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聲字字謎 朱立紅 | 統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漢
字
遨游漢字王國 探尋識字秘笈
統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北京市密云區第三小學 朱立紅
【設計理念】
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集中識字單元,承接第一學期韻語識字、看圖識字、對對子識字、對比識字、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的學習,本單元在內容安排上更加體現字族文識字、字謎識字等,將識字與認識事物、誦讀、猜謎、表達、文化傳承相結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形聲字字謎,在自主探究發現的識字過程中歸類識字;在閱讀欣賞中發現造字規律;在挑戰闖關中鞏固運用;在創編字謎的活動中發展創新思維,逐步建立識字方法,探尋識字秘笈,形成“我的識字秘笈”,樹立學好漢字的信心,同時通過引領學生了解漢字文化,滲透和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情感。
【內容簡介】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自主識字、主動識字。編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謎》4篇識字課,蘊含多種識字方法,充滿傳統文化色彩,富有童趣。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插圖、字謎、韻語、形聲字規律認識本單元44個生字,掌握多種識字方法,在識字、朗讀、背誦過程中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了解傳統姓氏文化,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在口語交際方面的要素是“能認真傾聽故事,聽明白故事內容;能借助圖片講故事,做到聲音響亮?!痹陂喿x教學方面的要素是“理解內容,提取簡單信息;大膽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樂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書籍?!眱煞矫嬉氐穆鋵嵅皇莾H憑借口語交際和快樂讀書吧,而是貫穿在單元教學甚至整冊書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傾聽的外在表現、發言的聲音、表達的姿態、朗讀的訓練、交流展示評價等不僅是個人素養的展現,也是落實課堂常規的具體舉措。
【單元目標】
一、核心目標:
1.學習看圖識字、韻語識字、字謎識字、字族文識字、歸類識字等方法自主識字。
2.利用已有經驗總結梳理識字方法,繪制“我的識字秘笈”。
二、常規目標:
1.學習音序表;認識本單元44個生字和8個偏旁,會寫28個字和2個筆畫,正確書寫漢字。
2.朗讀課文,背誦《春夏秋冬》《姓氏歌》,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
3.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了解傳統姓氏文化,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自主閱讀童謠和兒歌,和小伙伴分享閱讀感受和書籍。
5.認真聽故事,借助圖片講故事,做到聲音響亮。
6.養成正確書寫習慣及傾聽習慣,發言聲音響亮。
【總體構想】
本單元整體教學以“遨游漢字王國 探尋識字秘笈”為單元整體學習的主題,體現“三個整合”思想融合交匯展開語文學習,即“依據漢字字形特點歸類整體學習、依據識字方法整合內容分類學習、識字與學詞學句及運用綜合學習”的學習過程,以“識字寫字”為核心,以“閱讀欣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等學習活動為載體,在閱讀、猜謎、探究字源字理、情境運用、趣味闖關活動和猜字謎大會中不斷復現鞏固,提高識字效率。整本書閱讀《倉頡造字》引領學生探尋漢字的奇妙,感受人類智慧,熱愛并傳承漢字文化。語文實踐活動“猜字謎”引導學生探究漢字的造字規律及音形義的特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分析、理解、表達能力同時提高識字效果,樹立文化自信。
第一部分:教科書設計
模塊一閱讀鑒賞:依托文本,不同方法識字 (4課時)
學習目標
1.按順序正確認讀大小寫字母。隨文學習看圖識字、韻語識字、字謎識字、字族文識字、歸類識字等識字方法,認識本單元44個生字和8個偏旁,會寫28個字和2個筆畫。
2.了解全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書寫規則,正確書寫漢字。
3.朗讀課文,背誦《春夏秋冬》《姓氏歌》,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了解傳統姓氏文化,熱愛中華漢字文化。
第一課時
一、復現老朋友,認識新朋友
1.認識大寫字母,并按順序熟記大小寫字母。
2.復習學過的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的典型字例
(1)象形字
(2)會意字 :淚 休 災 明 尖 塵 眾
(3)形聲字:媽 把 爸 奶 橋 歌 鴉
3.選擇自己在假期里認識的生字進行介紹。
二、整體讀文,隨文識字
1.借助拼音讀第一單元學習內容,把不認識的字、詞圈畫出來多讀兩遍。
2.同桌比賽讀文,要求正確、流利。
3.比較發現4篇課文內容與形式上的不同。
4.選擇最喜歡的一篇課文讀給同桌聽。
三、認讀生字表,再次拼讀識字,記一記
四、逛漢字超市,挑戰“識字能手”
1.小組內逛漢字超市,開展搶答活動。
2.小組內開展“我指你認”“我說你猜”“我讀你翻”的識字游戲。
3.集體開展“點兵點將”活動,認讀大屏幕上的字。。
第二課時
一、漢字巧分類
1.小組合作探究將本單元課后需要學習的生字進行分類。
