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土家族風俗作文400字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土家族風俗作文400字篇一
我們土家族心靈手巧,媽媽、嬸嬸她們能繡各種各樣的繡花鞋墊,叔叔們能用柳條、竹編編一些背簍、笸籮、撮箕等等。我們大家合作還做了一件西南卡普呢!
我們土家族的特色小吃有又香又可口的扣肉、臘肉、渣廣椒、合渣等等。
土家族百姓喜歡住木房、瓦房、土房。
土家族有一年一度的“女兒會”,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認識,自由結交的盛會,大家喜歡跳擺手舞。
土家族還有一個風俗:哭嫁,哭嫁就有陪十姊妹、十弟兄。有女兒出嫁時,常有陪十姊妹的節目。用幾張大桌子拼成一長條,桌上擺有瓜子、花生、糖果等東西。旁邊坐著男女老少,正上席坐著新娘,邊唱歌邊吃東西。陪十弟兄也是這樣??藜蘧褪菋寢屔岵坏门畠鹤?,女兒哭舍不得媽媽的意思。
雖然我們土家族人口比較少,但是我們土家族最大的民俗習慣就是熱情好客。
土家族風俗作文400字篇二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及風俗。
身為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與風俗。
土家族自稱華茲卡,歷史上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為古代巴人后裔。
土家族人民熱愛藝術的魔力,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的力量。村里過喜事,都要請村里的藝術團唱歌跳舞。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肉蓮花等歌舞,并特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樂器伴奏。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結束。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們,旁觀者與長者也要起吃宵夜。整個寨子沉浸在那高聲激昂的歌聲與人們大笑聲和震耳欲聾的掌聲中。
土家族食品雖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卻有著香濃、地道的味道。土家族以大米、包谷為主食,以小麥、紅薯、土豆為副食,飲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茶文化、酒文化異彩紛呈,飲食器具和烹飪器具中鐵器具具有鐵銹的味道而不影響主菜的味道;木器具有木香的味道,吃著有一種大自然的美味;竹器煮的竹筒飯,甚是好吃干燥、香濃的米飯吸收竹子的味道特香。烹飪的方法靈活多樣有煎的、煮的、熬的、蒸的、炒的,生活在土家族這個寨子里簡直像到了美食倉庫里任你吃任你選。
土家族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種類很多。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包括土家織錦、挑花刺繡。制陶、印染、雕刻。編織等各種門類。在土家寨里可以欣賞到各種工藝品時常讓人流連忘返。它們既為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創造,又為其所享用。從而深深植根于土家族風俗習貫之中,默默地與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現自己著為土家族人的審美觀和藝術魅力。
土家族風俗作文400字篇三
小時候,我們家每次過年都會去鄉下我外婆那兒。外婆是土家族,于是漢族的我過的.卻是土家族的年。
臘月中旬,外婆便會同媽媽一起去集市買殺好了的年豬,回來做“刨湯”吃。“刨湯”就是用年豬肉做的一桌豐盛的菜,一家人圍成一桌,有時還請周圍的鄉親。男人們坐到一堆,為喝酒的事情“吵架”,不醉不歸;女人們則慌著給自己的孩子夾菜;孩子們一個個都吃得滿臉紅彤彤的,嘴邊偶爾還會粘有一兩顆飯粒,引人發笑。
臘月下旬就該吃糍粑了。這是小孩子們很喜歡的食物。大人們把糍粑一個個堆放在火爐旁邊,呈圓形??具^一會兒后,原來硬梆梆的糍粑變成軟綿綿、脹鼓鼓的了。孩子們顧不上去洗那雙臟兮兮的小手,爭先恐后地將手伸向火爐旁,用胖乎乎的小手用力扯開,然后把撕成兩半的糍粑往裝滿糖的大碗里蘸一下,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
土家人有一個習俗,就是要提前一天過年,土家人叫做過“趕年”。為什么過“趕年”呢,聽大人說,土家人的先輩為了躲避戰亂,還有的說是為抗擊外來侵略,提前吃年飯以迎戰,于是就提前到陰歷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過年,直到現在土家族還保留著這個習俗。過“趕年”時,外婆會早早地做好一盤盤與臘肉、豆腐和蘿卜有關的菜擺在桌上,等著我們回家團年。
到了大年三十夜,一家老少圍坐在火爐旁邊吃邊聊,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些坐不住的小孩子就跑出去,找一塊空地燃放爆竹。
初一到初五在吃每頓飯前,都要把碗筷放好,并往酒杯里倒上酒,舉行“叫亡人”儀式,那是為了祭祀先人,不忘祖宗的恩德?!敖型鋈恕蓖ǔJ亲尞敿业耐磔呏鞒郑『⒆觽儾荒苷驹谂赃?,也不能讓人堵住路,應退讓在一旁給亡人“讓道”。這體現出土家族人民善良、有愛心、繼承先輩優良傳統的良好品質。
土家人過年是美好的、快樂的。
土家族風俗作文400字篇四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敝袊拿朗硺O為豐富,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的食品都各有特色。
我的老家在永順縣列夕鄉昔車村,是一個典型的土家族村寨。那兒每年都有做糖散的習俗。
團撒是土家族人的傳統特色美食,團撒質地脆,易碎,所以稱“團撒”。它最主要的成份就是糯米。要做糖散,首先得選出優質的糯米,在水中浸泡一夜,待米泡脹后,洗凈,把糯米裝在蒸籠里,放在灶上用旺火蒸,過不了多久,就變成了又香又綿的糯米飯。接下來,純樸的土家人便拿著抹了水的(免得糯米粘?。┖Y子,把糯米飯捏成一個個糯米團,放在篩子上,用竹篾做的大竹圈子(有碗口大)罩住糯米團,輕輕壓一下,雙手靈巧地用竹圈在篩子上帶動著糯米團旋轉……不一會,一塊塊不薄不厚,大小適中的糯米餅便大功告成,最后,把這些餅放在干凈的稻草鋪成的墊子上,待它們晾干后用茶油炸,炸熟后再曬干,這樣氣味芳香、美味無比的團撒就做好了。做好后的團撒,吃起來十分脆、酥,越吃越好吃,越吃越有滋味,吃起來“喀吱喀吱”響。
團撒既可以干著吃,還可以泡著吃,吃起來那一個香啊,比徐福記的薩其馬都好吃!
團撒不僅吃起來香、酥、脆,而且它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的。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列夕鄉昔車村環境惡劣,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造就了土家族人飲食崇尚儉樸的特點。因為團撒是糯米做的,耐餓,先輩們在耕種之余,吃個團撒,又可以接著勞作,漸漸地就有了做團撒的這個習俗。團撒是圓形的,象征著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每到逢年過節時,團撒就成了每家每戶的必需品,每家每戶都絕對做。要是遇上娶妻嫁女這樣喜慶的日子,那團撒更是一筐筐地送給親朋好友。次日早上新媳婦給長輩敬的茶,也是用團撒敲碎后做成的點心茶。
如今這團撒已深受當地人民喜愛,這象征著團圓、美滿的團撒也給我們土家族人帶來了美好的寓意和無盡的歡樂!它那種獨特的香味永遠印在我的記憶里!
土家族風俗作文400字篇五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得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得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得當上這個家族中得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得,但是過年得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
⒈過年得時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得差距?。。?/p>
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得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得主要目得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得新得一年里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得守歲;
⒊大年初一得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得打掃一次;
⒋在新得一年之前,必須把欠得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得風俗還有很多,在這里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得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