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相信勵志故事的小伙伴,這個真人真事會讓你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知哪位名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感覺自己活得很苦、很不幸,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那個人的時候,看看比自己活得更差,活得更艱苦的人,你的心中就會充滿歡樂和幸福。當時的自己還不太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好幾年我都對這句話沒有深刻的認識,直到今年7月份的某一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作為一個兩孩媽媽,身兼家庭重擔的我要擠出時間去經營自己的新媒體寫作。 每天都忙得腳打后腦勺,感覺自己著實的不易。直到今年7月份的某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了斯蒂芬妮.蘭德的這本《女傭的故事》,獨霸此書,我深感自己簡直是太幸福了。
中文版《女傭的故事》《女傭的故事》作者斯蒂芬妮.蘭德出生于美國一個普普通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在不具備任何優越條件的情況下意外懷孕。蘭德 經過了一系列思想斗爭之后決定生下孩子,成為一位單親媽媽。在她本人不服輸、不屈不撓的勤奮斗爭之下,她帶著五歲的孩子終于如愿以償的進入了蒙大拿大學學習。
過后,她將自己六年來徘徊在崩潰的邊緣,艱難地養育女兒的心路歷程和對遭遇“金融危機”美國社會的觀察寫成一本回憶錄——《女傭的故事——我只想讓女兒有個家》(以下簡稱《女傭的故事》)。
不過,剛開始我對這本“雞湯味濃郁”的書有點持懷疑態度,拿到書時我心想:不會又是一本只會糊弄三四線城市的中年婦女的一本身心靈修養的書吧!然而事實卻讓我吃驚不已。
《女傭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一個勵志向上的故事。這是一部回憶錄,講述了28歲的斯蒂芬妮.蘭德在社會底層掙扎與奮斗的故事。斯蒂芬妮作為一名低收入者,意外懷孕后不僅陷入貧困,更悲催的是連家人都不幫她,但她依舊努力向上,并實現夢想的故事。關乎女性獨立家庭暴力,也關乎當代美國的住房醫療,就業教育,社會福利制度等各個方面。
美版的《女傭的故事》《女傭的故事》面世后,受到美國各大主流媒體的矚目,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和2023年百本值得關注的圖書、《華盛頓時報》2023年50部杰出非虛構作品等等。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把它列入夏季書單,并且這本書被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奈飛購買了影視權。也就是說,斯蒂芬妮.蘭德的故事將被搬上大銀幕,被不計其數的人所知曉。
【一】一步錯,步步錯。
中國有句老話叫“屋漏偏逢連夜雨”,放在斯蒂芬妮.蘭德身上正好適合。沒有考入心儀大學的斯蒂芬尼.蘭德本應該好好學習,然后再次沖擊心儀的大學,可她偏偏在這個本應該努力學習的時候去打工?!這是她犯的第一個錯誤。
在咖啡館打也沒遇見好人,由于在原生家庭中極度缺乏愛與保護,斯蒂芬妮和認識沒多久的男友杰米就有了孩子。這是她犯的第二個錯誤,這使自己的境遇雪上加霜,導致自己無家可歸。
斯蒂芬妮.蘭德更要命的還在后面,斯蒂芬妮在不具備任何物質條件的情況下,僅憑一腔熱血腦子一根筋地決定生下女兒米婭,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底層貧困單身母親。 而女兒米婭是在貧困中度過自己的童年的:脆薄餅加巧克力醬就是晚餐,冬天的暖氣也是能省則省。
女兒米婭僅僅擁有一個可愛的小娃娃玩具,還由于自己的疏忽不幸飛出了車窗外。在斯蒂芬妮停車回去找娃娃的時候,米婭差點被疾馳而來的汽車追尾撞成重傷。都說童年經歷關乎自己的一生,我很難想象出,米婭在長大成人之后,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回憶起這段“痛并快樂著”的童年時光呢?
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幫助、沒有人愛的日子真是很苦,尤其這種苦是壓在一個年輕的女性身上。在逃離了杰米暴力相向的日子之后,本以為迎來真愛的斯蒂芬妮卻再次痛苦的發現。新認識沒多久的男友特拉維斯對自己的感情根本就不是愛。哪怕自己對農場所付出的努力再多,也絲毫得不到他的承認。自私自利、麻木不仁成為了這個叫特拉維斯的窮男人的真實寫照。
走投無路的女人無奈之下,斯蒂芬妮只能和米婭搬出農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為女兒和自己爭得一片自主的天空。 然而他只是一個連大學都沒有畢業的人,能找到什么體面像樣的工作呢?但什么也沒有活著來得重要,什么也沒有女兒的健康成長重要。憑借自己對女兒無限的愛,斯蒂芬妮終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清潔女傭。
【二】女傭的日子,痛并快樂著!
