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歌手”游戲人間的勵志故事
2023年11月17日,鄭智化在社交平臺寫下61字,痛批娛樂圈亂象:
“這個年頭只要N大肯露就叫女神,上過綜藝節目就叫藝人,參加個歌唱比賽就叫歌手!那我今天釘釘子扎到手,是不是也可以自稱為耶穌?”
鄭智化在娛樂圈很特殊,他敢說,更敢做。
他別具一格的音樂,把叛逆、傷感、彷徨和抗爭,渲染成一條荊棘小路,然后孤身一人,在這條路上踽踽獨行。
一、童年
1961年11月14日,鄭智化出生于臺灣省臺北市。
兩歲的時候,一場高燒引發了小兒麻痹癥。
此后,他的骨頭開始變形,兩只腳像麻花一樣,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整個幼年階段,鄭智化不得不在床上度過。
他有時候會爬到父親的裁縫桌上,看著窗外的小孩嬉笑打鬧。
外面的那些小朋友,誰欺負誰,誰跟誰好,鄭智化一清二楚……
為了能像他們一樣站立行走、打鬧,鄭智化接受過異常痛苦的骨遷移,喝過難以下咽的中藥,嘗試過各種偏方……
病痛,磨煉了他堅韌的心智。
3歲到6歲之間,這是一段與醫生、藥物持續抗斗的日子。
7歲那年,鄭智化不再對“走路”抱有任何幻想。
不久后,來到馬偕醫院接受手術矯治,醫生在他的腿上切了16個傷口,挑斷腳筋,腿終于抻直了……
雙腿雖然看起來與正常人一模一樣,但是卻無法擁有半點力量,鄭智化只能依靠雙拐行走。
8歲時,他領到一張東圓國小一年八班的名牌。上學期間,鄭智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坐1望2,美術、書法、作文比賽每次都第一名。
他喜歡文學名著,最喜歡基督山伯爵。
不過,鄭智化很叛逆,也很不理解老師為什么要教這么簡單的東西。
有一天,他對父親說:“我不要上學了,老師會的我都會。”
父親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他的腿:“你花了四年時間,吃盡苦頭,好不容易從殘疾人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而如今你卻要反過來從正常人過上殘疾人的生活,這真是你想要的嗎……”
父親的一番話,打消了鄭智化輟學的念頭。
二、初戀
14歲上了國中之后,鄭智化迷上了存在主義,卡夫卡成了他一生中的偶像。
國中畢業,鄭智化并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愿報考醫學專業,而是來到了臺北工專,讀土木工程。
在這里,他遇到了一位叫阿媛的女孩。
鄭智化從小就喜歡文字,繪畫天賦也高,他的作品經常刊登在校內外刊物上。
因為約稿,逐漸地跟負責編輯的阿媛熟識、相戀。
兩個人聊對方的家事,一起寫字、畫畫、做飯,他還陪她過了十九歲的生日。
那段時光,鄭智化刻骨銘心。
他曾說過,要跟阿媛生一個全世界睫毛最長最漂亮的女孩兒。
可是,家境懸殊和身體不健全,遭到了阿媛父母極力反對,甚至是嘲笑。
鄭智化清晰記得那些冷言冷語,以及通過各種暗示,讓他知難而退……
分手那天,兩人喝醉了,他們第一次在酒店開了房間……
鄭智化后來說:“她像大海一樣,淹沒了我。”
分手后,他每天渾渾噩噩,絕望中一度想不開,想要輕生。
在此期間,鄭智化寫了一首叫《曇花》的詩。
他說,這是遺書。
后來這首詩被他譜曲作歌,每次演唱都會淚流滿面。
這首歌就是《別哭,我最愛的人》,光是聽歌詞,就有一種“杜鵑啼血”的悲鳴之感,里面包含了太多的辛酸、無奈、遺憾、疼愛……
別哭我最愛的人
今夜我如曇花綻放
在最美的一剎那凋落
你的淚也挽不回地枯萎
別哭 我最愛的人
可知我將不會再醒
在最美的夜空中眨眼
我的眸是最閃亮的星光
是否記得我驕傲地說
這世界我曾經來過……
三、鄭氏寫歌
鄭智化22歲那年從臺北工專畢業后,進入工程公司工作,因為不習慣上班打卡的生活,很快就辦理了離職。
接下來,他對廣告影片產生了興趣,幾經周折終于進入一家廣告公司。
鄭智化不懂五線譜,他第一次做廣告歌時,一邊哼著曲調,一邊是用錄音機錄音,然后把這種demo(小樣)送給詞曲人參考。
他以為自己做的不好,但沒想到對方一聽很滿意,從那以后,鄭智化創立了自己獨特的寫歌方法。
哼哼唱唱,錄完收錢。
鄭智化從來沒有想到:原來賺錢這么簡單!
