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精品資料:專題15 完形填空(教學案)(原卷版)
1.選材以記敘文為主,內容兼有教育性和啟迪性。
從體裁上看,完形填空題以記敘為主,議論為輔,結構完整,用詞準確,篇章條理清晰,敘事通暢明了。從題材上看,完形填空力圖選取一篇有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文章,主題明確,邏輯性強,語言地道生動,內容新穎、時尚,內容通常涉及日常生活、文史知識、科技小品、社會熱點、政治、經濟、人物傳記等。
2.首句一般不設空,全文保持一定的挖空密度。
完形填空的第一句一般都是完整的句子,記敘文的第一句通常把短文中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等交代清楚,作為考生在解題時理解并掌握全文大意的基礎。很多時候議論文和說明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主題句,抓住主題句便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空格在短文中均衡分布。相鄰空格之間間隔適當,避免了提示信息過多或過少的情況。
3.以語篇考查為主,單純語法考查很少。
完形填空題以語篇為載體,立足于考生對全文的理解。試題注重考查考生結合詞匯、語法、語篇知識、生活常識、文化背景知識等進行邏輯推理和綜合判斷的能力,而非簡單考查其詞匯使用和單句語法及意義方面的知識。在干擾項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測試的信度與效度,避免了干擾項與正確項相似度過低或過高而引起的干擾性過弱或過強的情況。
單純考查語法結構的題目數量很少,重在文意干擾,每題四個選項大多屬同一語法范疇。如果孤立地看挖空的句子,可能每個選項都能滿足句子的需要,無論將哪個選項填進去,從語法上講都是正確的,但是要確定正確答案,只能根據全文的內容和情節發展作出判斷。
4.考點分布合理。以考查單詞為主,短語或詞組為輔;以考查實詞為主,虛詞為輔。
這樣的設置既要求考生具有很好的詞感,能熟練運用所學過的常見詞匯,還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語感,具有對語篇進行整體處理的能力。做到“上下求索尋信息,左顧右盼找答案,瞻前顧后想全文”,同時結合考生個人積累的各方面的知識正確解讀全文。
一、選材特點
1.以敘為主,敘議結合
高考完形填空題的選材多為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記敘文或是敘議結合、以敘為主、富有哲理的論說文。
2.短文詞數在210—320之間
對考生的閱讀語速有一定要求。
二、設題特點
近幾年高考完形填空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突出語篇。吃透短文的大意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從每個小題的設計來看,只需讀懂設空所在句便可找到答案的題目所占的比例很小,需要通過上下文來考慮的題目每年要占70%以上,其中需要從全文角度考慮的占1/3以上,這些都體現了“突出語篇”的命題思路。
選項設計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考查實詞為主,包括動詞、形容詞、副詞、名詞、代詞等詞類,占全部題目的85%以上。
首句完整,主題明確。完形填空題所選短文一般無標題,但首句通常不設空,目的是讓考生能迅速進入主題,熟悉語言環境,建立正確的思維導向。短文都有比較明確的主題。全文圍繞這個主題闡述和展開。
三、解題技巧
完形填空答題時必須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步驟,要先完其意后完其形。注重整合注重上下文信息關聯,做到瞻前顧后。
1、跳讀首尾句,判斷文體,預測主題
一般說來,完形填空題的首尾句是不設空的,先跳讀這兩句,便可判斷體裁,猜想它要講什么。如果一開始就講明了when, where, who, what,即四個w,那么就是記敘文。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釋說明某事物,一般來說是說明文;若首句提出一個論點,那么就是議論文。
2、通讀全文,掌握主旨大意
邊讀邊填獨立題(包括詞類搭配、近義詞辨析、語法類)和前提試題,了解全文,把握大意。積極思維,根據初步結論、按照不同文體的寫作特點,找準信息詞,存儲上文信息,以幫助解決下文空格。要注意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各種連接和修飾關系,留心詞匯的習慣搭配,尤其是所選擇的詞在具體語境中的確切含義。
3、尋求搭配,通順邏輯
固定搭配是完形填空的常考題,如動詞與介詞的搭配,動詞與名詞的搭配以及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等,因此選擇必須根據具體的上下文作出合理的判斷。
4、根據詞匯意義及用法辨析詞義、確定答案
完形填空題雖然淡化對語法的考查,但對語言點的考查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詞匯搭配和意義辨析兩個方面。弄清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有助于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如separate/divide, cheap/cheaply, wide/widely, still/quiet/calm/ silent等。要做好這種題目,必須盡量將詞語辨析與情節推理和邏輯推理結合起來,從詞匯意義入手,抓住情節線索解決問題。