2.小組匯報分類標準及結果。
3.匯總分類結果:
第一種:按類別分
第二種:按結構分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全包圍結構
第三種:按偏旁分
二、認識新偏旁,學習生字,練習書寫
1.認識偏旁名稱,滲透部分偏旁表意。
雨字頭:雪、霜、雷、霧、雹
雙耳旁:降,會意字
組詞:降雨 降落 降雪 降水
弓字旁:張 ,弓字旁,弓是象形字,射箭的武器。
金字旁:錢,金字旁,從金字演化而來的,表示金屬,如銀銅鐵釘鋁。
病字旁:病 ,病字旁,在甲骨文中“病”像人躺在床上,后來加上“丙”成了形聲字。
又字旁:歡
兩點水:凈 冰 凍,兩點水多和冰有關,三點水多和水有關。
2.學習“雨字頭”的生字
雨字頭: 雪、霜、雷、霧、雹 ,借助識字卡片或請教小伙伴讀準字音。
雨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雨”字像從云層降下的大量水滴。本義是雨水。
(1)觀察“雪 霜 雷 霧 雹”,結合生活中這些自然現象想一想它們是怎樣形成的。
雪:會意字。
古代的“雪”字多像從天下落下的羽毛一樣的雪花。我們可以從這個中找到“雨”,后來變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邊是“雨”,中間像兩片雪花,下邊像我們的手,就像我們用手接住從天空飄下的雪花一樣,后來就演變成今天的“雪”。在寒冷的高空,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冰晶就是雪花,雪花相互結合就形成大雪花。我們常說“鵝毛大雪”。
給“雪”組詞:雪鄉 雪人 雪山
含“雪”的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霜:
甲骨文,形聲字,上邊雨字頭表示天上的水汽,下邊倒寫的毛表示植物枯敗倒垂。
本義是: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白色冰晶,類似薄雪,導致植物的枯敗。
給“霜”字組詞:冰霜 風霜 面霜 霜凍 霜降。
讀讀含有“霜”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霧 雹 ”是形聲字,“雷”會意字,雷只有聲音,沒有形體,怎么造字呢?
古人觀察到凡有雷聲時一定有閃電,所以就用帶閃電的云團表示雷。
后來,又加了“雨”字頭。人們就用雷表示能發出爆炸性聲響的東西:地雷 手雷 。還可以組詞:春雷 雷雨 。
(2)學習書寫:
觀察“雪”字形聲字字謎,比較“雨和雪”,交流發現“雨”變成“雨字頭”后的變化。
教師示范書寫上寬下窄,下邊的橫不挨右。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指導并評價交流 。
(3)引導學生對剛才的識字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梳理識字方法。
(4)認讀詞卡,復習鞏固
三、布置作業
1.與家人一起玩“我說你找”識字游戲。
2.推薦閱讀《小水滴的旅行》,了解水的循環過程,嘗試繪制出小水滴的循環圖。
第三課時
一、圖畫識字讀詞,感受語言優美
1.讀《二十四節氣歌》,圈出自己認識的字。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讀1課,根據春天的圖畫,說一說是什么季節,有什么景物特征,再和相關的詞語連線。
3.我來比劃你來猜:吹 飄 降 落 升 游 飛
4.比較下列詞和短語,讀一讀記一記。
(1)學生自主嘗試朗讀后教師范讀,指導讀好詞語的節奏。
(2)想象畫面讀。
(3)借用對韻歌的形式2人一組一問一答朗讀,感受短語的結構,讀出節奏。
例:什么吹?(春風吹) (北風吹)
二、猜謎語中識字,感受識字樂趣
1.猜字謎:三人同日來,喜見百花開。(春)
2.學習《猜字謎(一)》,了解編字謎的方法。
(1)邊拍節奏邊讀字迷(一),圈畫生字。
(2)從文中找線索猜一猜,說說自己是怎樣猜出來的。
(3)結合謎底“秋”說一說你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詞語。
(4)聯系字源識記字形:“喜”,會意字?!皦浴笔恰肮摹钡谋咀?,表示擂鼓慶祝,下面的口表示歡笑。人們一高興,常常會咧開嘴笑,有時候還會敲起鑼鼓來慶祝。
聯系生活中在哪些場合見過“喜”,并組詞。
視頻演示“喜”字剪紙,了解“喜”對稱字形。
(5)理解“相遇”,學生演示相向而行走在一起就是相遇。
3.猜謎語引入《小青蛙》的學習。
(1)讀《小青蛙》說說小青蛙長什么樣,能做什么?你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
(2)小青蛙把害蟲消滅掉,保護了禾苗,找出兒歌中“保護”的近義詞“愛護”,并嘗試用“保護”、“愛護”說句子。
4.讀字謎(二),聯系《小青蛙》猜一猜。
(1)出示停頓符號自由讀,讀好句子的停頓。
(2)教師領讀,讀好并理解詞語 。
人們在表示互相尊重的時候常說“請”;
萬里無云是個“晴”天;
純凈透明的水是“清”水;舉例說一說還有什么是純凈、透明的;
(3)關聯閱讀《小青蛙》,猜一猜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三、“字族文”識字,了解漢字規律
青蛙的“青”字是個派生能力很強的母體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新字?!罢埱?清情睛”,這些字都是由“青”字跟不同的偏旁手拉手組成的新字,叫做“青字族”。左邊偏旁表字義,右邊“青”表讀音,叫形聲字。
人們為了更好地區分開這些漢字,就把它們編寫在詩文里,就叫“字族文?!边@樣,我們就可以在字族文里分清它們了。
1.讀《小青蛙》,說說有什么辦法分清“青”字族的字。
2.按照句式練習表達:
我是清,清水的清,所以我是三點水。
3.選字填空:請 晴 情 清 睛
日出天氣( ),
河水( )又( ),
眼( )明又亮,
用心辦事( ),
來客要說( ),
各個分得清。
四、書寫練習
1.自主練習:春 花 字 紅 左 右 時 入 冬 動 生
2.學生反饋,評價交流,指導修改。
3.觀察比較“青 請 情 晴 清”的結構及位置,學習新筆畫“橫折提”,練習書寫。
4.展示評價,指導完善。
五、梳理學習成果,布置作業
1.和同桌說一說,你又收獲了哪些識字方法?
