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理解應試對策
閱讀理解錯誤率高到底是什么問題?很多人認為是詞匯量的問題.不錯,如果一篇文章50%的句子有生詞那就沒法看了。大多數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到任何一個高校逛一圈就會發現很多抱著字典啃的人,大家都在忙著擴充單詞量。這就出現了一個新問題:每一個詞都看得懂,就是文章看不懂,或者題目一做就錯。
怎么辦?
先告訴大家幾個降低效率,浪費時間的絕招:
1.不看文章,直接做題;
2.讀第一遍時碰到難詞,難句絕不放過,死纏爛打,弄懂為止;
3.做題時遇到難題不許回看文章,只要把四個選項看個百八十遍,答案自然有了(對錯天知道);
4.平時作完一篇文章后絕不回頭。
雖然大家都不傻,但很多人就是這么做的。第一,第三條甚至是我的老師的建議。
我想很多人在觀念上有一些誤區。
首先是搶時間。老師平時作練習的時候就拼命強調快!再快!!導致學生做題時手忙腳亂,恨不得不看文章就去做題,根本沒有養成分析文章的習慣,更談不上分析文章的能力。閱讀理解,不閱讀怎么理解?拿著題目傻看,答案從那里來呢? 有些人似乎有快速搜索的能力,到文章里去找關鍵字,好象很討巧,其實現在的閱讀理解文章陷阱重重,往往從字面上搜索到的信息都是錯的。而且一篇文章有的段落較難,有的簡單,我們往往會從我們能理解的那幾段文字去推測整個文章的內容。根據我的經驗,以這種方式閱讀,答題時做一個錯一個。所以深入理解依然相當重要,具體方法隨后再講。
其次是題目作完拉倒,沒有一個回頭看看的過程。這樣效率是很低的。我建議平時作完題后抱著一種挑剔,懷疑的態度回頭把題目再掃一遍,花不了幾十秒鐘, 但往往能發現大問題。
剛才說到了深入理解,這里還要重提一個概念:主題句。 一篇文章能用作閱讀理解用,通常都有很好的組織結構。每一句話都不是白說的,都有其邏輯意義:有的是總起,有的做支撐,還有的是轉折。找出主題句并了解每一個句子在文章中的邏輯作用是相當關鍵的。很多言外之義都可以從句子間的邏輯關系領會出來。如果僅僅把每一個句子看懂,感覺就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但若能把條 理理清楚,那就是清清楚楚一條線了。甚至有看不懂的地方,也比較好猜。
我的建議是:
1.有意識的去找主題句。可以假設自己就是文章的作者,不斷問自己:我干嗎要寫這一句?這對提高閱讀速度其實也有幫助,因為再看第二遍的時候就有的放矢了嘛。
2.文章至少要看三遍。不錯,時間是不多,就看你怎么用。我建議的三遍 :第一遍很快,1分鐘,了解關鍵字就行了;第二遍,細讀,3分鐘(嫌少嗎?真有第一遍作底,足夠了!),找主題句,理清邏輯關系;做題3-4分鐘,碰到難做的回去看看文章相關內容,斟酌一下。這里才是第三遍:研究難句,1-2分鐘 。研究難句很重要,題目經常會出在難句上。其實前兩步認真作的話難句也就不難了。這樣35-40分鐘就可以搞定。
3.全作完了回頭再用幾秒種掃一遍文章。
另外提一句。如果真的時間不夠了,我認為也一定要保證閱讀理解有足夠的時間 ,多斟酌一下。其實單選題不會就是不會,也沒什么好研究的。我在考六級的時候,閱讀理解花了不少時間,單選題又感覺很難,當時覺得及格沒戲了。拿到成績:84 分。回想估計可能閱讀理解是全對。
閱讀理解錯誤率高到底是什么問題?很多人認為是詞匯量的問題.不錯,如果一篇文章50%的句子有生詞那就沒法看了。大多數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到任何一個高校逛一圈就會發現很多抱著字典啃的人,大家都在忙著擴充單詞量。這就出現了一個新問題:每一個詞都看得懂,就是文章看不懂,或者題目一做就錯。
怎么辦?
先告訴大家幾個降低效率,浪費時間的絕招:
1.不看文章,直接做題;
2.讀第一遍時碰到難詞,難句絕不放過,死纏爛打,弄懂為止;
3.做題時遇到難題不許回看文章,只要把四個選項看個百八十遍,答案自然有了(對錯天知道);
4.平時作完一篇文章后絕不回頭。
雖然大家都不傻,但很多人就是這么做的。第一,第三條甚至是我的老師的建議。
我想很多人在觀念上有一些誤區。
首先是搶時間。老師平時作練習的時候就拼命強調快!再快!!導致學生做題時手忙腳亂,恨不得不看文章就去做題,根本沒有養成分析文章的習慣,更談不上分析文章的能力。閱讀理解,不閱讀怎么理解?拿著題目傻看,答案從那里來呢? 有些人似乎有快速搜索的能力,到文章里去找關鍵字,好象很討巧,其實現在的閱讀理解文章陷阱重重,往往從字面上搜索到的信息都是錯的。而且一篇文章有的段落較難,有的簡單,我們往往會從我們能理解的那幾段文字去推測整個文章的內容。根據我的經驗,以這種方式閱讀,答題時做一個錯一個。所以深入理解依然相當重要,具體方法隨后再講。
其次是題目作完拉倒,沒有一個回頭看看的過程。這樣效率是很低的。我建議平時作完題后抱著一種挑剔,懷疑的態度回頭把題目再掃一遍,花不了幾十秒鐘, 但往往能發現大問題。
剛才說到了深入理解,這里還要重提一個概念:主題句。 一篇文章能用作閱讀理解用,通常都有很好的組織結構。每一句話都不是白說的,都有其邏輯意義:有的是總起,有的做支撐,還有的是轉折。找出主題句并了解每一個句子在文章中的邏輯作用是相當關鍵的。很多言外之義都可以從句子間的邏輯關系領會出來。如果僅僅把每一個句子看懂,感覺就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但若能把條 理理清楚,那就是清清楚楚一條線了。甚至有看不懂的地方,也比較好猜。
我的建議是:
1.有意識的去找主題句。可以假設自己就是文章的作者,不斷問自己:我干嗎要寫這一句?這對提高閱讀速度其實也有幫助,因為再看第二遍的時候就有的放矢了嘛。
2.文章至少要看三遍。不錯,時間是不多,就看你怎么用。我建議的三遍 :第一遍很快,1分鐘,了解關鍵字就行了;第二遍,細讀,3分鐘(嫌少嗎?真有第一遍作底,足夠了!),找主題句,理清邏輯關系;做題3-4分鐘,碰到難做的回去看看文章相關內容,斟酌一下。這里才是第三遍:研究難句,1-2分鐘 。研究難句很重要,題目經常會出在難句上。其實前兩步認真作的話難句也就不難了。這樣35-40分鐘就可以搞定。
3.全作完了回頭再用幾秒種掃一遍文章。
另外提一句。如果真的時間不夠了,我認為也一定要保證閱讀理解有足夠的時間 ,多斟酌一下。其實單選題不會就是不會,也沒什么好研究的。我在考六級的時候,閱讀理解花了不少時間,單選題又感覺很難,當時覺得及格沒戲了。拿到成績:84 分。回想估計可能閱讀理解是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