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國助殘日倡議書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全國助殘日倡議書篇一
大家好!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份美好的生活,然而上蒼在把美好賜予人間的同時,也把不幸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在你們享受幸福生活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們身邊無數的殘疾人仍然摸索在寂靜的世界、蒼涼的黑暗或者坎坷的路途中。因為自身的機能缺陷和外部的環境障礙,他們在康復、教育、基本生活、輔助用品適配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健全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他們的生活與心靈比常人經受著更多的艱辛與酸楚。他們在期盼著,等待著,你我伸出友愛和援助的雙手。
古人說:“施比受更有福”,今人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每幫助一名殘疾人,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都是一次品德的升華。你奉獻給這個世界的不僅僅是一份幸福和美好,更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力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磚片瓦。
“ 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值此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之際,我們倡議: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吧,為需要幫助的兄弟姐妹們奉獻一份愛心、一份真情,用愛心播種希望,以善行收獲幸福。
芙蓉中心小學少先隊大隊部
20xx、
全國助殘日倡議書篇二
我們不僅要自己行動起來,還要讓更多的人都加入我們的行列,弘揚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和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推進全社會“尊重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服務殘疾人”的良好風氣。
在社會、政府和老師們的關心下,我們小伙伴是幸福的。在享受愛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要付出愛。讓我們伸出手,和身邊的小伙伴結成好朋友,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通過一幫一、多幫一、志愿者服務、愛心捐款等方式,對身邊的小伙伴進行文化助殘、幫教助殘、愛心助學,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成績。讓我們去收集他們的先進事跡,在班隊課上交流一下,談談自己的體會。
親愛的小伙伴們、老師們,伸出我們的友誼之手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奉獻一份愛心,把溫暖送進每個殘疾人的心中,同我們的兄弟姐妹共享一片蔚藍的天空!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全國助殘日倡議書篇三
殘疾人是一個需要關懷、關愛、關心的特殊社會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況低于社會平均水平,他們更希望社會各界能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平等、參與、共享文明成果。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社會各屆已經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助殘、扶殘助學、科技助殘等各種幫扶活動。
西城區司法局、區律協、區法援中心聯合開展了法律助殘的活動,并于2024年11月份在西城區成立了32家示范殘疾人溫馨家園法律服務工作站,聘用轄區32名律師分別到32家服務站值班服務,為轄區殘疾人提供免費法律咨詢、代書、調解等法律服務,協助開展面向轄區殘疾人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并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殘疾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自設立服務站以來,各法援律師專人專責各街道殘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經過一年多的試點,為西城區的殘疾人朋友提供法律案件咨詢千余件,為殘疾人朋友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此,我們向全體律師發出倡儀:
關愛殘疾人群體、保障殘疾人權益,希望全體律師伸出援助之手,為需要幫助的殘疾人朋友提供法律服務與幫助,用實際行動為他們奉獻一份愛心,為依法治國、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貢獻一份力量。
西城區律師協會公益委
xx年五月十五日
全國助殘日倡議書篇四
中國全國助殘日是中國殘疾人節日。1990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48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1991年開始進行。全國每年都進行“助殘日”活動。
當我們野外踏青欣賞自然風光的時候,當我們縱情暢談探討人生真諦的時候,當我們聆聽音樂沉醉美好生活的時候,我們決不會意識到能跑、能看、能聽、能說是多么地幸福!人人都渴望擁有美好的生活,然而命運并沒有垂青所有的人,在你我的身邊,就生活著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殘疾人。我市共有各類殘疾人近12萬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障礙,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上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因為殘疾,他們當中很多人難以甚至無法走出家門;因為殘疾,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為生存而苦苦掙扎;因為殘疾,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或其子女有學不能上,有業不能就;因為殘疾,他們當中有一大批人面對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犯,卻無力拿起法律武器與之抗爭。他們的生活狀況明顯滯后于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整體水平。
