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寡婦好心收留和尚,和尚卻圖謀不軌,寡婦:第一百個
故事發生在宋朝建隆年間,光山縣有一個名叫丁玉娘的婦人。丁玉娘年紀不到三十,長得十分美貌,自從她丈夫死后,靠賣包子為生。因為丁玉娘人美嘴甜,賣的包子皮薄餡厚, 故而生意十分火爆,大家便送給她一個稱號叫:“包子西施”。
有一日天降大雨,路上行人稀少,丁玉娘正坐在包子鋪發呆,遠遠看見有一個和尚從遠處走來。那和尚全身上下早已被雨水淋透,凍得哆哆嗦嗦,眼看雨越下越大,附近無處避雨,和尚便躲在丁玉娘家的房檐下避雨。
丁玉娘素來心善,齋僧布道是常有的事,丁玉娘見那和尚可憐,于是說道:“大師傅,您出門怎么也沒帶個雨具?”和尚說道:“我出寺廟的時候天氣還晴著,沒想到竟突然下起這么大的雨。”
丁玉娘說道:“想必您是來下山化緣的吧,如今天氣嚴寒,倘若您受寒凍著了可劃不來,正好我這有熱包子,還有一些粥飯,您湊合著先吃一點暖暖身子。屋里面有火爐子,里面沒有人,您可以到屋里先將衣服烘烤一下。”
和尚聽到這十分感激,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您可真是活菩薩。”丁玉娘說道:“舉手之勞,老師傅不必掛懷。”
丁玉娘端了一籠素包子,還有一碗小米粥,放到后屋桌上,然后又往火爐里加了一些木炭。這才讓和尚到屋里烤火吃東西,自己則回到鋪子上招攬生意。眼看天色漸晚,大雨仍沒有停歇的意思,路上的積水已經沒過腳面,丁玉娘心想今天生意也就這樣了,于是便打烊收工。
此時老和尚的衣服早已烘干,屋內暖洋洋的,加上吃得太飽,不知不覺景坐在火爐旁睡著了。丁玉娘推門一看,只見老和尚衣服還沒穿上,頓時羞得滿面通紅,趕緊將門重新關好,在門外喊道:“老師傅,天晚了,你醒醒吧。”
老和尚睜開眼睛一看,這才發現天色已經完全黑透。老和尚穿上衣服,打著哈欠說道:“前幾天在寺廟里做了一場法事,三天三夜沒合眼,沒想到剛才往這一坐竟然睡著了。”老和尚出門一看,只見地上積水已經沒過腳踝,而且雨勢越下越大,不由得發愁起來。
丁玉娘最是善解人意,她說道:“老師傅,不如您今天晚上就在我家暫住一宿吧,正好我家還有空房,等明天雨停了再走。”老和尚一聽,喜上眉梢,當即點頭答應。晚上的時候,丁玉娘做了一鍋面條,與老和尚共進了晚飯,然后這才各自回屋去睡。
到了半夜的時候,大雨終于停歇,老和尚尿急起夜,途經丁玉娘門口的時候,不由得心生邪念,從身上掏出一把短刀來,透過門縫將丁玉娘那屋的門閂撥開,然后躡手躡腳來到丁玉娘的床前。
原來,那和尚并非什么好人,他原本是個鐵匠,后來因為惹了官司,這才躲到寺廟中剃發當了和尚。但是進了寺廟之后他并不安分,經常騷擾女香客,方丈得知之后將他逐出山門。自那以后和尚便四處游走,靠著和尚的身份混吃混喝。
和尚見丁玉娘長得美貌,而且是一人在家,便動了邪念,準備趁夜將丁玉娘玷污。興許是丁玉娘白天太累的緣故,和尚進來的時候她并沒有發覺。和尚壯著膽子來到丁玉娘床邊,翻身上馬,一根老玉杵直搗黃龍。
丁玉娘被突然疼醒,這才看到和尚正騎在自己身上,不由得勃然大怒。和尚拿刀片抵住丁玉娘的脖子說道:“你休要聲張,倘若你敢呼喊的話,我當時便結果了你的性命。”說罷,和尚便開始賣力操弄起來。丁玉娘冷笑一聲說道:“你是第一百個,終于湊夠數了!”
和尚還沒明白什么意思,突然感覺后背傳來一陣劇痛,丁玉娘的兩手變成兩只利爪,將和尚的后背撕下兩大塊肉來。和尚再看丁玉娘時,嚇得是三魂盡丟,只見那床上躺著的并非什么美人,而是一只碩大的黑貓。
這黑貓非比尋常,乃是佛祖殿前的御貓,只因它有一次疏忽,讓老鼠偷喝了佛祖的燈油,佛祖一怒之下將它貶下界來,讓它抓夠一百個奸盜邪淫之徒抵罪,算上今天這個和尚正好是一百個。之前的那九十九個人早已被神貓剁成包子餡,賣出去了。
神貓咬死和尚,然后又將他剁成肉餡,天明之后重新變成丁玉娘的模樣,等賣完最后一籠包子,便羽化登仙,回歸天庭。人們在丁玉娘家的墻上發現了四句詩,寫道:“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早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人們這才知道世上果然有神仙,自那之后當地百姓行善成風,民風始正。
【鄭重聲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純屬文學創作,故事情節人物均為虛構,旨在豐富讀者業余生活,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