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窮病難治
武昌有一人,叫吳均,字平夫。很小的時候,吳均的父親就去世了,后來,母親也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好在那時候,家里還有些錢,吳均娶了妻子。
吳均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讀書,他很聰明,也讀了很多書,因此肚子里有很多學問。他家里的書,足足有兩間屋子那么多。
因為有才,很多人都樂意和吳均打交道,向他學習。因此,吳均也靠著嘴皮子,掙了一些錢養家。不過,他掙的錢并不多,所以,即便是跟很多人打交道,他也難免餓肚子,妻子也跟著他受罪。
后來,因為在考試中,吳均用來許多冷門書籍里的偏僻知識,導致主考官閱卷人看不懂他的文章,于是他就因此被評了個不及格。
考試失利以后,很多人覺得他并沒有才華,于是不再和他來往。吳均頗為失意,還因此開始學會了抽煙。結果,又因為在書房抽煙,引燃了書籍,導致家里出現一場大火,所有東西都燒沒了,房子也倒塌了。
沒了家,吳均只能和妻子帶著僅有的破東西,搬到附近的破廟里住。
妻子本來就嫌棄吳均窮,現在更是不滿,天天不是嘮叨就是罵吳均。雖然她沒有離開,但由于天天罵,吳均也受不了。終于,吳均氣得病倒了,他不吃不喝,奄奄一息,就等死了。
恍惚之中,吳均看到父親拄著拐杖,進了屋里,對他說:“你陽壽還沒到頭呢,趕緊治一治病吧,還會好起來的。”
吳均哭著說:“兒子如此貧窮,一碗米都買不起,一頓飽飯都吃不上,哪里有錢去買藥呢?再說了,我如此貧窮,就算有續命的方子,又沒有擺脫貧窮的辦法,與其活下來受罪,不如現在就死了呢!”
父親一聽,皺了皺眉頭,說:“唉,窮這種病,確實無法醫治啊。不過,我知道財神府距離這里不遠,如果去求財神的話,或許可以幫到你。”
“財神府?在哪里,父親快告訴我!”
“是你不知道的地方,這樣吧,我帶你去吧。”說完后,吳父舉手揮一揮,吳均已經在戶外了,父親就在前面。
父親在前面走著,吳均在后面跟著,路很曲折,而且越走越窄。到后來,小路僅能容得下一人寬,兩人都不能并排走。
走到一處,路更窄了。兩邊的溪水潺潺,因為有風,所以水面蕩起波紋,看起來似乎是水面上刮起了風浪一樣。父親告訴吳均,這條路是名利途,只要到了名利途,就容易躲入到溪水中窒息,必須要小心。
又走了幾里路,來到一座山前,父親指著說::“山后面就是財神福地,你要翻過這座山,才能到那里。我年紀大了,不能再走了,也不能再爬上這么高的山了,你趕緊去吧。”
吳均告別父親,來到山腳下,他看到山上有一條小路,曲折坎坷,又窄又滑,十分危險。深呼吸一口氣,吳均開始爬山,這里灌木叢很深,大樹參天,遮天蔽日,雖然是白天,但在山路上走著,卻感覺很陰暗。
小路很滑,有時候吳均還得抓著兩邊的樹枝、藤條才能爬上去,路上偶爾能看到猛獸、飛鳥的足跡,吳均很擔心會有猛虎、毒蛇沖出來,一直提著心吊著膽。
不知道過了多久,吳均終于爬到了山頂,他俯視著山后,只見那里是遼闊的平原大地,上面坐落著許多殿宇,連成一大片,仿佛皇宮一樣華麗。看來,那里應該就是財神的府邸了,吳均多了希望,于是慢步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難,吳均費了很大力氣才下山,等他好不容易到了平原上時,他幾乎沒了力氣,只能坐在一棵大樹下面休息。
此時,迎面走來一人,騎著高頭大馬,看穿著很有錢,后面帶著幾人,也都騎著馬,穿著華麗的衣服,一行人看起來十分有氣勢。
等那人靠近后,吳均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好友陳僧照。可是,吳均明明記得,陳僧照已經去世了。
陳僧照也看到了吳均,下了馬,跟他聊了起來。陳僧照活著的時候,是個窮人,吳均帶著好奇,問他近況。
陳僧照說:“我家本來家徒四壁,還不如你家呢,這一點你是知道的。如今,我已經不再讀書考功名,做了財神身邊的小吏,負責文書,因此有了錢,才有今天的模樣。”
吳均一聽,大喜,說:“兄弟我此番前來,正是為了有求于財神,你既然是財神的文書小吏,能幫忙說幾句好聽的話嗎?”
陳僧照就問了吳均的情況,吳均把自己的苦難經歷說了。
陳僧照聽完后,嘆氣說:“你我其實差不多,平日里自以為是,覺得多學習多讀書,富有才華就是富,因此看不起塵世間那些追財、愛財、貪財之人,甚至瞧不起財神。可惜,到最后,我們還是要想錢財屈服,真可謂是斯文掃地啊!”
兩人正在嘆氣,只聽火炮聲震耳欲聾,陳僧照說:“財神府里有動靜,應該是財神爺要出門了,咱們快走。”
于是,陳僧照讓后面的人讓出一匹馬,給吳均騎著,兩人快馬加鞭,趕回財神府。
走不到半里路,只見百十名騎馬的侍從正過來,路上都被占滿了。陳僧照拉著吳均下馬,說:“昌黎公(唐代的韓愈)來了。”吳均搞不懂,問他昌黎公來這里做什么,陳僧照說是為了拜謁財神。
吳均好奇,在人從中偷偷抬頭看,果然看到文財神坐著轎子過去。后面有一位小官員,手里拿著書柬,上面寫著“晚生韓某”。看來,這位小官員正是韓愈。
韓愈在唐代極有名氣,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官至吏部侍郎,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沒想到,他此時跟在財神后面,自稱晚生,這著實震驚到了吳均。
吳均問道:“昌黎公怎么如此自卑啊?”
