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圈上學記腦筋急轉彎免費聽 人氣少年“米小圈”如何走紅
圓圓的臉,胖胖的身形,閃電發型;喜歡踢球,對太空無限向往;樂于助人,陽光善良。國內原創少年動畫IP“米小圈”,一經問世,便俘獲眾多小讀者的心。
“米小圈”究竟有何魔力,引得小學生如此追捧?這個國產原創動畫IP又是如何誕生的?
“事實上,‘米小圈’記錄的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點滴,每天發生的事情和有趣的言語,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同學關系、親子溝通、學習方法等,都可以從他的身上汲取正能量,找到樂觀的因子。”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北京米小圈文化公司董事長,深耕傳媒行業多年的安鵬文坦言,米小圈比較輕松、真實,可能并不完美,卻能引發大多數孩子的共鳴。
作者北貓為小朋友們講解書中的寫作技巧。
去功利化
“米小圈”究竟有多火?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適齡兒童,其中,9名表示讀過或者正在讀。
你為什么喜歡米小圈?“米小圈太有趣啦!”你認為米小圈是一名好學生嗎?“是啊!”米小圈最好的朋友是誰?“鐵頭!”
但凡看過“米小圈”的孩子,對以上問題,幾乎對答如流。
這部原創兒童文學是如何誕生的?據故事作者北貓回憶,一天,他無意間在網絡上看見了一篇小學生寫的日記,覺得十分真實和有趣。
北貓想,如果能用這種文風為當代孩子們寫一套記錄他們童年成長的日記,那么一定會很有意思!
于是米小圈上學記腦筋急轉彎免費聽,北貓開始動筆寫第一冊《米小圈上學記》。然而,孩子的文風看似簡單,實則很難,既要純真稚嫩,又不能像流水賬。
“僅第一本書的文稿,就改了100多遍。”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米小圈上學記》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小朋友的喜愛。
安安今年7周歲,讀米小圈已有兩年時間米小圈上學記腦筋急轉彎免費聽,從前的安安內向、見人不愛說話,也不愛出門,唯獨對讀米小圈感興趣。安安媽媽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看完米小圈后,安安變得開朗許多,整個人更陽光、自信了!
“這是米小圈當下賦予孩子最寶貴的成果,也是我們一直堅守的內核所在,因為這本書讀起來,不會帶給孩子任何壓力。”作者北貓說。
經過和孩子頻繁接觸,米小圈團隊發現,低年級的孩子正在經歷從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種文字和內容都相對簡單的圖書,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種書就是“橋梁書”。
米小圈恰恰就是一本“能讓孩子笑出來”的“橋梁書”。
“希望孩子們因為看了‘米小圈’,從而覺得看書是一件快樂的事,從此愛上了閱讀,去看更多的書。”對于創作“米小圈”的初衷,北貓表示從未動搖過。
“慢”創作
創作一部文學作品,亦如陪伴一名孩子成長,需要一個深耕細作和靜待花開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米小圈團隊發現,那些熱愛讀書的孩子恰恰是閱讀環境比較放松的家庭。也就是說,對于孩子的閱讀,家長不做過多干預和約束,不強迫孩子讀名著,讀美文,這些孩子反而會不斷升級自己的閱讀難度。
“由簡單到復雜,由淺顯到深刻,這個過程是不可以拔苗助長的。”
北貓向記者介紹,從作品內容上看,米小圈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三好學生”,他有點調皮,愛和同桌作對,還有點倒霉;但他充滿愛心,幽默樂觀,積極向上。
故事中的笑點,大人讀了可能沒什么感覺,孩子們卻有強烈共鳴,甚是喜歡。
許多孩子看后驚呼,米小圈不就是現實中的我嗎?!原來不是所有小朋友都是完美的,看完后,感覺米小圈就是身邊一個真實存在的朋友。
在安鵬文看來,以往許多兒童作品塑造的角色過于完美,學習好、身體棒、愛好廣泛、聽家長話……這樣往往容易造成一個問題:孩子看完后,會覺得自己很“差”。然而,看完米小圈后,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心理,并非自己“有問題”。
除了故事有趣,作品中所塑造的輕松、真實的兒童形象,讓大多數孩子產生強烈共鳴,有一直讀下去的欲望和沖動。
安鵬文進一步解釋,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中國父母普遍對子女抱有較高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導致許多孩子過早承受重壓。
