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配平氧化還原反應 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配平優秀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方程式配平氧化還原反應 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配平篇一
首先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找到同一種原子所在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口算出這兩個數字的最小公倍數。
技巧:該原子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分別只存在于一種物質中。
如:“磷”和“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反應物“氧氣”中的氧原子個數為2,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中的氧原子個數為5,算出2和5的最小公倍數為10。然后分別調整“氧氣”和“五氧化二磷”的系數,使等號兩邊氧原子個數相等。
再根據“五氧化二磷”配出的系數調整“磷”的系數,使磷原子守恒。最后注明反應條件(標明箭號),將短線改為等線。
配平化學方程式時,將方程式中含原子種類和數目最多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規定為“1”或“a”,以該化學式中各原子的數目為準,將化學方程式中各種原子的原子數配平。例如:配平化學方程式:c4h10 + o2 co2 + h2o
該化學方程式左邊“c4h10”中原子數最多,將它前的化學計量數規定為1。左邊碳、氫原子數分別為4、10,則給右邊“co2”和“h2o”前分別配4和5;c4h10 + o2 4co2 + 5h2o右邊氧原子總數為13,給左邊“o2”前配化學計量數13÷2=13/2c4h10 +13/2 o2 4co2 + 5h2o給各化學計量數都乘以2,將各化學計量數化學整數,使方程式配平2c4h10 +13o2 8co2 + 10h2o若將“c4h10”前的計量數定為a,該化學方程式先配為:ac4h10 + 13a/2o2 4a co2 + 5ah2o給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的計量數都乘以2/a,使各化學計量數化簡,即得2c4h10 +13o2 8co2 + 10h2o。
這種方法適用于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并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后配單質o2為5,寫明條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于單質fe,o來自于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fe3o4+4h2↑
(1)選擇化學方程式兩邊原子數目最大或原子數目差值最大的原子先進行配平;
(2)配平時先從含原子種類和數目最多的化學式入手;
(3)若化學方程式中有單質,含單質元素的原子放在最后一步配平;
(4)化學方程式配平后,各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必須化為最簡整數比;
(5)化學方程式配平后要認真檢查。
化學方程式配平氧化還原反應 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配平篇二
s+o2===so2 s+h2so4(濃)===3so2+2h2o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s+4hno(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寫成p2o5) 2p+3x2===2px3(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濃)===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氣)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純)+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剛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f2+h2===2hf f2+xe(過量)===xef2 2f2(過量)+xe===xef4
nf2+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屬) 2f2+2h2o===4hf+o2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f2+cl2(等體積)===2clf
3f2(過量)+cl2===2clf3 7f2(過量)+i2===2if7
cl2+h2===2hcl 3cl2+2p===2pcl3 cl2+pcl3===pcl5
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 cl2+2fecl2===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2nai===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na2s===2nacl+s
cl2+h2s===2h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h2o2===2hcl+o2
2o2+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4+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