做一名清潔女傭實在是無奈之舉,斯蒂芬妮稱此為世界上最后的一份工作。每天,斯蒂芬妮輾轉于五、六戶人家,為屋子做整體的清掃,當然也包括淋浴間和馬桶。然而這些潮濕而骯臟的角落,是我們這些作為房屋的主人都不愿意去面對的。可憐的斯蒂芬妮,她每天都要面對這種地方。
淋浴間的角落和縫隙里生出了粉色的霉菌滴下來的清潔劑,在我腳邊會成一條小溪,棕色和黑色的。臟物與霉菌躺了出來,我本想一點一點來,但很快就后悔了……我從里面出來,進去好幾次,逃進昏暗的主臥里,呼吸新鮮空氣。想到自己要用雙手去擦洗一只見滿屎尿的馬桶,卻只能掙到比最低薪資標準多一點點的錢,我氣急了。
可憐的斯蒂芬妮,居然要靠著這種方式來呼吸。做著世界上最臟最累的活,卻只能得到這么一點點的酬勞。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生活,如此的艱難困苦,這些都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我想這種糟糕至極的境遇,很難不對斯蒂芬妮的精神產生極大的傷害。焦躁而壓抑的情緒時不常的襲擊她,而她無處可逃只能面對,哪怕那時候她的心依舊很堅強。
清潔女工由于這五年來一直在貧困線上徘徊而掙扎著,斯蒂芬尼無法接受專業的精神治療。即便如此,她也沒就此沉淪、一蹶不振,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對抗負面情緒。當焦慮情緒來臨的時候,她借助“禱詞療法”來熬過艱難的時刻。
陽光總在風雨后,靠著自己的勤奮努力以及對工作的熱忱。斯蒂芬尼不僅得到了老老板的肯定,和一些客戶也成為了朋友。這些客戶被她勤奮而積極向上的精神所打動,在得到工資之余,客戶還額外饋贈了一些價值不菲的禮物給斯蒂芬妮,這讓她頗為感動。
為了不讓自己再度陷入貧困的邊緣,斯蒂芬妮曾在網上發布廣告接私活,她說自己作為一名專職清潔工,雖然一周工作25個小時,但依然沒有足夠的錢支付賬單。這個廣告讓她接到了幾個私活,其中有位叫莎倫的,在蘭德預估打掃時間之后,給了她100元的現金,遠超過她以前干私活的報酬。這些善良而溫暖的客戶給予了斯蒂芬妮溫暖,讓她不至于陷入絕境,所以她一直對生活充滿著希望。
對生活充滿希望但俗話說的好:救急救不了窮。在大部分時候,斯蒂芬妮仍然在貧困的邊緣,在一次米婭耳朵發病疼痛難以忍受而不得不去就醫,醫生直言不諱的告訴她“你必須做得更好”的時候,斯蒂芬妮都快崩潰了,她真想告訴那個醫生:為了過上現如今的日子,她已經拼盡了全力。 可是現在眼前的這個人告訴她你必須做得更好,她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去做了,她只感到欲哭無淚。
我可以為米亞守候,可是我也需要有人牽著我的手為我守候,即便是母親也渴望得到母親的愛護。米婭很少見我哭,哭泣意味著承認失敗,那種感覺就像肉體與神志宕機了,我盡可能去規避這種感覺。
當斯蒂芬妮處于崩潰的邊緣時,保護她給她溫暖和希望的,居然是她曾經無法忍受的清潔工作的雇主之一。在那座房子里,斯蒂芬妮感受到了許久未曾擁有過的、那種被擁抱的感覺。它悄無聲息的保護著她、安撫著她、安慰著她。霎那間,斯蒂芬妮仿佛意識到了什么,仿佛被電擊了一般:她發誓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學習、拿下學位,為米婭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三】努力學習,路在腳下。
工作依舊很苦很累,但這個時候狀況已經好了許多許多。斯蒂芬尼已經擁有了一些固定的、信譽良好的客戶了。為了完成課程、修滿學分,順利的拿到學位,也為了多抽出時間陪陪米婭,斯蒂芬尼調整了工作時間,在無數個黑夜,她只能猛灌咖啡來抑制饑餓。
努力學習我感覺自己再也爬不出這個無底洞了,唯一真實的指望就是去上學。接受教育,將會為我帶來一些自由。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一句空談,高中畢業和大學畢業的學生在工作五年之后,薪資待遇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選擇工作的余地也會大出不少,而不是做這種被自己的糟糕境遇逼不得已而從事的工作。
每當讀到斯蒂芬妮深夜學習的那些話時,我總有種不知名的敬佩,然后就是慚愧。斯蒂芬妮每天工作量這么大,還擠出時間來讀書學習, 再把米婭安頓好之后,來到廚房點亮自己的那盞小燈去學習。除了完成那些數不清的課程作業, 還要為論文而奮斗,只為拿到學位有朝一日實現自己讀大學的夢想。而我天天的家務繁忙的程度,又怎能與他相比呢?而我,又怎能好意思再說自己辛苦呢?
成為一名作家是斯蒂芬妮終身夢想,在工作之余,她放棄了社交(因為真的沒有什么好交往的)把時間通通花在了工作和讀書寫論文、應付考試上面。皇天不負苦心人中,她被米蘇拉大學所錄取。五年的含辛茹苦真是一言難盡,在經歷了這一切困苦不堪與崩潰的邊緣之后,斯蒂芬尼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終于迎來幸福的斯蒂芬妮帶著米婭一起來到了蒙大拿州,終于來到了心儀已久的大學,斯蒂芬妮苦盡甘來,此時此刻的她心中堅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由于她申請到了最高獎學金,她不至于為學費過于發愁,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把自己這五年來的經歷告訴大家。自助者天助也,斯蒂芬妮.蘭德的這本《女傭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自己,總有撥開明月見青天的那一刻。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