有一天,“點將唱片”的老板桂鳴玉發現了鄭智化的與眾不同,并且邀請他到錄音棚試音。
來到錄音棚的鄭智化,徹底迷戀上了拿麥克風的感覺。
1984年6月20日,臺北縣土城市的海山煤礦發生意外。
由于臺車第7車和第8車的插哨沒有插好,造成臺車滑落,又因為撞擊到高壓電,引發的火花和彌漫在空氣中的煤粉接觸,瞬間引發爆炸。
該事故,造成74人遇難。
其中,大多數是少數民族阿美族人。
當時言論管制還沒完全開放,主流媒體上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報道。
鄭智化得知后,兩次拄著雙拐親臨礦場,還采訪了當地居民,并且搜集了很多關于礦難及礦工生活的資料。
主流媒體不敢報道,鄭智化不在乎。
為此,他特別大膽地寫了一首《老幺的故事》來記錄這次災難:
黑色的煤渣 白色的霧
阿爸在坑里不斷的挖 養活我們這一家
驕縱的老幺 倔強的我
命運是什么我不懂 都市才有我的夢……
通往坑口的那一條路 不是人生的唯一的方向
晨曦中模糊的腳步聲 已忘了最后的一次道別
誰說寵壞的孩子不哭 就在悲劇發生的那一瞬間
淚水吶喊喚不回 阿爸在淹沒的礦坑里面……
1988年,鄭智化把《老幺的故事》收錄進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專輯的名字就叫《老幺的故事》。
鄭智化雖然不懂五線譜,但他好像天生就是搞音樂的。
他的歌詞里,如同偶像卡夫卡一樣,始終對社會保持著批判與寫實。
鄭智化曾親眼目睹一個女人,為了讓自己的男人讀完大學做生意,甘愿做“應召女郎”。
為此,他寫了一首《墮落天使》,歌詞里將“應召女郎”細節深刻的描繪以及心理剖析,既有悲憫,又摻雜著憤恨。
四、水手
鄭智化的童年是不幸的,所以《水手》的歌詞里“母親的哭泣永遠難忘記”,是真實寫照。
當初,母親每天輾轉各個地方去尋醫問藥,白天求醫生,晚上回來躲在廚房里哭泣。
鄭智化雖然身體有殘疾,但歌詞里卻寫著“卷起褲管、光著腳丫踩在沙灘上”,由此可以看出,他并沒有因自己不能正常走路,而失去對生活的向往。
上學期間,比他大一屆的學長,經常欺負弱小和女生。
那天,學長用腳勾住鄭智化的拐杖,導致他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他抬頭一看,學長又高又壯……
鄭智化不敢作聲,掙扎著要爬起來,而學長狠狠地踢了他幾腳。
他把這段經歷寫入了《水手》,“總是一副弱不禁風,孬種的樣子”。
《水手》這首歌在二十年前,或許還沒什么,可如今看一下北上廣每年幾千萬人的涌進涌出,簡直就是“歌詞照進了現實”。
他們拖著疲憊在這些大城市中努力的生存,像機器一樣得不到休息,也不敢休息。
他們害怕,害怕車子、房子、結婚、生子……
而這時候,《水手》就像是一盞指路明燈,在深夜時無限循環,陪他們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只有經歷過磨難與嘲笑,才能明白鄭智化的歌詞在表達什么。
歌曲《水手》的出現,的確讓鄭智化名聲大噪。
不過,真正讓他火遍兩岸三地的,是在北京的一次演出。
五、一夜成名
1992年,鄧亞萍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拿下第一個奧運單打冠軍。
