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文300字 西安作文800字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西安作文300字 西安作文800字篇一
我們于17日夜晚10時乘坐大巴車出發(fā),出河北,跨河南、進陜西,于次日8時到達西安。兩天時間,我們先后游覽了園藝世博會、大雁塔、西安古城墻、華清池、秦陵地宮和秦始皇兵馬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大雁塔、古城墻、華清池和兵馬俑。
大雁塔建于唐代,又名大慈恩寺塔,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座因寺而建的塔,是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和經(jīng)典而修建的。玄奘就是唐僧,由此我想起了我最喜歡的小說——《西游記》,里面有勇敢機智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許多妖魔鬼怪。
西安古城墻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城堡,規(guī)模宏大,設(shè)計科學,設(shè)施完備,可攻可守。在這里我還知道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成語的由來。原來是為防止敵人火攻城門,在大門上方建有一個大水池。平時里面盛滿水養(yǎng)魚,緊急時刻放水滅火,水池里沒水了,魚也就死了。
華清池位于西安市臨潼區(qū)北麓,建設(shè)于古代華清宮遺址之上,集中反映了古代帝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奢侈腐化生活。華清池還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的發(fā)生地,在這里,愛國將領(lǐng)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要求其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從此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聯(lián)合抗日,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距今有兩千多年歷史。秦始皇兵馬俑是在1974年3月,附近村民抗旱打井時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已挖掘出1號、2號坑,由于現(xiàn)有保護技術(shù)還不夠先進,3號和4號坑不敢挖掘。
有句話是“五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五千年中國看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見證了中國五千年興衰,承載了中華民族最厚重的歷史。我們兩天三夜的旅游行程,秋雨綿綿,一刻未停,難道那或急如萬馬奔騰,或緩如輕歌曼舞的秋雨就是中國五千年沉重的歷史節(jié)拍幻化而來,展現(xiàn)到我們面前,警示我們不忘歷史、奮發(fā)圖強的嗎?
游覽歸來,秋雨頓停,和風麗日,萬里無云。
西安作文300字 西安作文800字篇二
今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同學們坐車去南郊公園,一路上歡聲笑語地來到了期待已久的南郊公園。
一進大門,一眼就看到了那嫩嫩的青草地,四周綠樹成蔭,到處鳥語花香。
坐龍船的時候,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上了龍船。龍船開動的時候,我們抓緊急會議扶手,進入了緊張時刻,龍船快跑完一圈的時候,我們一起尖叫,嘿!真嚇人。
接下來,我們登上來飛機,我象勇敢的小小飛行員,駕著戰(zhàn)斗機,在藍天下盤旋。
來到趣樂園,我們就美美地野餐了一頓。來到滑草場附近看動物,我扯草喂山羊,逗老虎,耍獅子。
最有趣的還是科普樂園,這里的人體旅行吸引了我。從胖娃娃的嘴巴走進去,經(jīng)過咽喉,來到了消化食物的胃,然后遙遙晃晃地走過起伏不平、彎彎曲曲的腸子,最后走了出來。天啦!怎么變成“巴巴”出來了。
腳底早就開始酸酸痛痛的,大家把背包里的食物吃得空空的,減輕了負擔,但感覺還是挺累的。回望那美麗的、讓人流連忘返的南郊公園,帶著喜悅和收獲,依依不舍地回校了。
西安作文300字 西安作文800字篇三
在當天晚上的時候,我們來到了西安一個比較有名的小吃街——回民小吃街。
我們看見這條街的餐館都在路兩旁,中間只有一條能容下一輛小汽車的馬路。當我們走入小吃街時,一股接著一股的香味撲鼻而來,有烤羊肉、烤牛肉、餃子、涼粉、酸梅湯等等五花八門、稀奇古怪讓,正是讓人難以不被它們的香氣所迷倒!