2.收集其他字族文,從中識字。
第四課時
一、百家姓里學漢字,了解中國姓氏文化。
1.播放《百家姓》誦讀,邊看邊聽邊識字。
2.出示百家姓片段,圈出認識的姓氏和同桌交流。
3.趣讀《姓氏歌》,感受韻律美:師生、男女生、同桌一問一答、拍手讀。
4.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來介紹自己的姓氏。
(1) 區分偏旁 (2)組詞 (3)分解部件(4)與名人同姓
開展“姓氏游戲”,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姓氏 。
5.認識“復姓”。
像“張王李趙”這樣一個字的姓是單姓,像下面“諸葛、東方、上官”這樣多字的是“復姓”。司馬開始是一個官職,后來國王允許以官職為姓,就有了“司馬”這個姓氏。“一姓氏一故事”,你們也可以去了解更多姓氏的起源和來歷。
二、百家姓趣味小知識
1.筆畫最多的姓,爨;筆畫最少的姓,一;最古老的姓,姬 姚 姜 。
2.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姓氏由母系傳承,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女字底,后來由父系傳遞。
三、背誦課文
1.2人一組拍手練習。
2.展示背誦。
四、學習書寫生字
1.學習“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學習書寫“國”“回”。
2.自主練習其他生字書寫,關注“姓”字注意穿插避讓和“方”“萬”字的筆順。
3.觀察3個漢字“飛 風 氣”,發現都有新筆畫 ,“橫斜勾”區別“橫折彎勾”。
4.教師示范橫斜鉤:起筆橫略斜,頓筆后折向下寫豎,慢慢往外斜,至末端頓筆向上勾??谠E:橫要平,斜要緩,滑到下面往上勾。
5.教師指導按筆順描紅,提示:“風”里邊像個叉子,“飛”撇、點像小翅膀,要相接但不能連成一筆。
6.學生練習書寫形聲字字謎,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作業
1.統計同學、家人的姓氏,制作姓氏生字卡片,和家長一起按順序擺一擺。
2.閱讀《百家姓》,了解中華姓氏故事。
模塊二表達交流:善聽會講 樂讀能說(2課時)
學習目標:
1.認真聽故事,能借助圖片講故事,做到聲音響亮。
2.仿照兒歌的樣子嘗試創編。
3.讀童謠和兒歌,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書籍。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文識字,感受祖國廣大
1.借助拼音讀正確《祖國多么廣大》。
2.請假期出去旅游的學生講一講春節海南、哈爾濱的天氣,了解地理位置不同氣候有差異,知道祖國地域遼闊,景色多姿。
3.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
二、情境中運用,感受春天的美好
1.一陣春(風)(吹)過,小河又嘩嘩唱起了歌。河邊草兒(青),山花(紅),魚兒游水面,頑皮地吐著小泡泡。幾只?。B)在空中歡快地叫了幾聲(飛入)林中。
2.(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冰(雪)融化,河水叮咚。(花紅)柳綠,鶯歌燕舞。
三、兒歌問答,感受閱讀樂趣
1.借助拼音自主閱讀《誰和誰好》,了解誰和誰好,為什么要好?
2.找找身邊誰和誰好,仿照兒歌的形式說一說。
四、布置作業
結合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嘗試搜集或創編“春風吹 山花紅”式的三字短語。
第二課時
一、聽故事,講故事
1.一邊看圖一邊聽故事,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容??梢赃吢犨呏赋鱿鄳牟鍒D,認識圖畫中的人物。
2.給打亂順序的圖片按照故事內容重新排序。
3.自由練習講故事。
4.創設“故事大王講故事”情境,在互動中講故事、聽故事、作評價。
“我講你聽 ”自我評價表
5.小組合作按圖片順序接力講故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