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也是童年-成長視窗
十來歲的時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話書都買下來。
那時我有多少錢呢?我沒有零花錢,也沒有壓歲錢。
不過,我從來沒想過我是沒有錢的,我以為我是有錢的。因為,每次考試成績下來,我考一個5分,媽媽就會給我5角錢。那時候,考試是5分制,2分是不及格,5分就是優秀。如果我得到兩三個5分,媽媽就會給我兩三個5角錢。
一個擁有兩三個5角錢的人,那是怎樣的富有啊!我拿了錢就往書亭跑,激動萬分地看著一本本童話書,想著怎么買下“全世界”。
或許,誰也想不通5角錢怎么能買下全世界?能,當然能。因為我心目中的全世界就是這個小書亭,而且是這個小書亭里的童話書。
我每次把“全世界”買下來,讀完,就放在小衣柜里。我年年買童話書,可是我的“全世界”卻一直沒怎么增加。怎么回事?因為總是有同學跟我借書,借的時候說好要還的,結果卻忘了還給我,后來我也不記得是什么時候被什么人借走的。或許,書都跑進我的身體里、化進我的血液里了?
我中學的時候常常生病在家,一個人躺在床上。那時候,家里沒有電視,只能癡癡地望著斑駁的天花板。我在斑駁間看出無窮的圖案,有小仙女、小天使、小公主,還有森林、城堡、宮殿。美麗的、夢幻的故事天天在那里發生,我把“全世界”搬到了我家的天花板上。天花板上的世界,把我的病床生涯變得絢麗無比。
我喜歡洋娃娃,媽媽用布包上棉花,再畫上眼睛、鼻子,給我做了一個。我上高二的時候還抱著這個娃娃去學校,后來就被批評了:“你已經是高二的學生了,怎么還這么幼稚地抱著布娃娃上學?”
幼稚的雙胞胎姐妹,叫做“天真”。
人長大了,就不可以天真了嗎?
又長大了以后,我去歐洲、美洲,我去香港、臺灣,我買回來的大都是童話書和玩具。有一次在倫敦逛跳蚤市場,看到了一只塑料大皮鞋,那是一個做成皮鞋狀的童話小屋。我小時候的“全世界”里,有一本書就叫《大皮鞋》,封面上畫的那只鞋,竟和倫敦跳蚤市場上的這只一模一樣。我在這里好像又看到了童年的夢,我拍著手又叫又跳。賣貨的英國婦女當即把大皮鞋的售價漲了1英鎊。
進入21世紀的時候,有報紙叫我寫相關文章,我寫了一篇《三高世紀和玩具總動員》。我覺得社會越是現代化、數碼化,越是應該喚醒童真。有童真,才有比爾?蓋茨,才有愛迪生,才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的中國企業家馬云,是世界經濟論壇選出的全球100位未來領袖之一。馬云是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的創辦人,他自稱不“I”也不“T”。一個不懂IT的人是怎樣當上IT英雄的?
他成功之前,有人說他是傻子、是瘋子。而我想,他是孩子,是一個用自己的創造寫IT童話的孩子。雖然他已經40多歲了,但他說:“我現在也是童年。”
我現在有多一些的錢來買“全世界”了。我的工作間是個玩具屋,是個童話世界。我近期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是個成年人的童話。有人讀了說:“祖芬的書越寫越少兒化了。”
或許,我是把少年時代我家天花板上的童話搬進書房了。
我高興,因為“我現在也是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