5、結合生活常識及文化背景知識進行邏輯推理
完形填空往往為自身的內容提供完整的語言信息,其間交織滲透各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常識,考查學生靈活運用該方面知識的能力。解決這類題目,考生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能駕馭全文,弄清文章的深層意義。當對語言的把握不是很準確時,可充分利用社會文化知識和生活常識來幫助判斷。
6、查漏補缺,反復推敲,調整答案
復讀時,要根據文章的中心去判斷所選答案是否符合邏輯,是否服務于文章的主題,有無語法或搭配錯誤。審讀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暢之處,必有一點,應從詞義和邏輯兩方面權衡優劣,從而糾正錯誤,彌補疏漏。對于仍拿不準的個別選項,應堅持自己的第一感覺。
完形填空的答題策略如下:
一、語境化選擇題
1.抓住首句
由于完形填空短文的首句通常不設空,我們可以通過細讀首句,推斷出全文的主旨,并在主旨的指引下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判斷。
2.通過上下文語境進行推斷
從上下文中尋找提示或暗示,對文章的情節進行合理的推理判斷。
3.通過全文內容進行推斷
把握全文,可以避免斷章取義。
二、固定搭配題
1.查找信息,明確搭配
在固定搭配中,空格前后總會有與所選的詞語有密切關聯的詞或短語,這些詞或短語就是解題的突破口。
2.注意動詞短語的辨析
常見的考查方式有兩種:(1)四個選項的搭配多數是正確的,考生需要借助于上下文語境來進行判斷。(2)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搭配是正確的,這種情況比較簡單。
3.注意介詞短語的辨析
介詞短語在高考中所占比例雖然比動詞短語小,但是也十分活躍。選項的搭配多數都正確,需要借助于上下文語境來做出適當的判斷。
三、詞語辨析題
1.同義詞或近義詞的辨析
如:say, speak, tell與talk; watch, see與notice等的區別。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在具體語境中對同義詞或近義詞的辨析和運用能力。
2.相似詞語的辨析
選項中所給詞的詞性相同、拼寫形式(至少有兩項)相近。
3.常用詞匯的辨析
四個備選項的詞性相同,但在詞義和詞形上聯系不大。脫離語境或只看句子的一部分,可能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答案。但結合語境進行分析,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4.轉換詞語的辨析
該類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上下文邏輯關系(如轉折關系、讓步關系、因果關系、遞進關系等)的理解能力及考生對轉換詞的運用能力。對詞語辨析題要求越來越高的一個表現是把詞語辨析和語法測試、構詞法以及日常交際用語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
四、語法知識題
對語法知識進行考查,可能是對語法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進行考查,也可能是對語法的結構形式進行考查。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單一考查語法的題越來越少,而將語法融入到一定的語境中進行考查卻成為了一種趨勢。
五、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識題
高考完形填空往往以自身的內容提供相對完整的語篇信息,其間滲透著各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常識,從文化、科學知識到歷史、地理知識,從風俗民情到民族習慣等。當對語言的把握不很準確時,考生可充分利用社會文化知識和生活常識來幫助判斷。
1.平時廣泛涉獵各種知識
考生在平時要多注意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如西方國家的一些歷史概況、名人、重大節日,西方人的工作和生活習慣、社交禮儀和習俗等。此外,還要留意與當今社會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如環境保護、交通問題等。再就是要掌握一些簡單的與物理、化學有關的科學常識。
2.考試時展開合理推斷
在考試時,考生如果能積極調動自己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常識并巧妙地加以運用,同時注意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那么將會大大地簡化復雜的分析與判斷過程,選出正確答案。
考點一詞匯復現
1.詞匯復現包括:原詞、同(近)義詞、反義詞、同源詞、概括詞復現等。
2.詞匯復現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整體篇章意識和上下文推斷能力。考生只需要在上下文中直接尋找與備選答案相關的詞匯,不需要做出推理判斷就可以輕松解決問題。這類設題形式分為前文提示和后文暗示兩種。
例 “What's it like to have a gap between your teeth?” a girl asked me one day.