我們說了這么久了,聞也聞夠了,現(xiàn)在該到吃的時候啦!于是我們找到一家是自己動手烤食物的店,我們點了比較有特色的羊肉、牛肉等等
在烤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街邊有一塊牌子上面記錄著回民小吃街:醇香誘人的羊肉泡饃,皮嫩汁濃的灌湯包子,透油發(fā)亮的黃桂柿子餅,可口香甜的八寶稀飯,提起這些享譽全國的西北小吃,別說外地朋友聽了要慕名而來,就是本地人也一定饞得想流口水呢!回民飲食業(yè)中其中首屈一指的是西大街的大麥市,那里的小吃品種繁多,口味地道。信步走去,馬家臘牛肉、灌湯包子、羊肉泡、令人目不暇接口味大開。大飽口福之后,還可體味西北重鎮(zhèn)伊斯蘭濃郁的風土人情,定讓您滿心歡喜。飲食特色:無論您是否西安人,您一定聽說過西安回民小吃的大名。回民飲食講究衛(wèi)生,選料嚴格,技藝精湛祖輩相傳,待客殷勤熱情周到,主要經(jīng)營牛羊肉、糕點、甜食和面點小吃。牛羊肉有臘牛羊肉、牛羊肉泡饃、涮羊肉、水盆羊肉等;面點小吃有肉餅、鹵汁涼粉、灌湯包子、糊辣湯、油茶、鍋貼等;甜食有黃桂柿子餅、江米豆沙涼糕、蜂蜜涼糕等幾十種。許多西安市民常常舉家專程到這里一飽口福。我吃完后和小雅姐就一起去了解西安有名的`羊肉泡饃,后來知道了它的來歷:羊肉泡饃”,即牛肉和羊肉一塊熬湯來泡饃,
這里的牛羊肉泡饃以陜西本地牛羊及其骨架、精鹽、花椒、八角、草果、桂皮、良姜、蒜苗等為調(diào)料,分骨肉處理、煮肉、撈肉、掰饃、煮饃五道工序。一碗好的泡饃,首先須先有一鍋煮制成的好湯,好湯的制法當然是商業(yè)秘密。而煮肉工藝也特別講究,先要將牛羊肉反復漂洗,浸泡約5小時,切成約5斤重的大塊,再把牛羊肉入鍋,下舊調(diào)料袋提味兒,大火煮約4小時,肉塊入鍋,換新調(diào)料袋,加蓋壓實,旺火燒開后煮2至3小時改用文火燉約6小時,待湯濃肉爛,出鍋上板備用。
其實羊肉泡的傳統(tǒng)煮法有四種: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
所謂“單走”,饃與湯分端上桌,把饃(餅)掰到湯中吃,食后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味”。我以為正宗的羊肉泡是煮出來的煮饃,這樣食法還不如品嘗另一種西安小吃:水盆羊肉。“干拔”有人稱“干泡”的,煮好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另一種叫“口湯”,泡饃吃完以后,就剩一口湯。“水圍城”顧名思義,寬湯,像大水圍城。您掰完饃,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伙計便會明白,這是“干拔”。吃“口湯”和“水圍城”不用拿筷子表示,因為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tǒng)一的,原則是湯寬饃塊大,反之則小,有經(jīng)驗的廚師看到你掰饃大小就知道要加多少湯了。
泡饃的掰法講究。泡饃是特制的,稱饦饦饃,一個二兩。據(jù)說是九份死面,一份發(fā)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發(fā)面,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會說掰出的饃要像蜜蜂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如上所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tǒng)一的,干拔、口湯、水圍城,饃的大小依次如黃豆、花生、蠶豆即可。
饃掰好之后,就請伙計呈給掌勺大廚,加羊肉湯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絲、蔥花、蒜苗、香菜,高級一點的(西安都稱之為“優(yōu)質(zhì)的”)還有木耳、黃花菜和香干等即可端上來吃了。這樣一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動。還應(yīng)注意的是:端上來的泡饃應(yīng)是泡饃墊底,粉絲覆成網(wǎng)形,佐以蔥花、香菜、牛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面。如若不然,您完全可以調(diào)侃一下老板請的師傅是不是叫南郭。
