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紙條|古人怎樣寫求職信
Hi 大家好!
今天我們來聊聊求職信。
你會寫求職信嗎?
可能你會說,現在都直接投簡歷,誰還寫求職信???
的確,現在的人力市場以供需關系為主導,能者就列,一份簡明扼要的簡歷,比一份自我陳述的求職信更直觀,再說了,面對上千份簡歷,誰還有空讀你一份情真意切的信呢?
那么,在過去,人們也這樣求職嗎?那時候沒有名校文憑,沒有名企實習經歷,也沒有四六級成績,拿什么向對方展示自己的才干學識,說服對方“哥很?!保?/p>
靠求職信。
準確地說,是求職者用一封信陳述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行以及能力。在一個看重文章的時代,如能將一封求職信寫成一篇文采斐然、感人肺腑的文章,往往還能贏得原本不會有的機會。
不信,你看看東方朔是怎么跟超級大boss漢武帝求職的:
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聞
包括落款才159個字!這可是向最高統治者求職哦!
如果把他信里的信息寫成現代簡歷,大概如下:
【個人信息】
身世(慘)——父母早逝,靠兄嫂養大;
年齡:22歲;
身高九尺三寸。
【教育背景】
13歲-15歲,熟讀文史;
15歲學劍術;
16歲學《詩經》《尚書》;
19歲學孫子、吳起兵法。
【個人技能】
文史精通;擅武術兵法;
【自我評價】
勇、捷、廉、信;足以擔任天子的大臣,生平最是服膺子路,為保衛國國君戰死,死前還堅持系好自己的帽子,既勇敢、忠誠,又恪守君子之禮。
如此羅列,清晰卻毫無動人之處。
但你看,東方朔用短短159個字,將自己可憐的身世、從小學習的文史經典、以及并非一介書生,同時擅長武術、兵法、戰事等素質同時渲染出來。
最后,東方朔說自己年輕力盛、體態美好、并且,用孟賁、慶忌、鮑叔、尾聲來說明自己四種美好的品性,表明自己足以擔任天子的大臣,信心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朔最后還將子路的品格延伸到自己身上。文辭簡潔,傲而不倨,才干盡顯,也難怪漢武帝讀罷就一眼相中,東方朔就這樣成了一代雄主唯一選中的賢士。
看完東方朔牛氣烘烘的求職信,我們再來看看杜甫40歲時在長安寫給天子唐玄宗的求職信:
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先鳴諸子,至沉郁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簡單翻譯下,在這封信里,杜甫開口就說,自己的先祖杜恕、杜預是一代大儒,而自己的祖父杜審言,也在唐中宗時憑借杰出的文章詩歌顯名一時。別看我現在還是個草根一名不文,但就憑這基因傳承,家族遺傳,我將來也肯定是個大才!
但是呢,可憐我這樣一個詩書之家出身的人,7歲讀書,混了40年,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克私訚?,天知道哪天會不會餓死在哪個破山溝里!只祈求天子你可憐可憐我!
如果boss能讓我像先祖一樣為朝廷效力,我不敢說我的能力足以發揚《六經》的精神與諸子百家的智慧,但我寫的文章深沉真摯,也能隨著世事應變,不輸給楊雄、枚皋這樣的古代大牛人。像我這樣有才華之人,還望天子你不要浪費。
杜甫這封求職信,真真是“天可憐見!”,與東方朔的自信驕傲迥異。這倒也不是杜甫怯懦不自信,當時,杜甫多次考試都沒有及第,本已沒有機會入仕,但這次抓住了機會,向唐玄宗上書。多虧這封求職信,再輔以杜甫的 “三大禮賦”,唐玄宗覺得杜甫是個人才,當即下旨讓有關部門安排他進集賢院,等候任用。
你看,古人并不像今人想象的那樣總是含蓄自謙,在求職的時候,也會非常直率地說明自己能力所在。
那么,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嗎?不管是誠懇地書寫自己的處境,還是簡潔客觀地描述自己的能力,亦或者是自信地向對方抒發自己的抱負……
統統都是一種高超的“溝通的藝術”哦!
你知道怎么向面試官展示自己嗎?
你知道怎么與boss溝通嗎?
你懂良好的溝通技巧嗎?
快收聽過去40年最暢銷、超過200萬人使用過的人際溝通教材——《溝通的藝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