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刻舟求劍的故事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釋義】比喻拘泥固執,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出自《呂氏春秋 · 慎大覽 · 察今》。【例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對不同的問題思考對應的方法,不能刻舟求劍,不知道變通。【故事】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一天,他要乘船去拜訪一位老朋友,一大早他就換上新衣服,戴上最喜歡的帽子,一路哼著歌來到了江邊。和船夫談好價錢后便上了船。他坐在船上取出隨身佩戴的寶劍,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節拍,怡然自得。他越唱越高興,打節拍的寶劍也越揮越高,正在他陶醉其中的時候,突然一不小心,寶劍滑落進了江里。這時船已經劃到了江心,船夫勸他趕緊想辦法去撈寶劍,他卻不急不忙,從包袱里面拿出一把小刀,在船舷刻上了一個記號,嘴里還念念有詞地說:“我的寶劍是從這里掉下去的。”終于船到了岸邊,這個楚國人馬上讓船夫靠岸停船,順著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寶劍,他在江里打撈了半天,卻始終不見寶劍的影子。他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語說道:“我的寶劍明明是從這里掉下去的,我還刻了個記號,現在怎么找不到了呢?”船上的人聽他這么說,紛紛大笑說道:“我們的船一直在前行,而你的寶劍掉到水里是不會跟船一起移動的,現在船到了岸邊,你怎么還能找到寶劍呢?”【啟迪】原本刻個記號便于打撈寶劍是沒有什么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前行的船上,那豈不是等于沒有記號嗎?刻舟求劍的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愿望,不能教條主義,要根據現實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相關推薦==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
【寓言故事】掩耳盜鈴的故事和觀點解讀
成語版“地圖炮”:蜀犬吠日、粵犬吠雪、黔驢技窮、吳牛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