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先富起來的人-新知探索
每個中國人都熟悉這樣的文字和圖畫:在虎門,頭纏青巾的壯丁們正將一箱箱的鴉片傾倒入泛起騰騰白氣的石灰池中,并用竹竿用力攪拌,將這些英國不法商人用來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全部銷毀。通常認為,這是古老東方文明為了自己的生存空間,與邪惡的洋鬼子做憤怒的抗爭。
不錯。只不過,我們不只是同洋人在抗爭,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同那腐朽的皇家文化相抗爭。這種抗爭不只在朝堂之上,在道光皇帝與林則徐之間,在群臣與群臣之間,甚至連那些被雇傭來焚燒鴉片的壯丁們,心中也面臨著善與惡的激烈交鋒。壯丁們銷煙之后都迅速地“先富了起來”,那么這些對洋鬼子充滿刻骨仇恨的底層民眾,是如何抓住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呢?
秘密就在這些壯丁所使用的竹竿上。
壯丁們在焚毀鴉片之前,就先將自己竹竿的竹節處弄出一些小洞,然后在焚毀鴉片的時候,用力地攪拌,用力用力再用力,力氣用得越大,鴉片液態物從竹竿底部的洞中淌進去的就越多,等到鴉片都被焚盡之后,這些壯丁們拖著他們的勞動工具離開。而被他們隨意地拖拽著的竹竿里,灌滿了整整一竹竿鴉片。
鴉片被焚盡,帶來的是癮君子們的涕淚交加,哀啼呼號,這時候誰愿意賣給他們一小塊鴉片,就算是把老婆女兒都送給對方,癮君子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然而,禁令所至,無有不遵,除了壯丁們手中的竹筒,仿佛整個世界的鴉片都被焚燒得干干凈凈,這個時候壯丁們手中那根竹筒就值了大錢,于是他們就通過虎門銷煙所帶來的契機,迅速地改變了命運……
知道了這件事,也就好理解鴉片戰爭的背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