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zhí)筷,泡饃上桌后,把辣子醬鋪在上面,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一老吃家說這樣鮮熱之氣跑不散,但我尋思攪動過甚,泡饃不成其為泡饃,羊肉湯變成面糊糊才是最可怕的。糖蒜用否,個人自愿。餐后飲用一小碗原汁烹制而成的高湯,以為清口。
西安最負盛名的兩家泡饃館是老孫家泡饃館(西安東大街364號)和同盛祥泡饃館(西安鐘鼓樓廣場)。已故國畫大師黃胄到“同盛祥”吃泡饃后非常高興,自己提出要寫幅字留念,遂提筆寫下“天下第一碗”,后來劉華清同志到老孫家品完泡饃后,也興致勃勃地精心書寫了“天下第一碗”。這就有了西安城里關(guān)于牛羊肉泡饃兩個“天下第一碗”的故事。但誰若是鉆牛角尖非要把老孫家和同盛祥的泡饃分出個伯仲來,那就太小家子氣了。其實,對于中外食客來說,這“第一碗”的故事,倒正成了去這兩家品嘗正宗牛羊肉泡饃時最為有趣的話引了。
了解完了,正在往回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街邊有一家店的名字其中有兩個字我們不知道這家店的名字叫“biǎngbiǎng面”(由于biǎng這個字在電腦上無法打出來,不過我可以給大家一個口訣,你們自己寫寫看:“一點撩上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掛麻談糖,推個車車逛咸陽。”這是版本一“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中間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長我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一個小勾掛麻糖座個車子回咸陽”這是版本二),后來我們對它更加有興趣了,所以我們又去了解biǎngbiǎng面去了:關(guān)中流傳:門簾掛個席片子,屋里吃著biangbiang子,可見關(guān)中富饒的象征,愛吃不愛穿,biangbiang面放油潑辣子最香,從古到今,面館到家庭餐桌均放四個小吃碗(鹽、醬、醋、醬)。
辣子又稱秦椒,方言話:大炮、二炮、線線辣子;大辣子、狗qiu辣子、尖辣子。
辣子吃法多樣:生吃整個辣子、涼拌尖辣子、炒虎皮辣子、炒青辣子;辣子醬、辣子油、泡辣子;干調(diào)辣面、醋、醬、漿水合辣子,最好的油潑辣子。“面條像褲帶”,“辣子是主菜”是關(guān)中十大怪其中一怪,三言兩語將陜西關(guān)中人愛吃面習慣飲食展現(xiàn)出來,當?shù)厝硕艘淮笸隻iangbiang面、有一句俗語:“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讒得愛吃面的人流口水。最古老的一種是搟厚切寬像褲帶,爽口耐饑撩的太。辣面拌鹽熱油潑,調(diào)面夾饃把面下。
制作一碗好的biang-biang面揉面是關(guān)鍵,只有經(jīng)過廚師反復地揉制,一根平常地面條才能煥發(fā)出如此的活力。
biang-biang面講究的是“一根不斷,一碗三根”,配上幾片湛清碧綠的油菜葉子,盛在碗里,配上精心制作的澆頭,灑上鮮紅的辣椒面,一勺滾油潑上去,刺啦啦的,香氣沖出來,面條爽滑柔韌,勁道十足。
這里的小吃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我覺得人間美味也不過如此。在這里的一日三餐,都是陜西關(guān)中人吃面的黃金時間,甭管是賣面的大聲吆喝,還是食客的暢快淋漓,只有在關(guān)中地區(qū)你才會發(fā)現(xiàn),吃面是這樣一種美的享受。
我們今天晚上的收獲可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