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奶酪稍稍停留-心靈雞湯
查理·芒格是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二當家。此公司的大當家愛出風頭、言辭幽默、不想得罪人、喜歡媒體、又特別有錢、還是大慈善家,所以全世界都只知道他:沃倫·巴菲特。
芒格好靜,可能也過于嚴厲,不想讓人知道他。有人曾埋怨他是個傲慢的闊人,熟知他的人辯護說:他不是闊了才變的,他一直目中無人。這可以引出芒格讓我喜歡的第一句話:不要和豬摔跤,你們兩個都會被泥弄臟,而豬卻會樂在其中。
第二句話更刻薄,意思也類似,我更喜歡一些。他說:把奶酪和大便攪拌在一起,你得到的還是大便。
當律師的芒格到了40歲,覺得這職業沒辦法賺到大錢,于是轉行投資。這個決定,對錯各半:錯的是,他一離開,律師業就很賺錢了;對的是,芒格成為成功的投資大師。這種轉型,可能就是自我珍惜的奶酪應該具有的優點吧。
有時,我們明知和豬在摔跤,卻執著起來:連豬都贏不了,臉往哪里擱?有時,我們聞到了身邊那坨大便慣用的香水味,卻總覺得也許投入再多一點,就可稀釋它,所以不停地加奶酪,后來還是下不了口。
改變,是所有新生活的開始。有些東西跟我們太久,所以無法割舍。一個人的生活是有安全邊際的,我們可能溫飽無憂,還應有足夠的休息,適度的悠閑,略有剩余的收入。但這些生活的安全要素,似乎并不容易得到。巨大的財富不是人人可得的,也未必是人人必需的,而睡眠是。想要的生活,從這點切入吧。如果一個人需要在床上待足8小時,那么,一份工作不足以保證這8小時(偶爾加班可以忍受),本質上就是大便,不值得奶酪稍稍停留。
在新的一年里,自己這塊奶酪,敢不敢為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甚至是一宿美夢,從而離開大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