年僅14歲的伏明霞在跳水十米臺決賽中奪冠,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奧運冠軍。
這一年,是運動健兒們的豐收年。
為了歡迎他們在巴塞羅那取得傲人戰績,央視特意舉辦了一場歡迎晚會,并且邀請了兩岸三地的著名歌手,其中就有鄭智化。
晚會彩排期間,導演看著鄭智化經紀人交給他看的歌詞手稿連連搖頭:“這種煽動性的歌詞是要犯錯誤的。”
導演希望他可以換一首歌,但鄭智化說,彩排也不是正式演出,您應該在嘗試之后,再下結論。
就這樣,鄭智化帶著《水手》站在了舞臺中央。
任誰也不會想到,這個身材偏瘦、雙腿殘疾的年輕人,用鏗鏘有力的聲音,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水手》唱完之后,只剩下掌聲和感動的淚水。
8月15日,晚會正式播出,中央電視臺進行全程直播,數億人通過電視、廣播聽到了《水手》。
鄭智化一夜成名,而《水手》這首歌,也成為無數人心目中勵志的經典。
1992年12月,鄭智化推出了《星星點燈》。
這首歌是他在車里創作的,車窗外的點點星光是他創作的靈感。
六、游戲人間
《游戲人間》的誕生,讓聽眾領略到歌曲并非都是談情說愛,還可以針砭時事,抒發出內心的迷惑和困惑,直觀的表達現實情況。
世界太啰嗦 不分對或錯
像我這樣的老百姓
誰會在乎我
有錢的當老大
沒錢的難過活
就算是看不慣 我又能如何……
笑容太甜
淚水太咸
山盟海誓到了最后難免會變
煩惱太多 未來太遠
何不陪我一起放蕩游戲人間
提到鄭智化的歌曲,就不得不提《大國民》。
這首歌,作詞極其大膽,跟羅大佑《皇后大道東》一樣,都是在敏感邊緣游蕩。
只不過,《皇后大道東》聽起來像是秀才在“莫談G事”的牌子下面陰陽怪氣,而《大國民》則像是農民工蹲在路邊一身酒氣嘶吼著吐槽抱怨,里面沒有拐彎抹角,也沒有隱喻暗指,就是很直白、很直接的啪啪打臉。
等等等等……
美麗的謊言說過多少遍
說來說去從來沒實現
宣傳的口號說大家都有錢
貧富的差距假裝沒看見……
禮義廉恥沒有鈔票重要
一輩子辛苦連個房子都買不到
句句扎心,句句照進現實。
但是,由于太露骨,這首歌被下架了。
仔細想來,整個娛樂圈除了鄭智化,還真沒有人敢寫這種歌。
七、隱退
1996年,章子怡主演的電影《星星點燈》上映了。
該片由真實事件改編,講的是一位叫陳薇的女孩,她熱愛舞蹈,卻在即將畢業時患病截肢……
在失去雙腿的日子里,陳薇把鄭智化當作自己的偶像,她最喜歡的歌曲是《星星點燈》。
有一次,鄭智化在昆明舉辦演唱會,陳薇的父親前去索要簽名。
鄭智化得知陳薇的故事后,親自去她家中看望。
因為鄭智化的到來,陳薇獲得了外界關注,慢慢也成了名人,家人的事業也越來越順利。
但與此同時,陳薇也飽受媒體的爭議。
最后,因為無法承受社會輿論,選擇了自殺。
鄭智化對此悲痛不已,他認為如果不是自己去看望,就不會發生最后的悲劇,甚至他還因此痛恨自己的名人身份。
陳薇事件,讓鄭智化產生了遠離“名利圈”的想法。
之后,他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1999年,38歲的鄭智化和小自己7歲的設計師張鈺雅結婚。
張鈺雅曾經也是歌手,兩人相識多年,鄭智化《給開心女孩》中描繪的那個善良、快樂的女子的原型就是張鈺雅。
