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謎語題 幼兒園謎語竟是"葷段子" 單純女教師被降職并道歉
網友發微薄質疑“是我太邪惡,還是老師太單純”
東南網-海峽導報6月19日訊 (記者 樊文岑)幼兒試題上竟然出現了黃色謎語,這種事情真實地出現在湖里區一家幼兒園的《知識反饋表》上。湖里區教育局教育科昨晚通過官方微博做出回應,稱該表中部分內容不符合幼兒的發展規律,已對當事老師及分管園領導做出扣發當月績效及降職的處理。
幼兒試題竟有成人謎語
昨日,知名草根微博“這里是廈門”轉發了網友“甲假賈”的一條微博,引起軒然大波。這條微博附圖一張,是廈門湖里區某幼兒園的試卷,其中兩道謎語試題是:“一根又黑、又粗、又硬的棍子插進洞里,感覺暖烘烘的,等到抽出來以后,客人就要付錢啦(一種行業,答案:烤甘蔗)”;“一種東西,東方人的短,西方人的長,結婚后女的就可以用男的這東西,和尚有但是不用它”(答案:人的,姓)。
這條微博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有人質疑老師的用心,也有人質疑這是造假。昨天下午5點多,湖里區教育局教育科官方微博回應了此事,證實了微博上這張湖里某幼兒園《知識反饋表》的圖片是存在的,而且表中部分內容超出了幼兒園一日常規及課程設置的要求,不符合幼兒的發展規律。
女教師單純到有點愚蠢
為此,記者聯系了湖里區教育局教育科,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她在下午上班后看到了這條微博,所以在第一時間著手處理此事。
“這個女老師單純到有點愚蠢。”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他們找到這家出《知識反饋表》的幼兒園后,發現這名女老師其實并非像網友想的那樣,是故意出黃色謎語的,她從網上找了兩個謎語就放進卷子里面了。
據了解,這名女教師是學外語出身,兩年前大專畢業后就來廈門工作了,進了湖里區水晶森林一家幼兒園,由于廈門的一些政策要求,她沒有取得教師資格證。
官方表態扣績效并降職
盡管是無心之過,但是教育科對當事老師及分管園領導做出扣發當月績效及降職的處理,同時向家長致歉。
該幼兒園昨晚6點向教育科表示,幼兒園本來準備開除這名老師和業務主管,并于昨天下午約談了十幾名家長,但是家長覺得孩子都和老師關系挺好,并表示不希望這名老師離開。
相關報道
幼兒園謎語竟是"葷段子" 出題女老師思想單純
幼兒園謎語讓人“想入非非”。網絡圖片
廈門網-廈門商報訊 (記者 劉平)“一種東西,東方人的短,西方人的長,結婚后女的就可以用男的這東西,和尚有但是不用它。”這是一道謎語,出現在湖里區水晶森林大地幼兒園一張知識反饋表上,出題的女老師壓根不認為這是一個葷段子,她認為謎底只是“人的姓氏”。到底是女老師太單純,還是有人想歪了?
幼兒謎語帶顏色
昨日11時許兒童謎語題,讀者“甲假賈 ”在網上發布了一張幼兒園知識反饋表圖片。在這張反饋表上的“每日一題”里有4個謎語,其中兩個竟然是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葷段子。“是我太邪惡了兒童謎語題,還是老師太單純?”“甲假賈”對這兩個葷段子為何出現在反饋表里頗為不解。
昨日下午,有讀者致電本報熱線稱,這張反饋表來自水晶森林大地幼兒園。記者隨即趕往幼兒園核實此事,接待記者的劉老師說,這張有葷段子的反饋表是不是水晶森林幼兒園老師制作的尚不清楚,上級部門正要求幼兒園核實此事。原來兒童謎語題,湖里區教育局教育科工作人員也注意到了“甲假賈 ”發的微博,立即著手調查。
“我們一開始還以為是網友惡搞,一個幼兒園老師怎么會出這樣的題目?”湖里區教育局教育科焦科長說,由于此事影響較大,教育局立即組織工作人員進行了核實,最終排查到此事和水晶森林大地幼兒園有關。
出題老師很單純
湖里區教育局調查后發現,出題者是幼兒園一名女老師,學外語專業,一畢業就在幼兒園工作,至今已經兩年多,目前是幼兒園大班老師。為了給小朋友出“每日一題”,女老師上網找到了幾個謎語,其中就包括這兩個讓人想入非非的謎語。
女老師將葷段子當做謎語,就不怕教壞小朋友嗎?“我們找這名女老師談話時,她并不覺得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妥。”焦科長說,女老師涉世未深,加上經常和小朋友在一起,思想特別單純,根本不認為這兩道題是葷段子。
記者上網搜索發現,網上的確有這兩個謎語,不過不少人都認為它們是葷段子,容易讓人“想歪”。
據了解,發放給幼兒園小朋友的知識反饋表原本需要把關,只不過一名負責此事的老師有孕在身,并未將工作做到位,水晶森林大地幼兒園也承認對班級課程設置把關不嚴。目前,園方正逐一對該班學生進行家訪,向家長說明此事。
要求幼兒園整改
焦科長表示,除了這兩道引起爭議的題目外,其他如英語單詞和詞語造句練習都是小學教育內容,不符合幼兒的發展規律。湖里區教育局對園方提出嚴肅批評,并要求該幼兒園進行整改。
由于此事影響面甚廣,水晶森林大地幼兒園初步決定解聘該老師。不過,得知此事的大部分家長都不贊成解聘老師。讀者“阿發xm”表示,更換老師,小朋友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新老師,幼兒園不該解聘老師。
專家說法
大人不要反應過度
廈門美麗心靈心理心理咨詢師戴仕梅表示,幼兒園小朋友還沒有強烈的男女概念,女老師出的題目在他們眼里并沒有那么強烈的性暗示。“社會和家長過度關注此事,會讓孩子難以理解。”戴仕梅建議,學校和家長都以平常心對待此事,反應過度反而會影響小朋友成長。
>>>更多廈門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