非電腦回收公司”,直接在港口對電子垃圾進行處理。
  
  《巴塞爾公約》執行秘書凱瑟琳·佩里認為,只要政府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足夠支持,回收電子垃圾會成為回報豐厚的新興產業。尼日利亞環境部常秘默罕默德·巴沙爾認為,電子垃圾問題既是威脅,也蘊含機遇。“對于住在城市的弱勢群體而言,他們既可能受電子垃圾的毒害,也可以從回收電子垃圾中獲得經濟收入,并且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
  
  加拿大立法保障電子垃圾處理
  
  “空墨盒是這一年積累下的電子垃圾,一直放在車庫,不敢也不愿讓它們僥幸隨同生活垃圾進入垃圾掩埋場,”在溫哥華一家“倫敦藥店”超市的電子產品區,《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見到一位市民把一兜用完的激光打印機墨盒交給收銀員,“再說,在溫哥華的各社區都有電子垃圾回收點。送一趟,并不太麻煩。”
  
  加拿大最近幾年才開始提倡回收電子垃圾,之前也是泛濫成災,中小型企業和消費者回收廢舊電腦都不太積極,因為他們必須要使用自己的設備,自己清理硬盤、打包電腦,自己運往私人或市政回收站點。相比之下,很多人認為將這些電子垃圾放在門口的垃圾箱省時省力又省錢。
  
  加拿大環境署早在2008年的一份報告中就指出,加拿大每年埋葬或焚化15。8萬噸棄用電腦和電子設備。這個數字在2010年增加了3倍之多。為此,加拿大的一些省市頒布禁令,以避免電子垃圾混進生活垃圾進入垃圾掩埋場。立志在2025年成為全世界最“綠色”城市的溫哥華,2011年對電子垃圾另類處理做出嚴格規定,把電子垃圾混進生活垃圾的事主處以至少50加元(1加元約合6。32元人民幣)的罰款,外加交付清理分類所產生費用的50%。
  
  目前,包括安大略省在內的8個加拿大省份已經開始實施具體立法,轉化處理某些專門類型的電子垃圾。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里士滿市較大規模的電子垃圾回收中心門口,堆積著許多看上去還很新的大彩電和許多電腦顯示器,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這些電子垃圾中,大部分經過修理和做新后還可廉價賣出,實在不能再使用的就會被送到郊外的一家大型處理廠,進行拆裝處理,分離出可再使用的部件,最后將最終廢物焚燒掩埋。“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電子垃圾會被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如今,政府已將一些慈善機構、當地市政回收中心、零售商店等納入電子垃圾回收點。而支持這些電子垃圾的管理和運營的資金,則來自于消費者在購買電子產品時交付的“環境處理費”。
  
  “環境處理費”是根據每件電子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實際費用,并保證回收企業能得到一定利潤的回報而設定收費標準。其中電視和顯示器的“環境處理費”最高。消費者如要購買一個29英寸以下的電視或顯示器,需交付9加元的“環境處理費”,而如要購買29英寸以上的電視或顯示器,則須交付31。75加元的“環境處理費”。
  
  電子商品零售商必須每月向政府授權的電子垃圾管理公司繳納從消費者收取的“環境處理費”。而管理公司須確保這筆資金百分之百用于電子垃圾的回收、運輸、處理及為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宣傳費用等。
  
  日本生產時為回收做好準備
  
  “在日本,搬家是件費心費力又費錢的事,尤其是淘汰電器的處理問題。”面對日本家電、手機、游戲機等各種家用電子設備極快的更新換代速度,家住東京的谷慧小姐這樣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因為根據日本垃圾分類和回收要求,亂扔廢棄電器是違法行為。”
  
  1998年,日本立法通過“家電回收法”,規定空調、電視、冰箱、洗衣機4種家電是回收利用的對象,2009年追加了液晶等離子的平板電視機和衣服干燥機。
  
  本報記者所在的東京都涉谷區規定,市民家中廢棄家電可由購入的零售店回收,也可在新購家電時向零售店鋪提出舊家電的回收要求。一般來說,處理廢棄家電需要支付一定費用,包括回收利用費和上門服務時的收集搬運費。處理家電時,市民先通過家電商店或郵局購入“家電回收券”,之后將舊家電直接從郵局寄到回收機構,也可以拿到制造商指定的回收場所,或者在交納一定運費后由專業機構上門回收。以涉谷區家電回收利用費的基本標準為例,空調為2625日元(100日元約合7。75元人民幣),平板電視機根據大小規格,1785日元-2835日元不等。
  
  在日本,手機更多由手機店負責免費回收。日本主要手機通訊運營商、手機制造商組成了“手機回收網”,可供選擇的手機處理點包括手機專賣店、手機廠家和一些便利店。比如,日本第三大手機運營商“軟銀”在全國大約1300個店鋪設置了“手機回收箱”。為確保個人通信隱私,軟銀還于2004年在專賣店引進了“手機破碎機”,當著用戶的面把手機物理破壞后再回收。
  
  日本還把回收利用電子垃圾的“手續”推進到生產階段。家電制造商在生產環節就要在各種零部件和材料上標注材料成分、解體順序、拆卸方式等細節,以利于今后的回收利用環節。
  
  不過,日本電子垃圾回收體制并非完美無缺,其中最讓人詬病的是日本大量的電子垃圾以二手貨名義,非法流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后者一些地域的環境帶來嚴重破壞。早在1993年,日本就加入了防止有害廢棄物非法跨境移動的《巴塞爾公約》廢棄物進出口。但是日本外務省網站數據顯示,2010年,日本根據《巴塞爾公約》精神制定的國內法框架下出口的特定有害廢棄物為24萬噸,進口僅3萬噸。而據日本國內一些環保組織估計,以各種不合法手段出口的日本電子垃圾恐怕數量更為龐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三人交xxx69| 樱花草视频www|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小小在线观看视频www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试看91福利区体验区120秒|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视频| 1024手机基地在线看手机| 成人观看天堂在线影片|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真实国产乱视频国语|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日本肉漫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丰满上司的美乳|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你懂的在线免费观看| 色黄网站成年女人色毛片|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www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