遠離娛樂圈的日子,他開發起了游戲,還撿起繪畫,舉辦了個人畫展。
三年后,鄭智化的女兒在幼兒園的父母欄里,填下了他的名字。
老師看見“鄭智化”三個字后,非常激動。
女兒回家后把老師的舉動告訴了鄭智化,這個時候他才跟女兒坦白了自己歌手的身份。
在女兒的鼓勵下,鄭智化決定重回歌壇。
八、復出
2005年5月,退出歌壇六年的鄭智化在北京簽約“斗室文化”,正式宣布復出。
12月18日,鄭智化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行了“鄭式影響”演唱會。
演唱會上,他談到了自己差點自殺創作的《別哭,我最愛的人》,也介紹了較少傳播的《淡水河邊的煙火》。
當他說出“沒有這首歌就沒有鄭智化時”,臺下歌迷齊聲吶喊“水手”。
鄭智化說:“這是今晚的最后一首歌,我想請大家都站起來跟我一起唱,好嗎?”
全場都起立拍手打著節拍“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水手》唱完了,鄭智化也一步一步的離開舞臺。
而臺下歌迷的呼喊聲和挽留聲,讓他再次回到舞臺。
“我智化何德何能受到大家的愛戴,我一直都不相信永遠,直到今天也是。但我知道好的音樂就算不能永恒至少可以久一點,不被人忘記。”
當他選擇《用我一輩子去忘記》來作為他的結束曲時,很多歌迷都哭出聲來。
這場“鄭式演唱會”雖然很成功,但鄭智化的復出道路并不是很順利。
因為當時周杰倫、林俊杰等人當道,超女們也火出了天際,屬于他的時代早已過去。
在2006年推出《飛鳥》、《我們之間》、《現在進行式》三首歌曲,一張《現在進行式》專輯后,便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2009年,鄭智化在北京舉辦“重回年輕時代”演唱會,再次告別歌壇。
九、現狀
2011年1月22日,鄭智化來到西安為某品牌汽車開業捧場。
當天,患有重感冒的鄭智化拄著拐杖在臺上連唱三首歌。
第一首歌是《星星點燈》,唱到中間他主動調動現場氣氛,但仍有些冷場。
第二首歌《你的生日》唱畢,臺下觀眾的掌聲也是稀稀拉拉。
直到第三首歌《水手》時,鄭智化似乎才找回自信,演出也更加賣力,隨節奏不斷舞動,現場才出現小高潮。
而主辦方請來的車模獸獸(翟凌)只是簡單地在臺上擺3個POSE,就輕松拿走15萬元出場費。
據媒體透露,鄭智化唱三首歌的出場費,僅有5萬元。
曾經紅透兩岸三地,如今夕陽西下……
當初那位逆風揚帆破千浪的“水手”,再也不見了。
人生就是如此,沒有誰能常青不衰,也沒有誰能一馬平川。
2023年,55歲的鄭智化跟某平臺合作《智在說》。
節目中,他與歌迷觀眾分享了曾經的故事,也吐露了現實狀況。
對于喜歡、支持他的人來說,不在意他發福的身材,他還是以前那個敢說、敢唱的鄭智化。
他的歌,還是犀利得像一把利劍,刺破社會的殘酷。
在華語樂壇的滾滾洪流中,鄭智化就像一位永不低頭的、獨行的俠客。
2023年5月,鄭智化發了這樣一條博文:
“幸運的人,用他的童年治愈他的一生;不幸的人,用他的一生治愈他的童年,我是后者。”
是得,上天給了他一個不完美的童年和殘缺的身體。
但他沒有妥協,而是選擇與不公的作斗爭,活出了滾燙的人生。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