Nobody had ever__36__before. My hand unconsciously rose to cover my mouth.
36.A.faced
???????? B.guessed
C.asked
D.imagined
考點二前后照應
完形填空所選的文章都是具有邏輯關系、意義相連的語篇,前后照應題目的設計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時提供的幾個選擇項孤立地從一個句子看或是從一個段落看似乎都可以,但需要從整篇文章上下文結合起來看,才能選出正確答案。
例Around twenty years ago I was living in York.
__21__
I had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a Master's degree, I could not find
__22__
work.
I was
__23__
a school bus to make ends meet and
__24__
with a friend of mine, for I had lost my flat. I had
__25__
five interviews (面試) with a company and one day between bus runs they called to say I did not __26__
the job. “Why has my life become so
__27__?” I thought painfully.
As I pulled the bus over to
__28__
a little girl. she handed me an earring
__29__
I should keep
it
__30__
somebody claimed (認領) it. The earring was painted black and said “BE HAPPY”.
...
My
__39__ there went very well, and before long I got a well-paid job.
22.A.successful
B.extra
C.satisfying
D.convenient
23.A.driving
B.repairing
C.taking
D.designing
點撥前后照應題目的解題技巧
1.關鍵要弄清上下文之間的聯系。在做出選擇時,一定要前后照應,時刻不離開上下文。而且隨著對短文的理解的逐步深入,對已做出的選擇進行必要的修正。
2.務必要進行復核。確定答案之后帶入原文檢查,看意義和邏輯關系是否符合,如不符合重新確定答案。
考點三固定搭配
詞的固定搭配,特別是動詞的搭配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這是由動詞在句子中的重要性決定的。動詞在搭配關系上與名詞、介詞、副詞緊密相連,測試的范圍較廣。除此之外,還考查形容詞與介詞、介詞與名詞的固定搭配。
例The concept of solitude (獨處) in the digital world is almost non-existent. In the world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ail,
social networking and online video games,
information is meant to be
__36__.Solitude
can be
hard
to
discover
__37__ it
has
been
given
up.In
this respect,
new technologies have
__38__ our culture.
The desire to be connected has brought solitude to a(n)
__39__
as we've known it.
39.A.edge
B.stage
C.end
D.balance
點撥固定搭配題目的解題技巧
1.不能利用語法知識進行判斷,只有熟悉其意義和用法,才能迅速準確地做出判斷。做題時首先要通過上下文理解該句的意義,之后從搭配角度推選答案。
2.完形填空考查的搭配主要是由動詞+介詞、動詞+副詞、形容詞+介詞、介詞+名詞等構成,這需要考生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詞組、短語的整體記憶,掌握它們的搭配規律。
3.有些短語含有多種意義,做題時要根據語境判斷使用哪個含義。
考點四詞義辨析
在完形填空題各空格所提供的四個選項中,往往存在大量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同類詞等(也有一部分沒有任何關系的詞匯摻在其中),考查具體語境下它們的意義差別。此類題目所占比例最大,難度也較大。
例Body language is the quiet, secret and most powerful language of all! It speaks
__36__ than words. According to specialists, our bodies send out more
__37__ than we realize. In f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語交際) takes up about 50% of what we really
__38__.
36.A. straighter
B. louder
C. harder
D. further
37.A. sounds
B. invitations
C. feelings
D. messages
38.A. hope
B. receive
C. discover
D. mean
點撥詞義辨析題目的解題技巧
1.必須將詞語辨析與上下文情節推理和邏輯推理結合起來,從詞匯意義入手,抓住情節線索解決問題。做題時嚴格區分、細心比較,看其搭配、慣用法,尤其看其內涵和外延,即詞義的差異,才能找出一個合乎情理的答案。
2.在日常練習時,可以將完形填空題選項中涉及的詞匯整理在一個表格中,添加詳細的辨析,并且反復復習。
考點五背景常識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的材料都選自原汁原味的英美文章,反映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節日、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信息。同時,也有可能涉及人物的社會關系、職位、安全、學習及生活方面的常識。要求考生平時要多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