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Ⅰ宴安鴆毒:成語故事.成語接龍Ⅰ看圖猜成語
每天五分鐘,積累豐富知識,益智健腦練口才。
【成語】宴 安 鴆 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釋義】:晏:安逸。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其羽毛泡酒,有劇毒。意思是貪圖安逸享樂如同飲毒酒自殺一樣致命、有害。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用以警戒人別懶惰的用語。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杜預注:“以宴安比之鴆毒。”
【近義詞】:晏安鴆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示例】
宋·洪邁《容齋三筆·真宗北征》:“用是以知真宗非宴安鴆毒而有所畏者,故寇公易以進言。”
【造句】
但凡貪圖安逸、耽于享樂者,常被貶為聲色犬馬、宴安鴆毒之徒,不成氣候。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桓公作諸侯的盟主,在魯閔公元年,北方的狄人向邢國侵略。在這以前,邢國已經被狄人圍攻過一次,這次又被圍攻,邢國不能抵御外來的侵略,只有派人向齊國求救。
當時齊國的相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管仲,據《左傳·閔公元年》記載,管仲接到邢國的告急公文后,就向齊桓公建議說:“戎狄就好像豺狼一樣,是貪婪而不知滿足的;中原各國都是相互親近的,是不可輕易放棄的。如果只是貪圖一時安樂,那就是飲鴆止渴,是不能夠懷念的!《詩經》中說:“難道不想著回家嗎,怕的是這個竹簡上的軍事文字,必須遵守!”這竹簡上的軍事文字,就是非我族類,須得同仇敵愾,憂患與共!請君上按照簡書上發兵救援邢國,以成同仇敵凱之大義!
齊桓公聽了,認為很有道理,于是出兵援救邢國。
于是,后人根據這個故事總結出成語“宴安鴆毒”,意思是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用以警戒人別懶惰的用語。”
【成語接龍】
宴安鴆毒?毒藥苦口?口不應心?心懸兩地?地地道道?道學先生?生知安行?行不顧言?言不逮意?意氣用事?事無二成?成敗論人?人中獅子?子曰詩云?云游天下?下氣怡色?色膽迷天?天行時氣?氣壯河山?山雞映水?水中捉月?月暈主風?風風雨雨?雨散風流?流言蜚語?語短情長?長天老日?日旰忘食?食甘寢安?安分知足?足不出門?門戶之見?見鞍思馬?馬面牛頭?頭面人物?物是人非?非昔是今?今生今世?世態人情?情天孽海?海岱清士?士死知己?己溺己饑?饑鷹餓虎?虎頭虎腦?腦滿腸肥?肥頭大面?面紅過耳?耳目喉舌?舌鋒如火?火樹琪花?花光柳影?影形不離?離世絕俗?俗下文字?字字珠玉?玉振金聲?聲馳千里?里通外國?國脈民命?命世之才?才氣超然?然荻讀書?書香世家?家累千金?金剛怒目?目擊耳聞?聞聲相思?思所逐之?之子于歸?歸心如飛?飛升騰實?實與有力?力微任重?重財輕義?義斷恩絕?絕頂聰明?明教不變?變跡埋名?名噪一時?時至運來?來蹤去路?路人皆知?知書明理?理不忘亂?亂世兇年?年湮代遠?遠慮深計?計功謀利?利喙贍辭?辭窮理盡?盡誠竭節?節用愛民?民不畏死?死眉瞪眼?眼張失落?落阱下石?石枯松老?老實巴腳?腳高步低?低三下四?四方之志?志大才短?短刀直入?入不支出?出陳易新?新沐彈冠?冠蓋相望?望而卻步?步罡踏斗?斗而鑄兵?兵以詐立?立命安身?身做身當?當門抵戶?戶樞不朽?朽骨重肉?肉顫心驚?驚神破膽?膽如斗大?大顯身手?
?請來挑戰“飲”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吧!
【看圖猜成語】
根據下列圖片提供的信息,分別猜出成語。
1.
2.
3.
4.
5.
6.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好吧,機智的小伙伴,
是不是都猜出來啦?
本期參考答案:
1.削足適履,2.枯木逢春,3.見錢眼開,
4.執法如山,5.火樹銀花,6.齜牙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