“月雖殘,亮如雪,高掛天空誰笑缺”。自有人類就有殘疾,殘疾是人類繁衍和社會文明進步過程中不可避免而又不得不付出的一種代價。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幫助一個品學兼優的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您就扶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幫助一個渴望成才的殘疾少年兒童,您就改變了他一輩子的命運;幫助一個殘疾人掌握一門職業技術,您就送給了他就業的本領;幫助一個有勞動技能的殘疾人就業,您就提供了他和他全家的生活保障;……目前我市正在開展以“智力扶殘,后代扶強”為主題的扶殘助殘活動,采取志愿報名、結對幫扶、自行踐約的形式,動員組織助殘志愿者、愛心單位集體,對一批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和殘疾少年兒童進行資助或提供家教服務,對一批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免費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扶持就業。
值此“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我們倡儀:
一、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到本單位或聯點單位的貧困殘疾人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要從人道主義出發,爭當助殘志愿者,走進殘疾人家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他們獻一份愛心,辦一件好事,為他們排憂解難。
三、全市私營企業、房地產行業的賢達人士要將幫助殘疾人及其家庭作為企業回報社會、個人積德祈福的善事,積極投身到助殘志愿者隊伍中來。
四、各大中專院校團組織要通過組織一個院(系)結對幫扶一名身邊的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或殘疾同學,組織青年志愿者利用節假日為社區的殘疾人家庭子女和殘疾學生提供義務家教等形式,開展志愿者助殘行動。
五、各級宣傳部門要及時宣傳社會各界為殘疾人奉獻愛心的典型事跡,營造全社會扶殘助殘的濃厚氛圍,展現全社會關心殘疾人、服務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時代新風。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人類最崇高的行為是“奉獻”,人世間最溫暖的力量叫“關愛”。愛是博大無私的給予,理解是人與人相知相助的橋梁。世間的一切都可能成為過眼煙云,唯有真情和善舉永存。我們殷切盼望善良的人們傾情施愛,我們期待著每個生活在困難中的殘疾人都能感受到人間的真情!讓關愛、支持、尊重、平等、理解成為我們和殘疾朋友的心靈橋梁,讓扶殘助殘的中華傳統美德在我們美麗的xx傳承發揚!
全國助殘日倡議書篇五
在全市上下貫徹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建設幸福美好新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我們迎來了第二十三次全國助殘日。本次助殘活動主題為“幫扶貧困殘疾人”。市委、市政府決定,從5月起至年底,在全市組織開展以幫扶貧困殘疾人為主要內容的扶殘助殘系列活動。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應該說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全面小康。發展殘疾人事業,做好殘疾人工作,改善和提高貧困殘疾人生存狀況和生活質量,對譜寫“中國夢”蘭州美好篇章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殘疾人的幫扶力度,緩解并逐步消除殘疾人絕對貧困現象,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已經成為我們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快了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步伐,加大了幫扶困難殘疾人的力度。今年將爭取和落實資金2796萬元,走訪慰問2024戶貧困殘疾人;幫扶1萬名殘疾人改善生產生活狀況;改造750戶貧困殘疾人危房;為9960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同時實施市委市政府實事,扶持殘疾人穩定就業1000人,培訓2024人,帶動就業500人;資助殘疾學生和殘困家庭子女600名;為4500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為320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發放托養補貼;為90戶和2024名貧困殘疾人進行家庭無障礙改造和發放燃油補助……這一串串數字,無疑成為廣大殘疾人的福音,也必將不斷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狀況。
將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創建文明城市與幫扶貧困殘疾人結合起來,在全社會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的濃厚氛圍,不斷縮小殘鍵差距。號召社會各界進一步關注殘疾人、走近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扶助殘疾人共享社會文明成果。
市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將貧困殘疾人納入扶貧基地、扶貧項目、扶貧安居的幫扶對象,統籌安排;積極做好特困救助、就業援助、危房改造、醫療保障等惠及殘疾人的工作。
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壯大志愿者隊伍,使更多的志愿者成為扶殘濟弱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踐行者,通過廣泛開展志愿助殘活動,攜手殘疾人共創美好幸福生活。
廣大殘疾人朋友要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要熱愛生活,樂觀向上,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努力為社會多做貢獻。
涓涓溪流匯大海,眾人拾柴火焰高。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發揚扶殘助殘的光榮傳統,幫助殘疾人與全市人民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建設幸福美好的新蘭州做出積極貢獻!
蘭州市殘疾人聯合會
二0xx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