通過觀察,米小圈團隊發現,如今,大多數家長普遍關注的是孩子的成績、成就,很少關注孩子過得是否開心、幸福。而人實際是不斷重復自己的童年,如果一個人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那么以后他更容易獲得幸福。因此,為孩子創造輕松、快樂的童年,是米小圈多年來堅守的初衷和內核。
“從目前市場反饋來看,我們做到了。”
截至目前,“米小圈”已擁有《米小圈上學記》系列、《米小圈趣學》系列、《米小圈益智》系列、《姜小牙上學記》系列、《米小圈》月刊等6個品類,39個品種,總銷量突破1.2億冊,圍繞米小圈推出300余種文創產品。
雖然是超級暢銷書的作者,北貓的出書節奏卻很慢,對自己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故事,甚至每一個情節的轉折都要打磨很多遍。
《米小圈上學記(一年級)》的稿件,北貓改了上百遍。《米小圈腦筋急轉彎》中,每一道關卡都用故事串聯起來,有幾個情節轉折不太滿意,他就不急于出版,足足花了一年時間去細細琢磨這幾個情節轉折。
《米小圈上學記(三年級)》出版后,“米小圈”知名度漸起,開始暢銷,面對逐漸升溫的市場,照理說應該趁熱打鐵,但北貓并沒有刻意加快創作節奏。甚至在創作《米小圈上學記(四年級)》時,如果對自己寫的故事不滿意,他會隨時推翻重寫。
“對于文學作品,尤其是兒童讀物,無論形式上如何創新,我們堅信,故事內容才是最終占據市場的制勝法寶。”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巨大銷量的誘惑,米小圈核心主創人員始終只有北貓一人。包括《米小圈上學記》的衍生圖書,《米小圈漫畫成語》《米小圈腦筋急轉彎》《姜小牙上學記》等,都由北貓親自策劃和執筆寫作,并未組織任何團隊代筆。
“正是因為這樣從容的、精益求精的‘慢’創作,‘米小圈’系列的內容才能一直以來保持高水準,即使在‘米小圈’系列已經成為超級暢銷書后,新作品的質量也沒有絲毫下滑,甚至新意頻出。”安鵬文說。
小朋友繪制米小圈慶祝“六一”。
趣味與內涵并重
一部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一定是趣味和內涵并重的。
正如北貓所言:“創作兒童文學最大的難度在于需要轉換思維方式,作者需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學生或者一只樹袋熊,這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是不容易的。不但要具有孩子般超乎想象的思維,還要了解當下的孩子在想什么、喜歡什么、最近流行什么漫畫和玩具等。”
因此,作為原創兒童讀物的執筆人,北貓在日常生活中尤其留意小朋友喜歡的喜劇元素,并將其巧妙地融入書中。
“米小圈本身就是一個樂觀善良的孩子,不論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克服,忘記煩惱,留取快樂。”
通過描寫米小圈身邊的趣事,教會讀者用一種樂觀幽默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遭遇。讓孩子在哈哈大笑中,愛上讀書、愛上學習、愛上生活。
同時,細細品讀米小圈會發現,里面的故事不僅帶給讀者快樂,而且存在于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和矛盾,也會通過故事中的人物做法得以巧妙化解。
比如,根據米小圈動畫系列改編制作的《爆笑米小圈》,每集1分鐘左右,采用詼諧幽默、好玩有趣的表達,通過描寫米小圈身邊的趣事,映射出當代兒童的生活現實與心理現實,從而架起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之間的溝通橋梁米小圈上學記腦筋急轉彎免費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再如,《米小圈上學記》一、二年級每本書后都附有“北貓叔叔的日記魔法”,每一本都有一則不同的日記魔法。到了三年級,孩子開始寫作文,三年級版的米小圈適應這一特點,改為“北貓叔叔的作文魔法”。
“當孩子被米小圈的故事逗樂時,當孩子有寫日記、作文的沖動時,當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寫時,這些文字就派上了用場,寫作過程就是對生活的再次發現。”在作者北貓看來,留住童年的最好方法,就是記錄童年。
此外,正在線上的《米小圈動畫中國史》延續了米小圈系列動畫課程的風格,在滿滿的240分鐘的動畫片中,融入了70個知識點、60個經典人物、29個歷史大事件,通過孩子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歷史一幕幕重演。
“通過輕松愉悅、簡單易學的知識傳授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作出適合國內少年兒童觀看的有營養的動畫片作品,是米小圈接下來重點發力的方向。”安鵬文說。
(□ 《民生周刊》記者 王迪)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