“一個人生前如果很窮,死后肯定想要富有,昌黎公就是這樣。所以,面對財神,他不得不這樣啊!”
等韓愈過去后,吳均和陳僧照繼續往前走,又走了幾里路,兩人進了一座門,看到這里宮殿成群,十分雄壯。眼前有一座座房子,上面還有匾額,最開始的是“豪右富”,是石崇、王愷為主;后面的是“勤儉富”,范蠡、巴寡婦清(戰國時期女強人,富豪,為秦始皇提供水銀等)為主。
吳均不太喜歡,覺得范蠡和巴寡婦清不是一類人。
陳僧照告訴他:“這里不是那么講究的地方,只要有錢,怎么都行。范蠡以前跟西施泛舟西湖,多么美好,可惜現在只能跟一個村婦同居,也著實難為他了。”
后面還有“鄙夫富”王戎、和嶠為主;“仁者富”,只有一間房子,里面也沒人。吳均問里面是誰,陳僧照就說,從來都是為富不仁,所以真正的仁者富沒有。
至于后面的“報善富”、“積德富”等,都已經封了,房子都坍塌了。看來,已經沒有真正的善人、積德之人能富有了。
西南角有一棟樓,看起來是新造的,還沒有匾額。陳僧照說:“這是新建的房子,還沒定下來誰為主,暫定好像是慶封,不知道財神爺到底什么意思。”
正說著,梆子聲響起來了,神明升殿了,門外幾十個人,模樣看起來很嚇人,都進來了。
吳均嚇了一跳,陳僧照安撫了他,說:“這些都是死后,要去投胎的鬼,他們要來支取一些錢財。”
果然,那些鬼進去后,很快就出來了,他們都背著一些錢財,看起來很高興,嘰嘰喳喳,蜂擁而去。
這時候,兩人開始進去,然后吳均跟著陳僧照做,施禮參拜。
財神爺看起來很溫和,問道:“你有什么訴求?”陳僧照代為說明了。財神爺又問吳均,平生做過哪些事,怎么會如此清貧。吳均想了想,說自己只讀書。
“那么,你讀了《致富奇書》否?”
吳均有些不屑,于是不回答。
財神笑了笑,說:“你覺得我這么問,沒有道理,不值得你回答,是不是?呵呵,你們這些讀書人,在寒窗之下苦讀,覺得讀書最清高,看不起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以為這樣是最好的人生。可是,你看看,顏回一簞食一瓢飲,是不是很窮苦,他讀書能讓肚子不餓嗎?原思(孔子的弟子)窮得只有一個破被子,他能靠讀書驅走寒冷嗎?如果不想要錢,只想讀書,那么你可以繼續試試你的法子,看能不能致富。再說了,你們這些書生,讀書為了什么?最后不也是追求地位和錢財嗎?做了官一樣圖財。”
吳均心中更加不屑了,想到:“呸,俺們讀書人也有好樣的,不為名利不為財,一心要報君王恩,上可以為帝王分憂,下可以為黎民請命,你懂什么?讀書人,很多還是有文人骨氣,有文人氣節的!”
陳僧照了解朋友,他擔心吳均不服氣,趕緊說:“財神爺,您說得太對了,希望您略施雨露,潤一潤他這個干枯的魚兒吧。”
財神爺說:“我有的是錢,給錢是小事。只是,他眉宇間還有一股清秀之氣,不是富人之相。要去掉這股氣,才可以。”
陳僧照知道,招了招手,旁邊的人端來一盆開水,然后他按住吳均的腦袋,放在水面上摩擦。吳均疼痛,大喊大叫。
“要想富貴,就得換一張臉面,就得吃一些苦。”
很快,吳均洗掉了清秀之氣,財神爺一看,很高興,說:“好,這下可以了。不過,他額頭下面怎么有黑氣呢?也要除掉啊!”
陳僧照說:“這是心中所出現的氣,估計除不掉。他的心,應該是已經黑了。”
“既然是黑心,怎么會沒有錢呢?人間那些人,一旦黑了心,就會冒險求財,就會放棄原則和底線,甚至放棄人倫,他既然黑心,怎么會沒錢?”
“他的心黑,應該是平日里的墨水所染,不是真正的黑心。世間有很多富人,心并不是都黑,因為他們胸無點墨,既然沒有墨水,自然不能都黑了。所以,這和讀書有關,和善惡無關。他的心雖然黑,但不是壞透了的黑,所以得換心。”
財神爺又說:“也罷,虺蜴之心毒惡,虎狼之心貪狠,都可以用。”
吳均一聽,很害怕,求饒不想換心。財神爺一聽,大怒,讓人把吳均拉出去,陳僧照也埋怨他,跟財神爺賠禮道歉后,出去了。
吳均只覺得被人扔了出去,醒來后,發現自己在家里。這時候,他才明白,自己前面餓暈倒了,因為瀕臨死亡,所以元神出竅。
醒來后,吳均眉宇間的清秀之氣也沒有了。那些看相的人都說,吳均應該能發財,氣質不一樣了。
吳均后來刻苦讀書,靠著朋友的幫助,他一舉考中進士,做了縣令。有好幾次,他都可以趁機接受賄賂,或者侵吞錢庫的錢,來發財致富。但是,他沒有這么做,他一輩子窮困潦倒,許多人看不起他。
但是,他實實在在為當地老百姓辦了好事,他死后,數萬百姓送葬,許多人自制木牌,上面寫著“青天大老爺”“天下第一清官”“真正父母官”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